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6)
2023(9473)
2022(8526)
2021(8307)
2020(6973)
2019(16198)
2018(16177)
2017(30958)
2016(17370)
2015(20042)
2014(20077)
2013(19340)
2012(17762)
2011(15948)
2010(15777)
2009(13986)
2008(13487)
2007(11733)
2006(10174)
2005(8839)
作者
(48123)
(39667)
(39261)
(37588)
(25210)
(19034)
(18054)
(15754)
(15174)
(14296)
(13778)
(13118)
(12516)
(12459)
(12177)
(12013)
(11936)
(11820)
(11311)
(11238)
(9863)
(9735)
(9429)
(9026)
(8970)
(8827)
(8826)
(8763)
(7935)
(7863)
学科
(62714)
经济(62634)
管理(48051)
(44207)
(37587)
企业(37587)
方法(30466)
数学(26053)
数学方法(25722)
中国(17448)
(16408)
(15574)
(14835)
教育(14288)
业经(14030)
理论(13332)
地方(13025)
(11115)
农业(10932)
(10527)
贸易(10519)
(10452)
技术(10317)
(10274)
财务(10217)
财务管理(10198)
(10184)
环境(9929)
企业财务(9676)
(8924)
机构
大学(240710)
学院(234429)
管理(95484)
(86103)
经济(83939)
理学(83303)
理学院(82345)
管理学(80799)
管理学院(80381)
研究(76126)
中国(53926)
(51972)
科学(48305)
(39173)
(37312)
业大(35352)
(34951)
(34620)
师范(34367)
中心(34148)
研究所(34105)
(33480)
北京(33290)
财经(31723)
(28833)
师范大学(27879)
(27745)
(27643)
农业(27175)
技术(25373)
基金
项目(163953)
科学(128476)
研究(123635)
基金(116809)
(100232)
国家(99316)
科学基金(85701)
社会(75049)
社会科(70776)
社会科学(70755)
(64716)
基金项目(63020)
教育(58748)
自然(56064)
自然科(54729)
自然科学(54719)
(54696)
自然科学基金(53715)
编号(52276)
资助(47919)
成果(43633)
(36250)
课题(36234)
重点(36100)
(34153)
(33843)
大学(32917)
项目编号(32572)
创新(31514)
教育部(31374)
期刊
(93038)
经济(93038)
研究(73587)
中国(45956)
教育(40682)
学报(37215)
管理(33779)
科学(33639)
(31586)
大学(29200)
(28541)
学学(25827)
农业(22506)
技术(20770)
图书(16551)
(16380)
金融(16380)
业经(15283)
财经(14841)
经济研究(14108)
(12485)
理论(12364)
科技(12229)
问题(12053)
实践(11620)
(11620)
情报(11155)
技术经济(10955)
书馆(10912)
图书馆(10912)
共检索到34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湘宁  倪可  
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肯定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行为,本文依据所获取资料进行分析,对从政的倾向、投票的过程、主动接触等方面概括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泷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能力、政治信仰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政府支持等各种方式培育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连玺  李江璐  
通过对某校239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好于非独生子女,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9.1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偏执""抑郁""情绪波动""交往障碍"4个方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根清  
初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要从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小环境两方面出发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康稳定的政治心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社争  
深入研究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是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化、自身特点、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比例大、范围广、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择偶目标"多元化",情感转移速度快、恋爱周期短等特点。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异性交往的指导,增加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了解;要加强校风、校纪、校貌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校纪,严格管理,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净化度高的"小气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比例大、范围广、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择偶目标"多元化",情感转移速度快、恋爱周期短等特点。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异性交往的指导,增加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了解;要加强校风、校纪、校貌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校纪,严格管理,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净化度高的"小气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花奇芹  
目前,90后群体步入大学,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这正恰逢"微时代"的到来。微博的兴起及其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既丰富了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为他们参与国家政治、影响社会事务的决策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率高,但政治参与度低;希望通过微博参政来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但复杂的微博环境、薄弱的参政能力使其政治参与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个富有个性的群体批判意识鲜明,他们的理想化情绪容易与现实政治发生矛盾,从而导致政治参与的消极化倾向。如何在微时代做好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引导工作,是政府和高校应当重视的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华英  
大学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定型影响至极。就长沙6所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调查情况而言,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长沙市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积极向上的一面,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查也发现了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两极分化”“政治冷漠”现象等问题,并从国家、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引导、扩大政治参与、坚持领导思想、完善社会政策、联合管理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知春  陆伟  
大学生群体是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群体的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网络发展使得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表现为积极和理性状态,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萍  彭述娟  史云  万历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是大学教育与科研取得质的飞跃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的社会责任感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灵魂工程,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智慧与创新责任的基石,是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精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侯典牧  刘蕾  
本文通过对成功就业的大学生、企业在职人员和人力资源部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素质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复杂系统,进而阐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素质的9个维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宁  
文章认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呈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个别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迷失、理想信念功利化等不良现象,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的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缪小红  罗玲英  雷玲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择业心理也发生显著变化。以南京农业大学工科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收入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专业对口预期及择业目的 5个方面,客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并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比较,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择业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