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5)
- 2023(12217)
- 2022(9960)
- 2021(9054)
- 2020(7258)
- 2019(16408)
- 2018(16259)
- 2017(30220)
- 2016(16438)
- 2015(18854)
- 2014(18848)
- 2013(18561)
- 2012(17670)
- 2011(16414)
- 2010(16641)
- 2009(15318)
- 2008(15345)
- 2007(13980)
- 2006(13050)
- 2005(12596)
- 学科
- 济(79706)
- 经济(79617)
- 业(43988)
- 管理(43912)
- 企(33219)
- 企业(33219)
- 中国(30221)
- 方法(24223)
- 农(24197)
- 地方(22483)
- 数学(20546)
- 数学方法(20362)
- 业经(19391)
- 贸(16577)
- 贸易(16557)
- 制(16299)
- 农业(16147)
- 易(16079)
- 财(15276)
- 银(15257)
- 银行(15244)
- 发(14919)
- 行(14887)
- 融(14154)
- 金融(14153)
- 学(13526)
- 环境(12005)
- 地方经济(11890)
- 发展(11573)
- 展(11534)
- 机构
- 大学(239481)
- 学院(239242)
- 济(108477)
- 经济(106329)
- 研究(93479)
- 管理(85595)
- 中国(74359)
- 理学(70851)
- 理学院(69949)
- 管理学(68969)
- 管理学院(68477)
- 京(53784)
- 科学(52353)
- 财(49857)
- 所(47406)
- 研究所(42308)
- 中心(41547)
- 江(39304)
- 农(38278)
- 财经(37933)
- 北京(35512)
- 范(35002)
- 师范(34715)
- 经(34432)
- 经济学(34341)
- 院(33365)
- 州(31194)
- 经济学院(30709)
- 业大(29597)
- 农业(29163)
- 基金
- 项目(146357)
- 科学(116275)
- 研究(112286)
- 基金(105892)
- 家(91553)
- 国家(90736)
- 科学基金(76951)
- 社会(73899)
- 社会科(70101)
- 社会科学(70088)
- 省(55150)
- 基金项目(53732)
- 教育(51003)
- 划(47098)
- 编号(45316)
- 自然(45138)
- 自然科(44112)
- 自然科学(44103)
- 资助(43592)
- 自然科学基金(43337)
- 成果(38889)
- 发(37895)
- 重点(33594)
- 课题(33269)
- 部(33241)
- 发展(31605)
- 国家社会(31489)
- 展(31079)
- 创(29956)
- 中国(29530)
- 期刊
- 济(134676)
- 经济(134676)
- 研究(84982)
- 中国(59810)
- 农(38572)
- 财(36512)
- 管理(36253)
- 科学(33465)
- 学报(33048)
- 教育(32790)
- 融(30228)
- 金融(30228)
- 大学(26026)
- 农业(25898)
- 学学(23691)
- 经济研究(22208)
- 业经(21891)
- 技术(21115)
- 财经(19739)
- 问题(18055)
- 经(17291)
- 贸(16305)
- 世界(15119)
- 国际(15072)
- 业(14420)
- 图书(13924)
- 坛(12496)
- 论坛(12496)
- 技术经济(12089)
- 现代(11417)
共检索到403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光焘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顺应世界潮流、肩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又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任。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转移 发展战略 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宠
1999年底 ,晋中市的城市首位度为 34.77% ,城镇化水平为 2 3%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7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晋中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晋中市的乡镇企业基本结束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 ,开始向具有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的区域转移和集中。建议改革户籍制度 ,成立晋中市城镇开发公司。
关键词:
城镇化 瓶颈 户籍制度 城镇开发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炯 李锦生
根据区域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结合山西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西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
城镇化 战略 特色 山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姚鹏
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不仅没有有效地启动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实现启动内需,城镇化必须坚守产业化为基础的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然后,借助非农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城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涓滴-扩散"效应已经显现,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是均衡化;中西部地区集聚仍是主要态势,都市圈/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根据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将全国分为四类区域。增加值和就业都增长的区域是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战略 地理版图 中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书民
通过研究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化规律和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各级城市城镇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战略;主张推行一系列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最低容积率控制,严格限制土地密集型开发项目的审批,发展山区的交通和农业机械化,放宽对流动人口入籍的限制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书民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位序—规模规律的演化和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同城市规模关系的变化,预测未来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情况,提出基于耕地保护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回归分析法和函数模型预测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随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正在快速下降,中国城镇化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结论:为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中国应加快制定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各级城市城镇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推行高人口密度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鑫 朱要龙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城市化的概念则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伴而生;在中国,本土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城镇化"的内涵表达。在当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认真梳理分析城镇化内涵,找到一条本土化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路径显得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后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应在机制与体制层面上来理解,无论是"机制"还是"体制"内涵的表达,均是城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形成协同合力,不应分割对立;两种城镇化路径的有机融合、功能互补和资源整合才是当下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选择,这也符合当下中国巨大存量城镇化发展的国情。
关键词:
城镇化 健康发展 最优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辜胜阻
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1.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测定 研究中国城镇化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中国城镇化真实水平的测量。根据国家统计局1988年统计,我国市镇人口已达49.8%。事实上,在市镇范围内存在着大量的与城镇联系不十分密切的农业人口。这种农业人口来源有三:第一,市所管辖的县。例如湖北武汉市辖4郊县,全市统计人口1989年653万,其实市区仅有371万;第二,县改市。如湖北省新设的利川市,统计人口是73万,但非农业人口仅4万;第三,镇带村。湖北省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林家彬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关键词:
“十一五”时期 城镇化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金涛
城镇化是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与工业化伴随伴生。各国城镇化道路多种多样,如英德代表的西欧模式、美国代表的北美模式、日韩代表的东亚模式、前苏联代表的苏东模式、印非代表的南方模式等。与他们不同,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突出特征是动员驱动。改革开放以后,限制人口流动的条件相继放松,城镇、区域、民族、行业等不均衡促进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尽管各地推动城镇化的具体路径有所不同,但总体动员特点鲜明,即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社会动员推动城镇化向既定方向发展。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城镇化 动员驱动 动员型城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英 杨帆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聚集地,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愈加凸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阶段。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矛盾增多,这些都困扰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把科技创新融入到城镇化,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有利于突破中国城镇化道路所面临的瓶颈,实现城镇化的战略转型。本文在简要分析和阐述中国进入城市化社会新时代的现状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的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 城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20世纪以来的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文明塑造史,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城镇化国家公共档案中探路中国,进而在国家百年变迁中厘清中国城镇化由"规模"到"质量"的战略性转型理路,是进一步思考"城镇化、教育与中国发展"这一宏大理论命题的前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教育具有深度持续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城镇化作为结构性因素,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该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城镇化"决定了传统教育公共管理体制变革"、"决定了向城性的城乡教育人口流动"、"决定了教育随人口变动的公共布局"、"决定了农村教育动态变迁宏观结构"、"决定了教育中农村群体的消费差异"、"不完整性致生独特弱势教育群体"六个层面上;另一方面,教育作为能动性因素,对城镇化的发展具促进性作用。该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促进农业人口积极向城镇迁移"、"教育通过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稳定""、教育塑造产业增长点促进城镇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公共生活民主与文明"四个层面上。具体而言,教育在"直接"与"间接"两个维度上促进中国人口向城镇迁移,对新增城镇化率中的"三种人口"展开市民化来促进迁移稳定;教育通过"自身就是促进城镇发展的产业"、"自身提供产业投资的基础环境"、"自身直接加速城市产业孵化与创新"三种方式而推动中国城镇发展;教育推动城镇公共生活民主化、提升城镇品味和文化包容度来推进城市文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文选
论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速度与目标、人口与土地、城乡人口结构及城乡居民点结构、城镇化政策的重点等战略问题,并以对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得出须从体制、机制层面更多地激励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集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面向原乡村居民发展低成本房地产业,吸引其落户,应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人口结构 城乡居民点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海红
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结构模式。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乡间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农村为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通过数字化成长来跨越这个鸿沟。农村的数字化成长需建立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采用的经济模式是网络经济模式。最终实现农村进行城镇化发展,农民全面脱贫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字化成长 农村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