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0)
- 2023(10965)
- 2022(9761)
- 2021(9264)
- 2020(7761)
- 2019(18266)
- 2018(18232)
- 2017(35391)
- 2016(19313)
- 2015(21694)
- 2014(21853)
- 2013(21424)
- 2012(19718)
- 2011(17623)
- 2010(17669)
- 2009(16142)
- 2008(15592)
- 2007(13593)
- 2006(11822)
- 2005(10397)
- 学科
- 济(80083)
- 经济(79989)
- 管理(57939)
- 业(52078)
- 企(45159)
- 企业(45159)
- 方法(40843)
- 数学(35182)
- 数学方法(34632)
- 财(20314)
- 中国(19656)
- 农(18822)
- 学(18178)
- 业经(17379)
- 理论(15532)
- 地方(15347)
- 和(13194)
- 农业(12664)
- 制(12620)
- 技术(12362)
- 贸(12293)
- 贸易(12288)
- 易(11887)
- 环境(11878)
- 务(11692)
- 财务(11624)
- 财务管理(11599)
- 划(11159)
- 银(11046)
- 企业财务(11019)
- 机构
- 大学(276527)
- 学院(273331)
- 管理(113326)
- 济(106317)
- 经济(103933)
- 理学(99279)
- 理学院(98211)
- 管理学(96272)
- 管理学院(95781)
- 研究(87262)
- 中国(63541)
- 京(58742)
- 科学(55510)
- 财(49621)
- 所(43237)
- 业大(40575)
- 农(40413)
- 财经(39801)
- 研究所(39494)
- 中心(39058)
- 江(38040)
- 北京(37186)
- 范(36193)
- 经(36184)
- 师范(35901)
- 院(31602)
- 经济学(31574)
- 州(31532)
- 农业(31481)
- 财经大学(29838)
- 基金
- 项目(190718)
- 科学(150209)
- 研究(139445)
- 基金(138760)
- 家(120165)
- 国家(119187)
- 科学基金(103174)
- 社会(86792)
- 社会科(82221)
- 社会科学(82201)
- 省(74470)
- 基金项目(73678)
- 自然(68033)
- 自然科(66445)
- 自然科学(66434)
- 自然科学基金(65174)
- 教育(64327)
- 划(62570)
- 资助(58251)
- 编号(57108)
- 成果(46335)
- 重点(42158)
- 部(41853)
- 发(39553)
- 创(39518)
- 课题(38992)
- 创新(36706)
- 科研(36461)
- 教育部(36152)
- 项目编号(35772)
- 期刊
- 济(112967)
- 经济(112967)
- 研究(80468)
- 中国(47159)
- 学报(42639)
- 管理(40849)
- 科学(39346)
- 财(36899)
- 农(35902)
- 大学(32215)
- 教育(31397)
- 学学(30209)
- 农业(25143)
- 技术(24160)
- 融(19779)
- 金融(19779)
- 财经(19001)
- 经济研究(17842)
- 业经(17717)
- 经(16051)
- 图书(15563)
- 问题(14794)
- 理论(14210)
- 技术经济(13904)
- 科技(13684)
- 实践(13161)
- 践(13161)
- 统计(12857)
- 业(12352)
- 现代(12181)
共检索到38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覃刚
美国Santa Fe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中自发的强互惠的出现,保证了合作在群体内的延续,从而使得群体成功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强互惠者的职业化以及政府型强互惠能更有效地对不合作者实施制裁,于是合作在强制下使得社会成为可能。
关键词:
合作 强互惠 交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洪恩 王覃刚
社会何以可能?这是Georg Simmel提出的一个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作为具有社会交往本能的人类演化的必然结果,高交往频率的人群相互间的亲和性和共同利益使合作在群体内成为可能,于是社会成为可能。美国Santa Fe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中自发的强互惠的出现,保证了合作在群体内的延续,从而使得群体成功演化。在此基础上,强互惠者的职业化以及政府型强互惠能更有效地对不合作者实施制裁,合作在强制下使得社会成为可能。这为我们展开了对制度演化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强互惠 职业化 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韦倩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强互惠理论的研究进展状况,主要包括强互惠理论为什么会产生、强互惠行为的证据、强互惠行为的生物基础、强互惠者惩罚的依据以及强互惠行为的演化等,并对强互惠理论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总体评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原驰 于洪雷 杨德礼
基于强互惠理论构建了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演化模型,将企业分成投机、纯合作与强互惠三种类型,对基本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复制动态方程求出基本模型的两个演化稳定均衡解,并通过仿真方法对放松约束后的演化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了新的系统均衡状态并给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强互惠行为可以通过演化生成,并抑制企业合作创新中的投机行为,与其他两种类型企业共同发展,并形成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的演化稳定均衡。研究结果为企业合作创新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有助于推动企业合作创新理论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合作创新 强互惠 演化博弈 仿真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颖林 刘继才 高若兰
在PPP项目风险分担及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部门的互惠偏好以及项目参与方的风险偏好加入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两阶段和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如何实现期权价值分配,并对比两种博弈模型得出的结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只有当政府的互惠偏好程度高于一定值时才能实现有效的激励效用。
关键词:
PPP项目 实物期权 风险偏好 互惠偏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博
强互惠行为是在行为博弈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特殊人类行为,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通过比较行为博弈与演化博弈的分析范式以及强互惠行为与跟风策略发现,在方法论选择上行为博弈重视数据资料,演化博弈重视逻辑推理。行为博弈以演化博弈为导向,演化博弈以行为博弈为基础,两者具有互补性。强互惠行为与跟风策略的殊途同归,证明了强互惠行为的生物理性本质,也说明了行为博弈与演化博弈的逻辑联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崇金 聂左玲
大量的公共品实验显示,即使无外在权威干预,强互惠行为也能够维系公共品自愿供给合作,这为理解"人类社会合作何以可能"之谜开启了一扇窗。然而,破解社会合作难题,强互惠行为真的够强吗?近年来,学术界就此不断提出诸多质疑,例如社会偏好是否稳定可靠、私人惩罚能否足够有效、利他惩罚是否存在现实证据等,都对强互惠理论形成巨大的挑战。文章围绕公共品实验研究,回顾了学术界对这些质疑的积极探索,总结了强互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强互惠理论及其价值进行了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熠譞 张建华 李菁萍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出于自利动机,而现实生活和大量的实验室证据表明,人们常常偏离纯粹的自利行为,互惠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行为经济学家将互惠纳入行为模型构建,其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模型都是突出的。互惠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互惠与间接互惠。迄今,实验经济学中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直接互惠,即人们用善意回报善意,用恶意回报恶意。但在更多情况下,善意或恶意的行为并不能被直接回报,反而被传递给了不相关的第三方,这便是“间接互惠”。间接互惠不仅广泛存在,并在经济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对间接互惠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提炼,对现有文献中间接互惠的存在性证据和强度比较进行梳理,并结合理论解释对影响间接互惠的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直接互惠 间接互惠 信任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栋梁
人类的强互惠倾向使得人类之间的非亲缘合作成为可能。会计具有自愿性强互惠的基础,在会计发展的初期,会计的规模足够小、没有集权的中央统治机构、会计个体由许多无血缘关系的个体组成等,构成了自愿性强互惠的基础。经过不断发展,会计已经能够随时实施专门性的强互惠利他惩罚,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即会计成为职业化强互惠。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外部审计、自愿信息披露等是会计的强互惠证据。但是,会计作为职业化强互惠,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性强互惠如政府等。总之,会计产生和发展于强互惠,将行为经济学引入会计学的研究,为构建会计经济学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会计经济学 强互惠 行为经济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志平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从更加深层的意义上研究和分析学习方式背后的课程价值观,将提高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简述"互惠学习"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分析比较了"互惠学习"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互惠学习"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互惠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桢
实验博弈论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仅考虑局中人物质利益的博弈模型不足以说明局中人的行为。本文介绍了公平互惠模型以及以心理博弈为框架的互惠博弈模型,认为将公平和互惠纳入博弈模型是经济建模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
公平 互惠 公平均衡 序贯互惠均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令英 陈思羽
政府与农民的互构式治理意味着乡村治理现代化和长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现,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与“自下而上”的农民参与双轨道有效耦合。研究以社会互构论为认知范式,以“互惠共生”关系为视角,以红岩村“村民议事会”作为案例,政府和农民的互构式治理过程呈现“强政府-强农民”的良性互构模式,以此化解乡村治理困境、创新基层民主治理,通过互构主体、互构动力、互构方式、互构域四个要素相互作用以达到互构式治理机制运行最佳效能。未来互构式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需要坚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实现赋权增能、强化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互动、加强文化和情感建设。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府治理 农民参与 社会互构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邓逸
本文依次对三类典型的互惠模型(直接互惠模型、间接互惠模型和强互惠模型)进行简要的阐述和评论,认为互惠制度作为一种博弈均衡,它的产生和维持是频数依赖的,依赖于群体中有足够高比例的互惠者,具体的比例又依赖于群体规模、交往次数、合作/背叛的相对收益与成本、声誉、信息的可获得性等因素。
关键词:
直接互惠 间接互惠 强互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俊
互惠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发展了较多的理论模型和进行了实证研究,大多数是静态的。互惠行为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笔者沿着动态分析的思路,在指出已有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惠行为偏好的理论思想,发展了一种互惠行为的偏好模型,并应用所发展的概念对互惠行为进行动态地分析,最后用于博弈模型的分析。
关键词:
互惠行为 偏好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峻峰 蒲勇健
知识员工的特性使得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济契约不能进行有效激励。本文建立了基于知识员工互惠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可给委托人带来比传统的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