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1)
2023(7240)
2022(6179)
2021(5553)
2020(4992)
2019(10942)
2018(10891)
2017(20683)
2016(11513)
2015(12894)
2014(13019)
2013(12708)
2012(11886)
2011(10699)
2010(11092)
2009(10959)
2008(11011)
2007(10205)
2006(9268)
2005(8983)
作者
(32481)
(26986)
(26804)
(25802)
(17350)
(12833)
(12302)
(10421)
(10402)
(9822)
(9271)
(9205)
(8841)
(8690)
(8670)
(8460)
(8105)
(7958)
(7824)
(7670)
(6981)
(6501)
(6486)
(6246)
(6152)
(6150)
(6107)
(6039)
(5418)
(5258)
学科
(41851)
经济(41748)
管理(40996)
(38502)
(32373)
企业(32373)
(17773)
(17380)
方法(17189)
中国(14535)
数学(14517)
数学方法(14305)
(12950)
银行(12943)
(12294)
(11269)
(11204)
保险(11113)
(11101)
财务(11073)
财务管理(11037)
(10655)
金融(10653)
(10640)
企业财务(10525)
业经(10475)
体制(9052)
(9052)
制度(9021)
(8057)
机构
大学(164896)
学院(162174)
(68340)
经济(66686)
管理(63053)
研究(52315)
理学(51982)
理学院(51428)
管理学(50692)
管理学院(50346)
中国(48229)
(41216)
(34965)
财经(30378)
科学(27945)
(27928)
(27344)
中心(26168)
(25656)
(22814)
北京(22591)
财经大学(22570)
研究所(22122)
(21544)
经济学(21433)
业大(19731)
(19088)
经济学院(19073)
(18975)
师范(18910)
基金
项目(98250)
科学(78208)
研究(73921)
基金(73203)
(62050)
国家(61517)
科学基金(53900)
社会(48956)
社会科(46303)
社会科学(46292)
基金项目(37715)
(36838)
教育(34386)
自然(33734)
自然科(32953)
自然科学(32943)
自然科学基金(32402)
(31099)
资助(30543)
编号(29482)
成果(25951)
(24851)
(22880)
重点(21727)
课题(20910)
国家社会(20416)
教育部(20381)
(20275)
(19933)
人文(19699)
期刊
(81445)
经济(81445)
研究(58073)
中国(38670)
(34902)
(28055)
金融(28055)
管理(25753)
学报(21435)
(21318)
科学(20655)
大学(17626)
教育(17582)
学学(16340)
财经(16170)
技术(13786)
(13620)
农业(12603)
业经(11720)
经济研究(11694)
问题(10404)
理论(9078)
财会(9010)
会计(8989)
(8762)
实践(8127)
(8127)
技术经济(7997)
(7744)
(7560)
共检索到273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晓栋  张振华  
在我国保险法现行框架体系中,受益人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于人身保险之列,受益人制度只有在人身保险中才具有合法地位。财产保险能否适用受益人制度存在争议,财产保险中是否可以约定受益人成为各方关注点。为了顺应保险不断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步明确地承认了受益人在财产保险中的法律地位,表明了财产保险受益人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在信用保险中引入受益人制度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颖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关于受益人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指出保险法在受益人的指定和受益人丧失受益权的规定存在法律漏洞 ,并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分析中针对国情现实 ,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 ,以期保险法的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林青  贾辰歌  
受益人介入商业保险活动,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之保障作用的适用效果和适用方向。因此,保险立法设计受益人制度的科学水平就关乎保险制度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分析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受益人的法律规则,因存在诸多法律疏漏而需要进行修改,达到完善受益人制度而适应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就保险受益人的指定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发表个人看法。其中,关于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受益人的指定权惟有被保险人才能享有,这决定于保险合同的适用目标、法理基础和保险实务。而关于保险受益人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应当将保险受益人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财产保险领域,用以适应保险实务的发展需要,理由是保险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受益人变更行为之性质,应为单方法律行为。在受益人变更的形式和生效问题上,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存在歧义。关于变更行为的形式,应采形式自由原则,遗嘱可以作为变更的形式。关于变更的生效时点,由于变更行为系属无须受领的意思表示,应自变更行为发出之时生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采取通知形式的,于通知到达保险人之前,不得以此对抗保险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变更行为效力待定,但被保险人未及同意已死亡时,应推定变更行为无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同一灾难中丧生时,保险人必须确定谁先死亡,如果二者同时死亡,或者无法确定谁先死亡,保险金应给付何人,由于我国保险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经常会引发纠纷。因此,研究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的给付,对规范我国保险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刘铭  
寿险实务中,许多保险纠纷都源于受益人的指定问题,这说明指定受益人在寿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保险法虽然对人寿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指定有所规定但过于宽泛,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通过对寿险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进行多维思考分析,指出其中的立法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完善我国保险立法、正确指导我国保险实践之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艳  何镕泽  
当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时,死亡的先后顺序对保险受益权的确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时,不应简单适用我国现行继承法上的共同死亡推定规则。我国现行《保险法》对此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和受益权与继承权之间的关系,讨论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先后时的死亡推定规则及其法律精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舒红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是进口地银行(开证行)应进口人(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向出口人(受益人)开出的付款保证,属银行信用。但是,不 同种类的信用证对受益人的保护程度各异。本文就此予以介绍,希望引起受益人 的重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泉  
目前 ,寿险从业人员对于个人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关注较多 ,而法规对于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重视较少。但团体人身保险涉及的对象不仅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 (即企业法人 ) ,而且还包括了作为被保险人的企业职员 ,其牵涉面涵盖了两个法人主体和一个自然人主体。因此 ,为了更好地处理三方的利益 ,恰当地规定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建强  
1995年10月,原告奚某因保险纠纷向法院起诉,其妻张某原是被告上海某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11月,该公司以张某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以被告公司为受益人,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1994年4月,张某乘公司汽车出差,途中因车祸身亡。奚某认为,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险人的近亲属,而不应该是单位法人或其它无关的人。于是,向法院起诉,诉请获得保险合同中约定的10万元保险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浅析死亡保险的受益人○汪海波死亡保险的受益人是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受益人问题是死亡保险的核心问题。在实务中,通常对受益人的确定和受益金分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被保险人的雇佣关系人、债权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建  
保险区别于赌博的地方就在于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本案中因单位集体投保 ,后因经费困难而请职工个人交付保险费 ,但有的职工个人不愿交付 ,财会人员则个人垫付保险费 ,到期后 ,财会人员要自己领取保险金 ,这违反了保险利益原则 ,所以该单位财会人员不能领取保险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兴佳  
一、保险金请求权的产生受益人的保险金请求权是随着人身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的发生而同时产生的。因此,要了解受益人的保险金请求权的产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身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在我国《保险法》中,对于人身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没有单独的规定,但根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仍生存的情况下,其关于受益人指定的意思表示应当予以尊重,法律不应强制剥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受益人的受益权。于受益人兼为投保人时,除非受益人于订立保险合同时便有制造保险事故之故意,否则保险人仍应赔付,不过该受益人不得领取保险金。于保单中存在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应由法官根据被保险人最初指定受益人之意图、受益人指定之状况、事故发生时法定继承人之状况、受益人指定后发生的其他情况等基础事实,推定被保险人处分丧权受益人之保险金份额的意图,进而决定该保险金份额之归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仍生存的情况下,其关于受益人指定的意思表示应当予以尊重,法律不应强制剥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受益人的受益权。于受益人兼为投保人时,除非受益人于订立保险合同时便有制造保险事故之故意,否则保险人仍应赔付,不过该受益人不得领取保险金。于保单中存在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应由法官根据被保险人最初指定受益人之意图、受益人指定之状况、事故发生时法定继承人之状况、受益人指定后发生的其他情况等基础事实,推定被保险人处分丧权受益人之保险金份额的意图,进而决定该保险金份额之归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