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4)
2023(6341)
2022(5257)
2021(4840)
2020(3876)
2019(8806)
2018(8848)
2017(15468)
2016(7975)
2015(8822)
2014(8906)
2013(8793)
2012(8293)
2011(7271)
2010(7526)
2009(6805)
2008(6627)
2007(6460)
2006(5781)
2005(5047)
作者
(22988)
(19327)
(18898)
(17910)
(12307)
(9102)
(8474)
(7310)
(7130)
(6965)
(6548)
(6546)
(6499)
(6109)
(6108)
(5813)
(5755)
(5637)
(5419)
(5321)
(4806)
(4598)
(4531)
(4496)
(4354)
(4336)
(4330)
(4311)
(3882)
(3783)
学科
(29243)
经济(29213)
管理(28865)
(27216)
(24018)
企业(24018)
技术(14712)
地方(11363)
技术管理(11301)
中国(11148)
(9143)
业经(8554)
方法(7618)
(7045)
(6742)
农业(6265)
理论(6222)
(5819)
(5627)
银行(5614)
数学(5480)
(5431)
(5429)
数学方法(5391)
(5348)
金融(5347)
(5313)
教育(5192)
(5115)
环境(5075)
机构
学院(108422)
大学(106649)
管理(41897)
(41222)
经济(40108)
研究(38458)
理学(34559)
理学院(34106)
管理学(33549)
管理学院(33294)
中国(29871)
(23356)
科学(22752)
(19961)
(19325)
中心(18518)
(18497)
研究所(16248)
(15723)
(15497)
(15449)
北京(15322)
师范(15320)
(14949)
业大(14502)
技术(14339)
财经(14148)
(13826)
(12683)
师范大学(12001)
基金
项目(70729)
科学(55874)
研究(55325)
基金(47844)
(41772)
国家(41359)
科学基金(35866)
社会(33602)
社会科(31716)
社会科学(31712)
(30428)
教育(25950)
基金项目(25936)
(25009)
自然(22540)
编号(22419)
自然科(21975)
自然科学(21968)
自然科学基金(21574)
(21354)
创新(18822)
成果(18451)
课题(17608)
资助(17547)
(16446)
重点(16308)
(14500)
(14363)
规划(13950)
(13677)
期刊
(54211)
经济(54211)
研究(36764)
中国(31866)
管理(20886)
教育(20666)
(15635)
(14445)
科学(14256)
技术(14070)
学报(13549)
(11714)
金融(11714)
大学(10852)
农业(9591)
学学(9530)
科技(9064)
业经(9024)
图书(7886)
经济研究(7748)
(7396)
论坛(7396)
职业(6736)
财经(6581)
技术经济(6338)
问题(6165)
书馆(6142)
图书馆(6142)
(5894)
(5829)
共检索到18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将为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体系,使珠三角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创新提供实践。粤港澳产业优势互补、设计资源协作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应围绕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品牌集聚区、国际化设计人才集聚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构建产业、人才、文化、体制深度融合的大湾区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将为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体系,使珠三角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创新提供实践。粤港澳产业优势互补、设计资源协作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应围绕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品牌集聚区、国际化设计人才集聚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构建产业、人才、文化、体制深度融合的大湾区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超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世界先进湾区宜居环境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房租价格、通勤成本、饮食价格和服务价格较低,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宜居指标上总体还存在较大差距。粤港澳大湾区是建立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中心城市背景下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框架,在推进优质生活圈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区域协同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城市内部的宜居水平差距较为明显等诸多短板和限制性因素。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应坚持以高标准的区域一体化,推动大湾区宜居环境的整体提升;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作机制,解决好大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彻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大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鲁光  
本文基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从湾区经济产生及运行特征出发,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港创新合作的轴心战略地位及其应发挥的枢纽作用,针对当前深港合作创新依然面对的障碍,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提升深港创新合作层次,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建成的若干策略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鲁光  
本文基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从湾区经济产生及运行特征出发,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港创新合作的轴心战略地位及其应发挥的枢纽作用,针对当前深港合作创新依然面对的障碍,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提升深港创新合作层次,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建成的若干策略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慧芳  谢来风  
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研究、要素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和利益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重大挑战,可借鉴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在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做法,以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官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韵  蔡松锋  肖敬亮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迎来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以及世界级城市群。目前,大湾区内部发展仍面临创新驱动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中心-边缘城市极化发展以及城市间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必须坚持开放与融合的区域制度创新之路,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和加强创新网络,打造出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任重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资源聚集、产业配套完善等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区域内制度差异与跨境要素流动性障碍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跨境创新要素流动,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文化,在区域融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任重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资源聚集、产业配套完善等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区域内制度差异与跨境要素流动性障碍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跨境创新要素流动,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文化,在区域融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卿  
为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驱动能力分布规律及特点,文章通过构建城市创新驱动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创新驱动能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评价体系重要性来看,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环境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大湾区内城市创新驱动能力各子系统水平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内强外弱"的分布格局;依照城市创新驱动能力综合水平高低,11个城市被划分为卓越型、普通型和滞后型三种类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尹涛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坚强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揭示,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要求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建设,是广东加快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战略目标、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继续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体现和重要抓手。
关键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岳鹄  周子灼  谭月彤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落脚点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脉络,接着从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经验,最后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得出相应的对策启示,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