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3)
- 2023(11450)
- 2022(9668)
- 2021(8877)
- 2020(7622)
- 2019(16671)
- 2018(16767)
- 2017(30628)
- 2016(16955)
- 2015(19103)
- 2014(18840)
- 2013(18012)
- 2012(16380)
- 2011(14581)
- 2010(14886)
- 2009(14526)
- 2008(14421)
- 2007(13435)
- 2006(11934)
- 2005(11248)
- 学科
- 管理(62771)
- 济(54662)
- 经济(54547)
- 业(53918)
- 企(47034)
- 企业(47034)
- 财(23628)
- 制(22833)
- 方法(20789)
- 中国(19007)
- 数学(16475)
- 数学方法(16272)
- 务(15946)
- 财务(15892)
- 财务管理(15846)
- 农(15696)
- 银(15570)
- 银行(15552)
- 企业财务(14969)
- 业经(14917)
- 行(14659)
- 体(14362)
- 融(12664)
- 金融(12656)
- 理论(12543)
- 度(11854)
- 制度(11850)
- 学(11804)
- 险(11397)
- 保险(11306)
- 机构
- 学院(229286)
- 大学(227791)
- 济(88546)
- 管理(88542)
- 经济(86099)
- 研究(73584)
- 理学(72341)
- 理学院(71575)
- 管理学(70422)
- 管理学院(69948)
- 中国(64730)
- 财(52197)
- 京(48955)
- 科学(42438)
- 江(38545)
- 财经(38064)
- 所(36769)
- 中心(35856)
- 农(35048)
- 经(34264)
- 研究所(32287)
- 北京(30913)
- 州(30280)
- 业大(30160)
- 财经大学(28081)
- 范(27583)
- 师范(27239)
- 农业(27069)
- 院(26775)
- 经济学(26497)
- 基金
- 项目(141917)
- 科学(111208)
- 研究(107497)
- 基金(101574)
- 家(87221)
- 国家(86469)
- 科学基金(74881)
- 社会(67283)
- 社会科(63559)
- 社会科学(63546)
- 省(56231)
- 基金项目(52540)
- 教育(50333)
- 自然(47377)
- 划(46816)
- 自然科(46269)
- 自然科学(46257)
- 自然科学基金(45429)
- 编号(45120)
- 资助(41671)
- 成果(38164)
- 课题(32124)
- 制(31977)
- 重点(31781)
- 部(31314)
- 创(29772)
- 发(28859)
- 性(28541)
- 项目编号(28255)
- 创新(27881)
共检索到37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小鲁
本文以中国医疗市场为背景,讨论了总额预付制对过度医疗和患者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价格上限管制下,尽管仍能通过强化支付方式的总额预付特征和降低预付总额来限制过度医疗现象,但这种影响效果只在总额预付特征达到特定水平时才能实现。与无价格管制的基准模型相对比,价格上限管制抑制了总额预付制在限制过度医疗上的效果,并在总额预付制的实施过程中强化了医生推诿医保患者,或诱使该类患者购买部分自费医疗项目的现象。这些结果均表明,价格上限管制对总额预付制的实施绩效存在扭曲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琦荟 刘海容 葛惠雄 陈英
目的:了解总额预控下的按服务单元浮动付费方式对医疗机构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对政策的解读,与单纯按定额浮动结算政策进行比较来了解新政策的特点。结果:新政策通过总额预控能有效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趋势,引入的人次人头比指标,有效控制了医疗机构分解就医人次的行为。结论:医疗机构通过加大费用控制管理力度,开展新业务以吸引人头就医,优化医疗收费结构构成,能实现医疗业务稳步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晓东
乌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很有特色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总额预付制,建立动态调控机制”。以此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结算过程中医院、患者、社保机构三方权利均衡,在保证合理医疗,真正使社保基金承担起疾病风险社会共济责任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泽果,胡立贵,五立军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好与坏,是决定这项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立一套高度完善可靠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系统,是管理好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途径。 在制定总体规划时,我们遵循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可靠、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此外,我们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和论证,决定用IC卡作为我市的医疗保险卡。1 对IC卡的认识 IC卡特点是:信息规范、读写方便、性能可靠、安全性好、通用性强、存储容量较大(1~256K),使用寿命较长,(>10年),可脱机处理,对通信网络要求不高,虽然价格较高,但输入输出设备较便宜。因而,IC卡较磁卡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另外,它还有防静电、抗破坏力强、可进行多级加密等优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文璧 黄丞
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往往引起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增长。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 表现形式包括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和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针对被保险人, 主要是建立费用分担机制; 针对医疗机构, 主要是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采用预付制偿付方式、在医疗机构间引入竞争、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鉴于医疗保险中独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对道德风险的控制应采取医疗机构为主、被保险人为辅的方法。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 风险控制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书杰,张军
为保障电力行业职工享有较高的医疗待遇,弥补属地基本医疗保险水平的不足,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省公司)在全省首家开展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实践证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医疗水平,增强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现将我们在这项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就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如何坚持与时俱进,通过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理念创新,促使医疗保险管理控制体系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控制体系 上海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建卫 韩德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以及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商业医疗保险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 ,由于医疗费用控制的难度较大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所固有的问题 ,商业医疗保险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形势 ,使我国医疗保险得到稳健发展 ,商业保险公司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本文通过对医疗保险风险因素的分析 ,从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医疗专家库、药品竞价系统和医疗费用控制手段等方面 ,探讨医疗保险的风险控制方法 ,以期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茁,赵志英,柳堤
“两单收费管理”是哈尔滨市卫生局为深化医疗机构改革,规范哈尔滨市医疗市场,在全市16家直属医疗机构中推行的收费管理办法。“两单收费管理”是指“单病种收费额度管理”和“单病种辅助检查项目规定”(简称为“两单收费管理”)。这一做法的实施,曾引起了国内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有同志提出不同看法。“两单收费管理”,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对医疗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对此将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一)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卫生经费都存在着急剧上升的问题,其中尤以医疗费用更甚,其增长速度超出GNP及物价指数的增长,已经成为国家财政开支的巨大负担。据统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滔 李良军 杨树勤
商业医疗保险风险控制主要环节包括产品开发时、核保时和理赔时的风险控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是商业医疗保险经营成败的关键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却很难对被保险人群的疾病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定价 ,缺少医疗保险风险控制方法已成为制约整个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瓶颈。因此 ,为确保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就必须对产品开发、核保、理赔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进行定性、定量及整体的风险控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燕春
我国医保改革的实践证明 ,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已经严重制约了医疗改革的全面深入 ,因而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抑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医保下一步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世界性难题 ,各国政府都在为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其中 ,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方面已初显成效 ,代表了世界医费风险控制的趋势。文章由此指出 ,借鉴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 ,对我国医保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雪梅 江芹 郎婧婧 张振忠
目的:分析某市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医疗保险总额预付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定性访谈、定量数据收集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和推断性统计分析。结果:医疗工作量增加,医疗工作效率提高;费用控制效果不理想,总费用明显上升,次均费用上升幅度较小;医疗质量下降。结论:医保部门需科学合理制定总额与指标;医院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与考核方案;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
职工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孔繁翠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医保总额预算管理下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对住院总额预算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种结算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国采取的多元支付方式组合及其经验可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文章聚焦德国社会医疗保险住院总额预算与DRG的衔接机制这一主题,通过介绍德国的总额预算实施的背景与概况、德国确定中央法定医疗保险基金预算、德国分配地方疾病基金预算、德国分配医院住院总额预算,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对我国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的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贵 朱莉莉 龚福玲 钱磊 杨丹琳 时媛媛
目的:为控制医疗费用,改变支付方式,探讨总额预算下不同的测算方法和医保方案的设计。方法:在对银川市职工基本医保2012年总额预算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果:3种测算中,方法三考虑了医院的综合考评、需求释放、物价增长指数和住院次均费用等系数,比较符合实际运行情况。文章同时还探讨了总额预算过程中如何按照主要收入病种和主要业务量病种进行结构控制。建议:科学合理测算总预算额和各医院分配额;在总额预算基础上必须配合合理的结构控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