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7)
2023(8396)
2022(7140)
2021(6466)
2020(5495)
2019(12443)
2018(12449)
2017(25312)
2016(13640)
2015(15360)
2014(15755)
2013(15901)
2012(15525)
2011(14382)
2010(15013)
2009(14651)
2008(14353)
2007(13308)
2006(12737)
2005(12148)
作者
(39750)
(33117)
(32820)
(31840)
(21311)
(15483)
(15127)
(12592)
(12542)
(12214)
(11444)
(10858)
(10852)
(10763)
(10528)
(10342)
(9806)
(9694)
(9667)
(9227)
(8848)
(8075)
(8045)
(7701)
(7641)
(7639)
(7324)
(7288)
(6662)
(6396)
学科
(79391)
经济(79316)
管理(39554)
(35691)
(26651)
企业(26651)
方法(24797)
数学(22316)
数学方法(22089)
中国(21924)
地方(19880)
(19097)
(16811)
(16327)
业经(14233)
(13804)
银行(13797)
地方经济(13389)
(13360)
(13024)
(12814)
贸易(12800)
(12406)
农业(12373)
(12247)
金融(12247)
(11561)
(11385)
税收(10917)
(10838)
机构
学院(207565)
大学(206962)
(103168)
经济(101023)
管理(76168)
研究(75704)
理学(62795)
中国(62253)
理学院(62141)
管理学(61334)
管理学院(60917)
(51597)
(43861)
科学(39194)
财经(38662)
(38098)
(34794)
(34721)
中心(34425)
研究所(33194)
经济学(33156)
经济学院(29471)
北京(29122)
财经大学(28097)
(27896)
(27125)
(26891)
师范(26740)
(26421)
(23023)
基金
项目(114355)
科学(90160)
研究(90068)
基金(82458)
(68850)
国家(68241)
社会(59106)
科学基金(58140)
社会科(56089)
社会科学(56078)
(43266)
基金项目(41325)
教育(40989)
编号(37149)
(35878)
资助(35779)
成果(33154)
自然(33089)
自然科(32240)
自然科学(32230)
自然科学基金(31639)
(26851)
课题(26722)
(26671)
重点(25455)
国家社会(24387)
(24244)
教育部(23496)
人文(23072)
发展(23067)
期刊
(131461)
经济(131461)
研究(79122)
中国(43671)
(38399)
管理(31331)
(30240)
金融(30240)
(26443)
科学(23157)
学报(22904)
经济研究(22423)
教育(22130)
财经(20560)
业经(19301)
大学(18677)
技术(18602)
(17890)
问题(17346)
学学(17243)
农业(16861)
(15096)
国际(13229)
技术经济(12614)
统计(11809)
理论(11517)
世界(10933)
经济问题(10919)
经济管理(10567)
商业(10445)
共检索到354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要经历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变化,表现为一个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必须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稳增长"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政策切合点。但要把握好合理区间和政策框架相配合的动态调整,只有在这种"合理区间论"的高度上,认识"稳增长"所传达的国家经济战略,才能在实践中切实采取恰当政策和措施,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明亮  
关于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思考邵明亮一、经济快速增长中的隐忧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确实是好的。这不仅表现在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顺利出台,运转基本正常,而且农业生产逐步升温,财政、金融、外汇等方面的情况都比去年好,特别是外贸出口大大超过了去年同期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一、当前经济基本形势判断虽然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上运转良好,但经济前景趋于下行。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一季度的8.1%降到7.6%。经济热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7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1%;2012年6月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7月份CPI涨幅降至1.8%,环比上涨0.1%。PPI同比增速也继续回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群  
经济增长总体将表现为走稳的态势,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进入2012年以后,房价、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出口增长大幅回落,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有不同幅度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爱明  廖祥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揭示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发展各层面,尤其是提高投资实效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入手,调动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政策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越  
当前席卷全球的危机可分为次贷,金融和经济危机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对中国影响较小,当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时才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影响。前些年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泡沫通过进口需求虚增拉动了中国的出口,外汇储备猛增迫使中国购买大量美元资产,资本回流又助推了美国的金融泡沫,同时出口剧增也拉动了中国经济趋热。2007年中国自身的调整与2008年9月危机全面爆发成为中国经济下滑的内外原因。应对危机在短期主要得依靠扩大投资来弥补出口的下降,且应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非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期则应依靠调整"两高一低"的经济结构;在长期中还应依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树信  
为了促进山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均衡发展,山西必须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要更新消费观念,选择适度消费政策。按照消费要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包括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牧果菜;积极调整消费品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食品、服装加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适应居民提高劳务消费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农村经济改革、诱导农村消极的消费性基金向积极的生产性消费基金转化。注重产业协调,建立供求平衡市场。发挥商业作用,正确鼓励引导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对外开放与高资本积累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鲜明。文章首先指出 :1)尽管现在贸易摩擦频繁 ,但中国的贸易增长仍有空间 ;2 )虽然现实的储蓄缺口已经消失 ,但考虑到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资本形成缺口依然很大 ,仍有引进外资的必要。文章接着分析 :由于中国在对外开放与资本形成机制上存在着政府干预形成的严重扭曲 ,从而在增长过程中不断累积着“结构扭曲”的风险。面临金融开放 ,这种扭曲的结构会变得更加脆弱。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中国的非农化进程 ,同时消除制度性扭曲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减少外部冲击风险 ,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本文探讨的主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杜飞轮  刘雪燕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仍呈下滑态势,但政策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稳迹象,已接近或达到本轮经济下行的低点。但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回升的力度将有限。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左右,物价涨幅回落到3%左右。在当前外部市场疲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下,宏观调控要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同时,要留有余地,形成更加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一、对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由于受内外需增长放缓、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坤华  
关于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若干政策问题的思考□印坤华房地产业的崛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房地产业是以盈利为动机,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及为房地产商品再生产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分工日益发展的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正模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8%,但二季度为7.6%。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正常;房地产的产值和平均价格略有回落。我国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全国的物价指数被控制在2.3%。这些经济数据都表明,中央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大量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发挥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经济运行回到了较为理性适度的增长区间(6%~9%)。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雎国余  蓝一  
本文讨论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中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因为“泡沫”作为一般均衡的结果出现的条件是经济处于增长的“动态无效率”之中,而我国此前的确在一条“动态无效率”的增长路径上,因此确实存在“泡沫”。但是目前增长的一些特点使这种“动态无效率”状态有改善的趋势,同时应该注意到那些导致“动态无效率”出现的因素仍未消失。这是我们在政策上需要认真对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