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6)
2023(6523)
2022(5562)
2021(4869)
2020(3851)
2019(8694)
2018(8630)
2017(15594)
2016(8800)
2015(9830)
2014(9960)
2013(10017)
2012(10078)
2011(9344)
2010(9773)
2009(9046)
2008(9038)
2007(8311)
2006(7931)
2005(7855)
作者
(27732)
(22925)
(22914)
(21739)
(14717)
(11252)
(10337)
(8998)
(8819)
(8543)
(7969)
(7723)
(7629)
(7625)
(7349)
(7138)
(6804)
(6709)
(6708)
(6674)
(6220)
(5831)
(5622)
(5379)
(5330)
(5302)
(5278)
(5218)
(4831)
(4676)
学科
(42944)
经济(42892)
(21908)
管理(21660)
地方(17955)
中国(17012)
(15234)
企业(15234)
(14540)
业经(11302)
农业(10025)
地方经济(10000)
(9417)
银行(9407)
(9340)
(9239)
(9115)
金融(9115)
(9037)
方法(8703)
(8269)
(7545)
(7078)
贸易(7062)
环境(7052)
发展(6984)
(6952)
数学(6786)
(6698)
数学方法(6668)
机构
学院(127699)
大学(125208)
研究(52485)
(52116)
经济(50789)
管理(42531)
中国(41346)
理学(33907)
理学院(33378)
管理学(32779)
管理学院(32529)
科学(31669)
(29042)
(28336)
(26295)
(25898)
研究所(24913)
中心(23955)
(23554)
(20695)
(20311)
农业(20227)
师范(20121)
北京(19672)
(19316)
(18382)
业大(18318)
财经(18253)
科学院(16371)
(16243)
基金
项目(73405)
研究(56669)
科学(56505)
基金(48908)
(42736)
国家(42266)
科学基金(34675)
社会(34398)
社会科(32514)
社会科学(32508)
(31446)
(25852)
教育(25476)
基金项目(24833)
编号(24024)
(23123)
成果(21283)
自然(20307)
资助(19972)
自然科(19784)
自然科学(19781)
自然科学基金(19384)
课题(18771)
发展(18713)
(18354)
重点(17308)
(15307)
(15242)
(15043)
(14391)
期刊
(74440)
经济(74440)
研究(47492)
中国(38220)
(27366)
教育(21727)
学报(20156)
(19130)
(18886)
金融(18886)
管理(18699)
科学(18430)
农业(18096)
大学(14691)
业经(13703)
学学(13267)
技术(12388)
经济研究(11051)
(9625)
问题(9459)
财经(9079)
图书(8993)
(7913)
(7497)
论坛(7497)
书馆(7075)
图书馆(7075)
(7021)
(6963)
世界(6731)
共检索到23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淼  
土地开发和整理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它在我国的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所以,国家对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从制度上、政策上、法律上的保障还不健全和完善,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本文从四川土地整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促进今后土地整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岚  
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经济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灾后重建之机,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挠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水资源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提出的对策措施包括:源头控制,系统规划;适时调整水电开发思路;实行最低流量生态管制;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建立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并存,因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其次概述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最后依据四川省现状,阐述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借鉴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蜀文  
文章对1995年以来四川经济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是: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微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确保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并进入良性循环,今后经济工作的决策取向应当为:1.切实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增收;2.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3.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霓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要促进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抓住重点,塑造四川旅游总体形象,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大力研究开发旅游辅助产品,采取丰富多采的促销宣传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京辉  马红英  
关于推动四川省软科学产业化的若干思考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张京辉礻马红英现代咨询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已占有起来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既为软科学向产业化迈进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科技、经济、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主体对咨询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尚群  
森林过伐,草地过牧,土地过度垦殖,是导致四川生态脆弱地区形成和农民贫困的直接因素。本文提出了要解决生态脆弱区恢复生态与人口生存之间的矛盾,只有对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布局做根本性调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圣赞  殷明  
关于四川省地方科技立法的若干思考谢圣赞,殷明一、加快地方科技立法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科技法制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自六届全国人大开始,我国先后制定了《专利法》、《环境保护法》、《技术合同法》、《标准化法》、《著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卫南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地理、交通、经济、政策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了加快四川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向:(1)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市化的核心;(2)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激活区域经济,培养城市化的骨干;(3)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搞活乡镇企业,打好城市化的基础;(4)调整落实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供城市化的保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红  
本文基于对四川天府新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优势、以及其在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天府新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核心文化区,构建国际化"文化产业成都";打造西部高端会展中心及国际化的电子信息、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发展创意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打造高端文化产业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昌志  刘兴年  曹叔尤  何文社  张之湘  
四川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 ,将大力进行开发。根据四川境内的四大河流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资料 ,经初步分析 ,认为水土流失与河道泥沙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者成正相关态势。然后 ,进一步探讨了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在阻挡流失水土进入长江主河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表明 ,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阻拦了流失水土进入长江河道 ;与此同时 ,水利工程 ,如电站、水库等的库容却大大减少 ,降低了工程效益发挥 ,缩短了使用年限。在此基础上 ,还探讨了控制水土流失 ,大力开发四川水力资源和进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措施。在四川水力资源开发过程中 ,对四川 ,对整个长江流域 ,必须工程效益和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