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5)
- 2023(17710)
- 2022(15012)
- 2021(14188)
- 2020(11612)
- 2019(26645)
- 2018(26550)
- 2017(49861)
- 2016(27047)
- 2015(30310)
- 2014(29826)
- 2013(28998)
- 2012(26757)
- 2011(24001)
- 2010(24267)
- 2009(22506)
- 2008(21113)
- 2007(18534)
- 2006(16589)
- 2005(14556)
- 学科
- 济(100610)
- 经济(100495)
- 管理(77949)
- 业(73644)
- 企(62067)
- 企业(62067)
- 方法(40014)
- 中国(34692)
- 数学(33795)
- 数学方法(33378)
- 农(30807)
- 融(28048)
- 金融(28044)
- 地方(27846)
- 财(27141)
- 银(27068)
- 银行(27025)
- 业经(26208)
- 行(26079)
- 制(24028)
- 学(21795)
- 技术(21169)
- 农业(20912)
- 理论(19098)
- 环境(17268)
- 贸(16711)
- 和(16705)
- 贸易(16693)
- 务(16387)
- 财务(16312)
- 机构
- 学院(362048)
- 大学(360164)
- 管理(141353)
- 济(139491)
- 经济(136081)
- 研究(123830)
- 理学(120747)
- 理学院(119357)
- 管理学(117320)
- 管理学院(116651)
- 中国(97356)
- 京(77597)
- 科学(76791)
- 财(67024)
- 所(61444)
- 农(58612)
- 中心(57846)
- 江(55934)
- 研究所(55747)
- 业大(53613)
- 财经(51617)
- 范(50542)
- 师范(50117)
- 北京(49527)
- 经(46714)
- 州(45896)
- 院(45716)
- 农业(45105)
- 经济学(40842)
- 师范大学(40387)
- 基金
- 项目(246891)
- 科学(193320)
- 研究(185461)
- 基金(174728)
- 家(151535)
- 国家(150145)
- 科学基金(129108)
- 社会(114521)
- 社会科(108257)
- 社会科学(108223)
- 省(100292)
- 基金项目(93784)
- 教育(84965)
- 自然(82589)
- 划(82530)
- 自然科(80555)
- 自然科学(80537)
- 自然科学基金(79023)
- 编号(77476)
- 资助(69676)
- 成果(63091)
- 重点(55576)
- 创(54782)
- 课题(54318)
- 发(54292)
- 部(52696)
- 创新(50541)
- 项目编号(47090)
- 科研(46170)
- 国家社会(46120)
- 期刊
- 济(160576)
- 经济(160576)
- 研究(112178)
- 中国(81443)
- 学报(55936)
- 农(54290)
- 管理(52826)
- 科学(51533)
- 教育(51004)
- 财(50933)
- 融(44047)
- 金融(44047)
- 大学(42688)
- 学学(39423)
- 农业(36560)
- 技术(33394)
- 业经(27242)
- 财经(24376)
- 经济研究(23985)
- 图书(21828)
- 经(20818)
- 问题(20385)
- 科技(19282)
- 业(18918)
- 理论(17899)
- 技术经济(17153)
- 资源(16944)
- 实践(16480)
- 践(16480)
- 现代(16469)
共检索到558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 试验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崛起。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 试验区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金融改革 绿色金融 试验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云帆 张水平 宋宇飞
本文深入研究了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简称"绿色金改区")建设情况,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从资源节约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分析两市绿色金改区的建设效率,分析两市的绿色金融改革是否真正达到了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结果显示:绿色金改区建设没有显著影响工业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效率,但是显著减少了两市的工业污染排放量。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绿色金改区的路径优化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发展绿色金融,依靠金融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份部分地区设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迈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区
关键词:
试验区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为东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系统结构对系统功能有决定性影响。当前,河南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创新要素很多,但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亟需在系统论指导下优化制度结构。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主体、形式、层次、专业及课程等各方面已构建了基本的制度结构,为实现改革试验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为深化创新内涵、提升制度层次,须结合时代特征及理论与实践成果,调整制度创新要素的位置和方向,以形成利于功能发挥的制度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蕾 寇家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借鉴学习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设想:明确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定位;找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构建绿色金融防范化解机制等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四是要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发行地方政府债、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等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 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修华 刘锦华 赵亚雄
研究目标: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影响成效。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试验区的整体企业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创新发展,且存在约束效应大于激励效应的现象,说明企业仍未形成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提升了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治污成本,挤出了其研发支出,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则明显增加了绿色企业的商业信用和研发支出,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国有、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市年龄异质性。研究创新:从微观企业视角论证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在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效应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价值:为深化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润梅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新区建设 赤道原则 绿色信贷 资源配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江西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发展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江西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发展路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邱亿通
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广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和条件,并展示了绿色金融的"广州模式"。近年来,广州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逐步构建起了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区域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关键词:
试验区 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广州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安美琴 沈敏荣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结合2011~2021年中国33个省会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从多个维度对广州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地提高当地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试验区试点范围;完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服务机制;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文聪 吴伟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相比以往关注一个地区的改革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国家首批五省八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改革创新路径及举措,学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先进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绿色金融改革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一致化、持续增强地方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效果评估——基于绿色经济效率视角
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
绿色物流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上市公司的证据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环保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企业绿色创新效应
河南省绿色金融产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