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4)
- 2023(14577)
- 2022(12773)
- 2021(12092)
- 2020(10135)
- 2019(23028)
- 2018(23065)
- 2017(43712)
- 2016(23728)
- 2015(26514)
- 2014(26448)
- 2013(25991)
- 2012(23609)
- 2011(21198)
- 2010(21138)
- 2009(19788)
- 2008(19169)
- 2007(16844)
- 2006(14498)
- 2005(13060)
- 学科
- 济(89186)
- 经济(89082)
- 管理(68577)
- 业(66557)
- 企(54817)
- 企业(54817)
- 方法(42345)
- 数学(36324)
- 数学方法(35895)
- 中国(25348)
- 财(24400)
- 农(23369)
- 学(20981)
- 业经(19802)
- 制(19123)
- 银(17144)
- 银行(17104)
- 地方(16960)
- 理论(16869)
- 贸(16654)
- 贸易(16640)
- 务(16430)
- 财务(16356)
- 财务管理(16323)
- 行(16223)
- 易(16126)
- 融(15909)
- 金融(15907)
- 企业财务(15491)
- 农业(15167)
- 机构
- 大学(334189)
- 学院(332045)
- 管理(131611)
- 济(127619)
- 经济(124593)
- 理学(112984)
- 理学院(111749)
- 管理学(109650)
- 研究(109580)
- 管理学院(109062)
- 中国(85911)
- 京(71586)
- 科学(68972)
- 财(62356)
- 所(55281)
- 农(53494)
- 中心(50505)
- 研究所(50174)
- 业大(49883)
- 财经(49591)
- 江(48852)
- 北京(45448)
- 经(45095)
- 范(43289)
- 师范(42819)
- 农业(42027)
- 州(39960)
- 院(39786)
- 经济学(37888)
- 财经大学(37221)
- 基金
- 项目(226390)
- 科学(177014)
- 研究(164315)
- 基金(163896)
- 家(143036)
- 国家(141861)
- 科学基金(121773)
- 社会(101780)
- 社会科(96275)
- 社会科学(96252)
- 省(88040)
- 基金项目(86832)
- 自然(80829)
- 自然科(78950)
- 自然科学(78927)
- 自然科学基金(77499)
- 教育(75611)
- 划(74563)
- 资助(68262)
- 编号(67543)
- 成果(54508)
- 重点(50313)
- 部(49331)
- 发(47014)
- 创(46926)
- 课题(45945)
- 创新(43743)
- 科研(43623)
- 大学(42370)
- 教育部(42326)
- 期刊
- 济(140383)
- 经济(140383)
- 研究(100652)
- 中国(63739)
- 学报(54720)
- 科学(49201)
- 管理(48348)
- 农(48118)
- 财(47697)
- 大学(40987)
- 学学(38495)
- 教育(37130)
- 融(35203)
- 金融(35203)
- 农业(33145)
- 技术(28464)
- 财经(24258)
- 业经(23270)
- 经济研究(22482)
- 经(20563)
- 图书(18418)
- 问题(17648)
- 理论(17631)
- 业(16716)
- 实践(16247)
- 践(16247)
- 科技(16090)
- 技术经济(15594)
- 版(15503)
- 现代(14685)
共检索到49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懿 包明友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评价和防范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文章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三层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确定各子系统风险因子之间的权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总体稳健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但未来仍需密切关注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夯实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熵值 灰色预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平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外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向中国资本市场溢出、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短期资本频繁流动的风险、股市泡沫、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等。积极稳妥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积极培育资本市场主体 ,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对国际资本频繁流人与流出国内市场进行适当限制 ;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 ,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实现金融民主化 ;革新银行制度 ,创建现代金融体系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欧债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第一主题,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同样是第一主题。本文研究认为国家审计通过在更高角度、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行使对国家战略实现的监督权和推进权,扩大防范金融外生性风险审计范围,加强对资本市场各种交易的审计深度,以审计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能够比其他单一、浅层次监管更有效地发现和揭示深层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金融生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庆 冯芸 徐梦霞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视角,深入分析传统开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差异,梳理经济与金融开放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研究发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聚与传导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视角,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产业附加值的贸易开放质量指标和兼顾收益与风险的广义高水平对外开放度量指标。本文总结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并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量化标准仍不清晰,亟须建立体系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测度指标;第二,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工具建立风险分层管理机制,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第三,进一步优化我国开放产业结构,包括依据国家长期战略大力扶持“高精尖”产业发展,以及识别系统重要性产业以预防系统性风险在产业间的积聚与传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莉亚 梁琪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娅教授和南开大学科研处处长梁琪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雯 张金清 李滨 田英良
基于200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1的数据,综合采用复杂网络与DCC-GARCH模型,探讨国内外极端风险事件(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2015股市异常波动)背景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境、跨市场风险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间联动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且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导效应显现出极强的时变性,极端风险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跨境、跨市场联动性的大幅增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根据风险的时变特征与空间传导路径灵活采取相应策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许伟良
本文在简要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粮食销售渠道和各种避险工具优缺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粮食生产者面临的现实政策环境 ,探讨我国粮食生产者价格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开放市场 粮食 价格 风险 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强国令 王梦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积累易发期,如何正确把握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论文从非金融企业高杠杆风险、影子银行引发不良贷款、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融资风险等角度,分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和根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金融安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彦锋 乔路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要注意"防范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发生。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究了三个问题:一是"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到来及欧盟《马约》3%的赤字率与60%的债务率是否要突破。二是单纯按税种属性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是否可行,"两个比重"问题是否会再次出现。三是如何守住我国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底线,及"供给侧"改革、压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政策的推进。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坚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与财政治理措施,关注宏观财政治理的微观企业基础,助力我国新常态之后的国民经济在"十三五时期"爬坡过坎,真正发挥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历芳 刘纪鹏
2017年以来,中央释放出继续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信号,其中银行业已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是,在重视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有必要对开放条件下的潜在风险做出预警和防范。回顾国内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认为对外开放尚不构成威胁金融安全的实质性风险,但为了与开放政策相适应,应构建安全审查机制等"第二道防线";审视内部,银行业表外风险叠加或可引发明斯基时刻,为此,应切实严格管控影子银行,要求银行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稳健运营水平,防止爆发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卜林 刘凯迪
本文基于关联网络视角,提出度量行业系统性风险贡献的新方法——"留一法"(leave-oneout,LOO),将条件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与LOO相结合,评估行业的系统重要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传统无条件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LOO方法下金融行业的系统重要性排名普遍靠后,但是各行业在两种研究方法中对应的系统重要性排名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全样本期内各行业之间普遍存在着较强的联动性,各行业的系统重要性排名会因不同极端事件冲击而发生明显变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姚云 徐枫 郭楠
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中央高度关注的政策任务。时至今日,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不断暴露,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势变得更加严峻。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需要关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潜在风险点,进而提出针对性化解举措,而且需要剖析资本市场风险联动基本规律,进而提出防范资本市场交叉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晓莉 董湘
与以往金融危机大多发端于货币和银行系统不同,这轮被认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发端于资本市场,其已掀起全球理论界和监管层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系统性风险防范及金融监管改革的浪潮。我国现阶段亟待建立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这不仅是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所面临的复杂宏观金融形势的需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以及金融机构所具有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特征,共同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使得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产生和传递完全呈现出新的特征。监管当局需要研究现代金融体系中更为广泛的、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的触发点,加强对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管理,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尚晓 庞小红 白文梅 张文凯 王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逐渐加大。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采用的指标,研究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首先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错配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基于2001—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率作为描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利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