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2)
2023(9506)
2022(7764)
2021(6970)
2020(5501)
2019(12752)
2018(12656)
2017(23235)
2016(12896)
2015(14647)
2014(14618)
2013(14479)
2012(14238)
2011(12929)
2010(13218)
2009(12087)
2008(11910)
2007(10708)
2006(10049)
2005(9639)
作者
(37993)
(31643)
(31256)
(29811)
(20398)
(15375)
(14309)
(12363)
(12079)
(11699)
(10991)
(10876)
(10617)
(10205)
(9899)
(9824)
(9356)
(9286)
(9279)
(9182)
(8348)
(7827)
(7665)
(7582)
(7266)
(7217)
(7179)
(7133)
(6520)
(6269)
学科
(58543)
经济(58473)
管理(31824)
(30437)
地方(24928)
(21532)
企业(21532)
中国(20848)
(19514)
业经(15474)
农业(13629)
方法(13175)
地方经济(12893)
(12242)
(11952)
(11423)
银行(11415)
(11099)
(11002)
金融(11000)
(10939)
(10870)
数学(10597)
环境(10486)
数学方法(10441)
(10222)
贸易(10204)
(9715)
(8713)
技术(8621)
机构
学院(178941)
大学(175732)
(70383)
研究(70241)
经济(68566)
管理(61994)
中国(55330)
理学(50385)
理学院(49595)
管理学(48746)
管理学院(48374)
科学(43159)
(41096)
(36397)
(36290)
(34233)
中心(32897)
(32662)
研究所(32277)
(29673)
师范(29399)
(26616)
(26304)
北京(26248)
(25922)
业大(25186)
农业(24805)
财经(24643)
师范大学(23460)
(21806)
基金
项目(110819)
科学(86228)
研究(85741)
基金(75251)
(65231)
国家(64547)
科学基金(54285)
社会(52457)
社会科(49417)
社会科学(49405)
(46710)
基金项目(39867)
(38234)
教育(38100)
编号(36528)
自然(33029)
自然科(32040)
自然科学(32031)
自然科学基金(31376)
(31107)
成果(30687)
资助(29565)
课题(27449)
重点(25747)
发展(25201)
(24766)
(22942)
(22776)
(22446)
创新(21307)
期刊
(96473)
经济(96473)
研究(62478)
中国(48867)
(31285)
教育(28139)
(26280)
学报(25679)
科学(25063)
管理(24511)
(23822)
金融(23822)
农业(20817)
大学(19234)
业经(17754)
学学(17274)
技术(16616)
经济研究(13839)
问题(12621)
图书(12553)
财经(11745)
资源(11736)
(11300)
(10544)
(10188)
(9842)
论坛(9842)
书馆(9625)
图书馆(9625)
(9289)
共检索到31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华克思  
皖江示范区开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水平等得到提高,但也存在产业支撑不强、集约集聚不够、要素瓶颈有待突破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从发展动力、发展功能、发展方式、发展体制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凯路  
进入新时期,我国开发区已全面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开发区转型创新发展势如破竹。文章通过对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困境。在参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结合山西省内外经济环境和开发区自身定位,提出了转变发展理念,树立生态创新绿色发展的新生产观;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转化机制;提升产业绿色生产效率,实现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和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快转型发展机制体制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项锦雯  陈利根  
本文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机理,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模型,通过构建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出皖江示范区各城市的耦合关系值。结果显示,2009年皖江示范区各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交互耦合基本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度明显存在地域差异;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市一般高于欠发达城市,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对应高耦合协调度;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上不具有一一对应性,两者尚未达到良性共振;目前皖江示范区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应加强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空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雷  崔育宝  刘桂建  
【目的/意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为探究产业转移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分析2011~2018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及三系统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并尝试揭示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演进规律。【结论/发现】考察期内,皖江城市带总体的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及三系统协调发展度都呈现上升趋势,三系统协调发展等级由初级协调迈向中级协调;皖江城市带下辖9个城市个体的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及三系统协调发展度也都呈现上升趋势,城际差异呈现缩小趋势,至2018年,合肥、芜湖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达到良好协调水平,滁州、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的为初级协调水平,六安、安庆的为初级协调水平;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等级由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演进过程中,经济子系统发展是重要推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健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我国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根据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新定位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现代农业的国际化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武华  
一、小河套区城的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本文所指的小河套区域,主要是指陕甘宁晋蒙接壤区内以内蒙古伊盟和陕西榆林地区现有行政区划为主的区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因它的范围小于河套地区又有别于习惯意义上的前套地区,故称“小河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恒进  
以通州湾示范区为例,抓住"物流产业服务园"这个"牛鼻子",从"建设思路、构建措施、先导工作"三方面探讨了示范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扬  
首先对开发区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讨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民  蒋倩颖  张敏  仇定三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超效率SBM模型(Super-SBM)和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指数(Malmquist index)对低碳发展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发展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6年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并不理想,投入产出无效的城市占多数,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的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波动状态,与技术进步变化有很强的同向性。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低碳发展效应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3)产业结构、外来投资、教育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始终是影响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齐祥  尚红敏  江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向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让部分地区率先发展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经过近30年的区域差别政策,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预期目标。但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乃至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是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以地下空间开发为视角,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法研究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方式。从工程技术和技术经济的角度验证了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认为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是产权归属不清、产权定价无据及缺乏规划编制;应从确权、定价、规划、融资、财税等方面着手加快促进开发区地下空间的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太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  李建刚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支点,是全方位的体制变迁和制度变革的关键节点,是改革进入攻坚期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涉及行政、文化、资源和环境等全方位改革,增长潜力主要是依靠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此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进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经过总结相关理论和研究全国不同类型综合配套试验区及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体制框架、机制运行和制度创新,分析山西综改示范区机构设置、规划布局、利益分配等情况,探究提升协调联动、统筹带动、整体驱动、模式传动的新路径,激发内源式创新模式和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发展动力,推进区域治理能力提升和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为山西省全域的综合配套改革,乃至全国资源型地区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邱士可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重构,开发区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的转型与发展、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的空间重构,然后重点论述了开发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4点原则性措施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开发区空间的整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