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0)
2023(6603)
2022(5490)
2021(4870)
2020(3933)
2019(8944)
2018(8705)
2017(17257)
2016(9215)
2015(10310)
2014(10500)
2013(10360)
2012(10361)
2011(9689)
2010(10300)
2009(9785)
2008(9575)
2007(8965)
2006(8650)
2005(8291)
作者
(27368)
(22854)
(22760)
(22061)
(14997)
(10674)
(10341)
(8782)
(8736)
(8610)
(8026)
(7742)
(7562)
(7447)
(7445)
(7151)
(6817)
(6678)
(6621)
(6209)
(6112)
(5544)
(5522)
(5375)
(5311)
(5289)
(4997)
(4837)
(4634)
(4434)
学科
(63649)
经济(63601)
管理(28106)
(23494)
(18390)
企业(18390)
地方(17629)
方法(16751)
数学(14722)
数学方法(14566)
中国(14408)
(12789)
地方经济(12605)
业经(11098)
(10804)
(10680)
(10202)
(9653)
(8501)
金融(8501)
(8474)
银行(8474)
农业(8462)
(8272)
(8039)
贸易(8032)
环境(7921)
及其(7871)
(7707)
(7461)
机构
学院(145101)
大学(143323)
(75714)
经济(74218)
研究(55485)
管理(52887)
理学(43583)
中国(43569)
理学院(43106)
管理学(42539)
管理学院(42244)
(35316)
(30120)
科学(28780)
(27952)
财经(26437)
经济学(24602)
研究所(24479)
(24438)
中心(24338)
(23745)
经济学院(21633)
北京(19887)
(19334)
(19270)
师范(19187)
财经大学(19057)
(18723)
(18677)
(16604)
基金
项目(81312)
科学(64999)
研究(63921)
基金(59004)
(49368)
国家(48917)
社会(42939)
科学基金(42191)
社会科(40700)
社会科学(40691)
(30944)
基金项目(29318)
教育(28607)
编号(25709)
(25419)
资助(25322)
自然(24087)
自然科(23486)
自然科学(23481)
自然科学基金(23061)
成果(22444)
(19669)
课题(18839)
(18557)
重点(18178)
国家社会(17792)
发展(17117)
(16912)
(16871)
教育部(16459)
期刊
(99357)
经济(99357)
研究(56117)
中国(29954)
(26060)
管理(22550)
(19836)
金融(19836)
(17953)
经济研究(16949)
科学(16567)
学报(15290)
教育(14803)
财经(14619)
业经(13738)
技术(13453)
(12797)
大学(12600)
问题(12496)
学学(11826)
农业(11459)
(10366)
技术经济(9459)
国际(9281)
世界(8830)
统计(8428)
经济问题(8020)
经济管理(7703)
改革(7486)
(7486)
共检索到248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涛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些看法江涛去年12月,一些城市曾一度出现部分群众争购家电、金银首饰等商品的现象。与此同时,在金融活动方面,储蓄存款增势有所下降,货币投放有所增加。由此,有些同志认为:“现有的情况颇有点类似干1988年”,并因此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德仁  
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起来,是我国经济学界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作者区分了评价性事实判断与描述性事实判断,并由此证伪了上述观点的理论渊源———“休谟命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得出了二者是协调与互补的结论。针对我国经济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奥利弗·布兰查德  乔瓦尼·德’拉里恰  保罗·毛罗  胡妍斌  王辰  
大稳健时期让宏观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误以为大家已熟练掌握了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本次危机显然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专家对危机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视审视,分析了主要共识,指出其中存在的失误,以及哪些危机前的框架原则当前仍能适用,并尝试建立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建议应该对通货膨胀目标进行重视审视,协调运用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统一通货膨胀目标制与汇率政策,更广泛地提供流动性,注意积蓄财政政策空间,设计更好的财政自动稳定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选择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要选择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前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或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当然正确的理论指导也不可或缺。文中通过对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提出了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需要选择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即:实行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主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并以之支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增加居民即期购买力的收入政策而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予以支持。强调利用收入政策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有:①较大幅度地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比如公务员工资3年翻1番);②建立规范的退休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以保障这一群体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从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从2010年三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已经连续4个季度的增长速度保持在9.5%~10%之间,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但是,一些迹象表明,宏观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树青  
20 0 2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像 2 0 0 1年那样呈逐季下降趋势 ,可能出现比较平稳的上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通货紧缩的趋势扩大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基本上还没有得到解决 ,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在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 ,应研究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的时间和力度 ,不能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期化和长期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略议货币政策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华  张艳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推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并通过传导机制向PPI和CPI传递。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经济刺激计划也应适时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也逐步走向稳健,将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倾斜,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冯柏  
2021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整体走向复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通胀预期忽上忽下、有效需求频繁波动、债务风险有所加剧、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等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不平衡因素明显增多,实际经济走势以及市场预期中的分歧加大,宏观政策调控的过程中面临更多掣肘。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复苏动力有所减弱,稳增长压力逐渐加大。下一阶段,不均衡的复苏仍将是内外部经济走势的主要特征,为此,要按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佑新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包括三大内容,我们必须依照长期发展、长短期均衡和情势变迁的原则确定自己当期的调控取向。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调整在所难免。但并不会出现所谓的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的调整。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就业优先。同时,"就业优先"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一味地追求充分就业而损害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越  
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2—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4%、13.2%和11.8%.然而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物价大幅度上升,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1.7%.今年一季度尽管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水平,达到19.9%.毫无疑问,当前必须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的趋势.但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也不应针对物价上涨做出过度的反应,而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和走势,以保持经济稳定和进一步推进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