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0)
- 2023(7126)
- 2022(6104)
- 2021(5686)
- 2020(4646)
- 2019(10644)
- 2018(10413)
- 2017(20477)
- 2016(11385)
- 2015(12781)
- 2014(12886)
- 2013(12820)
- 2012(12418)
- 2011(11476)
- 2010(11917)
- 2009(11205)
- 2008(11462)
- 2007(10500)
- 2006(9821)
- 2005(9223)
- 学科
- 济(46943)
- 经济(46878)
- 管理(34153)
- 业(32159)
- 企(25708)
- 企业(25708)
- 方法(18702)
- 数学(16306)
- 数学方法(16015)
- 农(15097)
- 财(13775)
- 中国(13703)
- 制(11799)
- 贸(10994)
- 贸易(10988)
- 易(10717)
- 业经(10336)
- 银(10200)
- 银行(10186)
- 策(9923)
- 学(9885)
- 行(9798)
- 农业(9514)
- 地方(9499)
- 融(9138)
- 金融(9137)
- 理论(7824)
- 税(7736)
- 税收(7406)
- 务(7379)
- 机构
- 大学(169990)
- 学院(169164)
- 济(73755)
- 经济(72117)
- 管理(62980)
- 研究(61100)
- 理学(52754)
- 理学院(52162)
- 管理学(51224)
- 管理学院(50900)
- 中国(49380)
- 财(39032)
- 京(35860)
- 科学(34699)
- 所(31309)
- 财经(29465)
- 江(29031)
- 中心(28536)
- 研究所(27805)
- 农(27415)
- 经(26644)
- 范(23433)
- 师范(23249)
- 北京(23046)
- 经济学(23008)
- 州(22494)
- 业大(21796)
- 财经大学(21723)
- 院(21632)
- 农业(21168)
- 基金
- 项目(102649)
- 科学(81687)
- 研究(77245)
- 基金(75367)
- 家(64944)
- 国家(64360)
- 科学基金(55067)
- 社会(49580)
- 社会科(47100)
- 社会科学(47090)
- 省(38850)
- 基金项目(38207)
- 教育(36297)
- 自然(34564)
- 自然科(33804)
- 自然科学(33792)
- 划(33514)
- 自然科学基金(33225)
- 资助(32411)
- 编号(31370)
- 成果(27968)
- 部(23870)
- 重点(23217)
- 课题(22687)
- 发(22019)
- 创(20897)
- 教育部(20766)
- 性(20539)
- 国家社会(20467)
- 人文(19907)
共检索到27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吟雪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 1%的历史高位,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小。央行货币政策应该从倚重数量型工具向倚重价格型工具转换,下一步的调控措施应该在利率上多加考虑。低利率政策长期化是有害的,不应该长期维持。由于当前负利率的缺口较大,也给货币政策操作留下了较多的空间。考虑到防止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加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琼
2010年我国调整了实施两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宣布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的最直接原因是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加快,资产泡沫化加剧,通胀预期上升。但是,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除了考虑国内物价因素以外,还应考虑到国际因素。当前,外围主要经济体增长率下滑、失业率高企,因而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在使用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风险时,应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以防经济硬着陆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风险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月秋
为揭示经济增速下滑与不断走高的货币流动性(M2/GDP)之间的现象,本文从货币资金流动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矛盾及原因,认为新常态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使得以上矛盾得到解决,应当通过有序推动金融改革,使漏出的货币回归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漏出 金融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隆炯
近年来 ,我国投资乘数效应递减 ,以总量扩张为目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功能 ,应合理实施优惠利率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充分发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调控功能 ,刺激宏观经济发展。
关键词:
投资乘数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结构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汝楠 程逸飞
2014年4月,央行推出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本文通过研究该工具创设的背景、目的及其特点,分析PSL对融资成本以及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并与英国的再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工具具有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中长期利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保民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讨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
关键词: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易平 蔡金秀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 ,近几年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 ,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体制性的障碍诸如国有企业并非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破产机制尚未形成 ,金融领域中政策性扩张与体制性收缩的矛盾 ,财政投资运用的计划性等因素抵消了政策效果。近期内短期性扩张政策应与长期改革、结构调整协调 ,创造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可变的动态货币政策调整手段,坚定地实施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抵御外部事件和金融风险的冲击。
关键词: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赵华
本文从基层人民银行的实践出发,结合金融改革,分析了当前基层货币政策实施的难点与困境。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活货币政策工具,探索货币政策执行的监测体系,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基层 实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货币政策目标的转换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英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李扬自1993年开始,英国货币当局正式放弃了施行了近30年的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同时明确地将货币政策目标转变为抑制通货膨胀;与此相应,货币当局的监控指标和货币政策的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将企业产权的异质性所造成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纳入到货币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信贷供给"二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如何根据经济冲击的类型、宏观调控需求,选择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搭配和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影响因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异;价格工具是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较好工具;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合理搭配是应对需求拉动型通胀时较好的选择;而当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时,价格工具能够很好地促进产出增长,但当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出现时,需要数量工具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产权异质性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调控 改进方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璐 邱延冰
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又陆续推出拍卖式融资便利(TAF)、主经纪商融券便利(TSLF)、主经纪商融资便利(PDCF)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该文通过对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较为细致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美联储所推出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廓清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并对政策背后的真实含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工具 拍卖式融资便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