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1)
2023(5224)
2022(4828)
2021(4557)
2020(4142)
2019(9836)
2018(9906)
2017(19703)
2016(11076)
2015(12941)
2014(13437)
2013(13590)
2012(13213)
2011(11915)
2010(12330)
2009(11726)
2008(12113)
2007(11486)
2006(10154)
2005(9361)
作者
(34564)
(28905)
(28869)
(28011)
(18321)
(13951)
(13414)
(11373)
(10776)
(10501)
(9863)
(9714)
(9244)
(9148)
(9138)
(9133)
(9080)
(8591)
(8461)
(8372)
(7321)
(7317)
(7174)
(6595)
(6591)
(6567)
(6533)
(6459)
(5964)
(5921)
学科
(49947)
经济(49889)
管理(30800)
(30537)
(23828)
企业(23828)
方法(23810)
数学(21028)
数学方法(20767)
(15102)
(13909)
中国(13088)
(11175)
(10816)
地方(9956)
(9953)
贸易(9950)
农业(9647)
(9625)
业经(9392)
(8369)
银行(8349)
(8307)
财务(8283)
财务管理(8250)
(8043)
(7882)
企业财务(7710)
理论(7516)
(7506)
机构
大学(171484)
学院(169914)
(70985)
经济(69301)
管理(62382)
研究(58534)
理学(52246)
理学院(51616)
管理学(50664)
管理学院(50337)
中国(46120)
(37018)
科学(36242)
(34727)
(31812)
(31734)
研究所(28232)
(27918)
中心(27718)
财经(26653)
业大(25567)
农业(24941)
北京(24090)
(23808)
(23211)
师范(23020)
经济学(22043)
(21957)
经济学院(19887)
(19807)
基金
项目(101207)
科学(77706)
研究(74654)
基金(71178)
(61329)
国家(60791)
科学基金(50574)
社会(45464)
社会科(42738)
社会科学(42718)
(40143)
基金项目(37577)
教育(34944)
(33825)
自然(32160)
编号(31857)
自然科(31339)
自然科学(31327)
自然科学基金(30754)
资助(30242)
成果(27700)
重点(23054)
(22919)
课题(22188)
(22028)
(20132)
科研(19640)
(19472)
教育部(19345)
大学(19215)
期刊
(83924)
经济(83924)
研究(53380)
中国(33210)
(29375)
(28591)
学报(27059)
科学(23788)
管理(21099)
大学(19854)
教育(19001)
农业(18915)
学学(18423)
(17821)
金融(17821)
技术(14891)
财经(13848)
业经(13622)
经济研究(12703)
问题(12115)
(11898)
(9776)
(9713)
技术经济(9500)
理论(9376)
统计(8909)
图书(8876)
(8508)
实践(8391)
(8391)
共检索到26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涛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始终难以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恐怖主义概念随着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恐怖主义的具体界定是主观的。在这种主观界定的过程中,使用暴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始终处于争论的中心。承认恐怖主义界定问题的主观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恐怖主义这一现象背后的冲突与斗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佘硕  刘旭  
[目的/意义]近年来,快速迭代更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衍生出新形态,恐怖势力擅于借助多元化互联网渠道进行极端主义思想散播、扩大组织规模等新式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威胁。[方法/过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观察和分析,全面梳理了新式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演进形态、动因、特征及行动目标。[结果/结论]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防范和打击新式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应当"标""本"兼治,既要建立健全抑制恐怖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和技术防控体系,又要从根本上在话语战场扼杀恐怖势力的叙事内容。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位珍珍  
[目的/意义]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日益严峻,为研究后911时代(2002-2015年)恐怖主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文章基于GTD(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的视角,通过对恐怖袭击的后果、来源、特点、袭击地域、袭击目标、袭击手段的分析,及基于GTD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结论]发现后911时代恐怖主义的六大现状及四大发展趋势,即全球恐怖主义事件持续增长,各地区恐怖事件发展趋势不一、袭击目标转移,恐怖主义的国际化与当地化趋势并行-本土恐怖主义兴起、网络恐怖主义兴起并成为发展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建华  
"9·11"后东南亚各国虽因国情差异,在反恐问题上的具体政策上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还是采取了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一致立场,在各方面表现出重视和加强反恐斗争的共同趋势。这几年东南亚反恐形势颇为严峻,东南亚也成了"9·11"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重灾区,恐怖活动成为影响东南亚各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毒瘤。东南亚各国在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和障碍,反恐仍是21世纪东南亚政治与安全事务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反恐合作将会不断加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顺  
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致使反恐从一种国际刑事行为上升为战争行为。在《联合国宪章》体制下,国家动用武力的法律依据仅限于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9·11"事件之后,国际法主张反恐战争满足第51条设定的发动自卫战争的条件。首先,恐怖袭击是一种武装进攻;其次,恐怖组织以及为恐怖组织提供支持与庇护的国家需要为恐怖袭击承担国家责任;最后,恐怖袭击能够引发国家合法行使自卫权。因此,动用武力反恐符合国际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界定、组织认定、根源、危害 ,以及反恐对策五方面 ,介绍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主要理论分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益斌  
[目的/意义]2011年中东和北非动乱以来,欧洲成为全球恐怖袭击的核心区域。对欧洲恐怖主义的国家分类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当前新态势的原因。[方法/过程]以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中恐怖袭击的频率和烈度为依据,利用SAS软件的聚类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阶段的欧洲恐怖袭击进行国家分类。根据实验结果中的异同来分析当前欧洲恐怖袭击的新态势。[结果/结论]结合数据源分析可知,移民危机、多元文化政策、“申根协定”、民族分裂势力和反恐合作乏力等是本轮袭击频发的重要原因。欧洲当前的恐怖主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王沙骋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恐怖主义风险建模,为网络恐怖主义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复杂的大规模系统的本质特征,采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构建网络恐怖主义的风险情景,识别可观测的风险因素,进而进行风险量化、评级,得出高风险因素。[结论/结果]依据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分析结果,提出"无事先防、事初防变、事过防复"的风险管理理念,分别针对网络恐怖主义潜伏期、实施期、效应期的高风险因素,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沙骋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成因包括宗教成因、民族成因与文化成因。有效的情报反恐,需要我国进行反恐情报立法,构建全民反恐信息共享环境,并增强情报反恐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情报反恐水平,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情报反恐观念,明确情报反恐改革的原则和重点,并采取适当的情报反恐改革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洪  
一、新帝国:战国逻辑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冷战时的力量格局应被描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论,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会进行核报复,所以不轻易发动核攻击;又因为任何常规战争都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所以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基辛格,1972)。美苏两国甚至自觉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们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用意就是将双方暴露在对方导弹攻击的威胁之下,反而促使双方谨慎从事,进而减少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50年间,除了一些局部战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之间没有打过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美国的霸权行径侵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在无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 ,少数激进势力以恐怖主义活动来打击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恐怖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 ,是应当反对并加以谴责的 ,但从客观上看 ,它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削弱了美国政府及公众的安全感 ,迫使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并不得不有限度地调整其霸权主义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周奕  
美国 9.1 1事件后 ,许多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倾向于把恐怖主义风险从保险条款中免除 ,而与此同时 ,人们对恐怖事件保险的需求却大大提高。这种供需背离进一步加大的状况急于寻求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政府建立专门的基金来承担恐怖事件的巨额损失 ,虽可解短期之虞 ,但终非长久之计。本文提出了通过资本市场来转移恐怖主义巨灾风险的建议 ,并具体研究了其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卫海  高扬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对2007全年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及美国的反恐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评估,报告还重点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治理恐怖主义,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舒明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玉雁  刘冲  
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内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城市这种高度的聚集性和防范恐怖袭击的脆弱性会使其成为恐怖分子的重要打击目标。受地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城市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和国内恐怖主义的潜在双重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借鉴西方城市反恐经验的基础上构筑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的反恐防控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