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4)
- 2023(12452)
- 2022(10953)
- 2021(10306)
- 2020(8480)
- 2019(19906)
- 2018(19975)
- 2017(37020)
- 2016(21074)
- 2015(23923)
- 2014(24200)
- 2013(23690)
- 2012(22090)
- 2011(19728)
- 2010(20004)
- 2009(17918)
- 2008(17400)
- 2007(15290)
- 2006(13635)
- 2005(11851)
- 学科
- 济(76187)
- 经济(76094)
- 管理(56310)
- 业(50999)
- 企(41828)
- 企业(41828)
- 方法(32844)
- 数学(27823)
- 数学方法(27447)
- 农(23403)
- 中国(22517)
- 地方(20992)
- 学(18723)
- 财(18402)
- 业经(17973)
- 理论(16664)
- 制(15529)
- 农业(15485)
- 教育(14995)
- 和(13482)
- 环境(12866)
- 技术(12348)
- 贸(12072)
- 贸易(12058)
- 教学(11713)
- 易(11614)
- 银(11590)
- 银行(11546)
- 行(10949)
- 务(10939)
- 机构
- 学院(283851)
- 大学(283642)
- 管理(110300)
- 济(101155)
- 经济(98286)
- 研究(95753)
- 理学(94062)
- 理学院(92936)
- 管理学(91188)
- 管理学院(90691)
- 中国(70775)
- 京(62806)
- 科学(62000)
- 江(49286)
- 所(48458)
- 财(48015)
- 农(47142)
- 中心(44754)
- 研究所(43989)
- 业大(43477)
- 范(42100)
- 师范(41677)
- 北京(39559)
- 州(37360)
- 财经(37079)
- 农业(36402)
- 院(35391)
- 技术(34553)
- 经(33422)
- 省(33316)
- 基金
- 项目(194400)
- 科学(150534)
- 研究(146678)
- 基金(134973)
- 家(116938)
- 国家(115825)
- 科学基金(98786)
- 社会(86691)
- 社会科(81694)
- 社会科学(81670)
- 省(79738)
- 基金项目(72443)
- 教育(69820)
- 划(66012)
- 自然(64581)
- 编号(63110)
- 自然科(62928)
- 自然科学(62913)
- 自然科学基金(61713)
- 资助(55201)
- 成果(52379)
- 课题(45205)
- 重点(44163)
- 部(42054)
- 发(41531)
- 创(40201)
- 项目编号(37756)
- 创新(37313)
- 年(36955)
- 科研(36644)
- 期刊
- 济(119711)
- 经济(119711)
- 研究(85981)
- 中国(66688)
- 教育(48801)
- 学报(46013)
- 农(43099)
- 科学(41209)
- 管理(40840)
- 财(35735)
- 大学(34457)
- 学学(31349)
- 农业(29800)
- 技术(28631)
- 融(24345)
- 金融(24345)
- 图书(21409)
- 业经(19981)
- 财经(17155)
- 经济研究(16441)
- 业(15110)
- 书馆(14989)
- 图书馆(14989)
- 问题(14973)
- 理论(14629)
- 经(14454)
- 职业(14364)
- 资源(14306)
- 科技(14107)
- 实践(13742)
共检索到435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长宽 徐卫亚 任旭华 马孟珂
一、建立基地的缘由 1.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次水利研究人员的积极探索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长江与黄河作为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它的治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高水平的水利科学工作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蔚风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招收研究生约1万名,而目前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万。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东亮 徐明生
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大举措,对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及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新 吕兆丰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e science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level and excellent medical worke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postgraduates and cultivate required med...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茂林 郭富根
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施背景及战略任务张茂林郭富根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层次结构相对合理的现代教育体系来保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增川 刘平雷 周林 赵倩
在分析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举措,包括基地的选拔标准、建设模式、建设特色、保障措施、校企交流等,总结了基地建设在创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构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工程类别专业学位 产学协同 基地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静 李玉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钰 刘惠琴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与实践交流等环节中采用国际合作手段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笔者结合实践,阐述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需以“双方受益”为原则,推进学科发展与国际认同度提升;需以“平台搭建”为依托,推动培养环境建设与管理服务改进。
关键词:
研究生 国际化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玉成
学生是学习新知识的人,研究生是研究新知识的人。既然研究生是有别于本科生的群体,无论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还是教师和研究生,都应当走出本科教育教学的框架,彻底转变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导师,应该深刻认识教师与导师的区别,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并正确处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逐步推行自学答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研究生是国家科研事业的后备力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应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导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研究生遵守科研道德, 保持科研冲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军 欧百钢 朱瑞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矛盾呈现不同的特征,社会管理及其社会工作的重点、方式和力度也随之不同。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结合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的特点,大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完善,形成了多层次、多途径、多样化的,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文元美 黄爱华 孔令华
高校设立在企业中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建立基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的长效机制,本文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及保证基地共生关系各主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基地的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联合培养研究生 示范基地 管理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文勇 黄大乾
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培养、协同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文章介绍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提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与目标,阐述了开展农科教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农科教合作 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工业大学污水处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分析
协同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基于“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研究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问题探究及其对策——以上海张江研究生培养基地为例
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例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探析——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建立校企战略联盟 积极推进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基地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视角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释义、构建与评价——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