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0)
2023(3714)
2022(3229)
2021(3118)
2020(2664)
2019(5752)
2018(6006)
2017(11312)
2016(6474)
2015(7311)
2014(7328)
2013(7508)
2012(7182)
2011(6493)
2010(6789)
2009(6258)
2008(6636)
2007(6128)
2006(5857)
2005(5685)
作者
(20344)
(16684)
(16543)
(16303)
(10586)
(8151)
(7510)
(6554)
(6364)
(6137)
(5890)
(5797)
(5546)
(5419)
(5371)
(5247)
(4926)
(4909)
(4833)
(4738)
(4424)
(4163)
(4090)
(3951)
(3805)
(3799)
(3750)
(3684)
(3446)
(3392)
学科
(23467)
经济(23411)
管理(20512)
(16522)
(13079)
企业(13079)
(9497)
(8738)
环境(8530)
(8293)
(7479)
中国(7476)
(7093)
方法(6922)
税收(6480)
(6412)
农业(5940)
生态(5888)
地方(5883)
业经(5843)
(5458)
银行(5451)
数学(5322)
(5194)
数学方法(5159)
(4933)
财务(4917)
财务管理(4898)
(4859)
(4857)
机构
学院(92298)
大学(91334)
研究(36195)
(34782)
经济(33722)
管理(32128)
中国(30651)
理学(25563)
理学院(25202)
管理学(24597)
管理学院(24446)
科学(23251)
(21220)
(20756)
(20032)
(17592)
研究所(17425)
中心(17302)
(17233)
(14669)
北京(14563)
财经(14499)
(13698)
师范(13601)
业大(13426)
(13388)
(13325)
农业(13050)
(12868)
师范大学(10878)
基金
项目(54392)
科学(42137)
研究(40054)
基金(38324)
(34160)
国家(33868)
科学基金(27813)
社会(23884)
社会科(22425)
社会科学(22415)
(21439)
基金项目(20433)
(18608)
自然(18338)
自然科(17705)
自然科学(17701)
自然科学基金(17343)
教育(17171)
编号(16506)
资助(15558)
成果(14532)
重点(13058)
(12267)
课题(12122)
(11512)
(10490)
科研(10424)
(10350)
计划(10239)
(10104)
期刊
(50121)
经济(50121)
研究(32525)
中国(22740)
(16852)
(16575)
学报(14622)
科学(13947)
(12840)
金融(12840)
管理(11952)
农业(10666)
大学(10609)
教育(10462)
学学(9910)
业经(8400)
财经(6977)
资源(6822)
技术(6712)
(6579)
问题(6505)
经济研究(6321)
(5915)
(5413)
(5388)
会计(4997)
税务(4892)
理论(4852)
(4697)
(4498)
共检索到162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爱年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资源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的价值。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大举措。但目前在全国推广生态效益补偿费面临的问题是:一、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二、理论界对生态效益补偿费认识模糊。因此,阐明生态效益补偿费涵义,并针对我国目前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任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叶晨芳  
近年来,我国旧屋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征收安置补偿费用大幅攀升。从征收安置补偿费用结算审计中,我们发现现行的征收安置补偿制度存在一定漏洞,致使部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存在错误及舞弊,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应予以关注。一、关于征收安置补偿费用结算审计的常见问题(一)征收工作实施过程中没有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现场监督,并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明  卢群群  杨纪超  
通过分析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森林资源产权和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对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补偿支付主体单一、补偿对象及范围界定不明、补偿模式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以及缺乏多元化补偿资金来源;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验主要有生态补偿的法制化程度高、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注重私有林的补偿、补偿标准公平合理、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因此,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应当从补偿支付主体的多元化、明确界定补偿范围及对象、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努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学军  李健  高鹏  庄国泰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素萍  李美华  苏万揩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上是消除生态效益“外部性”,将“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手段。合理的补偿标准可以使资源配置最优,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现实补偿费的计量理论方法,指出合理补偿是以现阶段人们的支付意愿为标准。并以川西九龙县森林(公益林)为例,计算出2002年现实补偿费为31·589亿元,平均补偿1·745万元·hm2,不足理论补偿标准的1/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烈英  
本文在梳理我国法律法规对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及分配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20%~30%土地补偿费、100%丧失土地权利的农民却只能分配70%~80%土地补偿费的规定之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针对被征地农民依法得不到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不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也被截留、挪用、拖欠、扣减、贪污、侵占、私分等现实状况;对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改革,提出了将被征地农民直接作为被征收人、明确规定其权利、取消分配程序,实行先补偿后交地、补偿与征收同时完成,完善被征地农民维权程序,强化侵吞土地补偿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四方面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杨冬生  周金星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 ,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 ,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由经济管理学院石道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完成"完善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课题基础上,2009年12月通过浙江省财政厅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完善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的政策建议(浙财函[2009]518号)。2010年年初,该政策建议得到吕祖善省长签批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榕  刘冷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在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做了诸多开创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青海模式。尤其是在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工作力度大、推进快、覆盖广、成果效益斐然,基本建立形成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基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卢昌崇  
征收资源补偿费的政策效应分析于立,卢昌崇1994年14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这一做法虽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但在我国却颇费周折。它是对"资源无价"错误观点的彻底抛弃,在矿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帆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焦点,而集体土地所有权虚化、使用权流转障碍、土地征收缺乏公共性目的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不合理等问题,或许基于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而使法律力不从心。但对于征地补偿费如何更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却是法律制度可以完善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就征地补偿费在分配管理主体、行政截留、村委会留存、分配的公正性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制度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光  顾蕾  沈月琴  
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计量方法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和补偿应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主导功能和支付能力的不同遵循分类指导和逐步实施的原则 ,并对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参1 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耀启  
应用对策论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探讨森林生态产品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不同的木材生产和生态产品生产组合类型的定价问题分别做了分忻。对策论中的双向竞卖和最终开价法如何在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上的应用也做了叙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