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9)
- 2023(9140)
- 2022(7549)
- 2021(7172)
- 2020(5841)
- 2019(12834)
- 2018(12745)
- 2017(22881)
- 2016(13000)
- 2015(14738)
- 2014(14234)
- 2013(13852)
- 2012(13052)
- 2011(11771)
- 2010(12471)
- 2009(11684)
- 2008(11748)
- 2007(11207)
- 2006(10437)
- 2005(9568)
- 学科
- 济(49502)
- 经济(49441)
- 农(48984)
- 业(45939)
- 管理(34994)
- 农业(32717)
- 企(25382)
- 企业(25382)
- 业经(19394)
- 中国(17675)
- 技术(14602)
- 制(14204)
- 地方(14002)
- 农业经济(12434)
- 发(11432)
- 财(11301)
- 方法(11235)
- 教育(10418)
- 银(10269)
- 银行(10255)
- 行(9867)
- 理论(9857)
- 体(9584)
- 村(9578)
- 农村(9561)
- 发展(9544)
- 展(9512)
- 策(9173)
- 技术管理(8947)
- 数学(8914)
- 机构
- 学院(178197)
- 大学(170586)
- 济(71197)
- 经济(69397)
- 管理(65329)
- 研究(62187)
- 理学(53966)
- 理学院(53430)
- 管理学(52504)
- 管理学院(52178)
- 中国(51291)
- 农(49014)
- 京(36919)
- 农业(36535)
- 科学(35667)
- 财(33693)
- 江(32830)
- 所(31403)
- 业大(31207)
- 中心(31129)
- 研究所(27336)
- 范(26178)
- 州(26018)
- 师范(26009)
- 省(25105)
- 财经(24066)
- 北京(23510)
- 农业大学(22110)
- 经(21518)
- 院(21303)
- 基金
- 项目(107420)
- 研究(88817)
- 科学(83799)
- 基金(72157)
- 家(61339)
- 国家(60529)
- 社会(54456)
- 科学基金(51481)
- 社会科(50844)
- 社会科学(50828)
- 省(47030)
- 教育(41006)
- 编号(40368)
- 基金项目(37874)
- 划(36560)
- 成果(33950)
- 自然(29035)
- 课题(28922)
- 农(28459)
- 自然科(28331)
- 自然科学(28326)
- 自然科学基金(27782)
- 资助(27398)
- 发(25645)
- 创(25360)
- 重点(24268)
- 年(24235)
- 创新(23692)
- 性(23226)
- 部(23221)
- 期刊
- 济(97898)
- 经济(97898)
- 研究(58839)
- 农(56584)
- 中国(53118)
- 农业(38052)
- 教育(33432)
- 学报(25599)
- 财(25311)
- 科学(24256)
- 融(24036)
- 金融(24036)
- 管理(23007)
- 业经(22821)
- 大学(21205)
- 学学(19231)
- 技术(19106)
- 业(17697)
- 农村(14967)
- 村(14967)
- 农业经济(14961)
- 问题(13756)
- 图书(11720)
- 财经(11518)
- 版(11467)
- 经济研究(11302)
- 职业(10630)
- 世界(10235)
- 经济问题(10224)
- 经(10019)
共检索到30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范一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现实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的重大决策。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入手,提出只有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是培养出懂技术、有文化、强技能、善经营的新农民,才能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而这又是使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农民 国民经济和谐稳定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型农民 科学发展观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黎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因此,应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关键词: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水山
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和精神实质,根据我国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运用教育规律分析农民教育的时代特征、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新农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每个农业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完成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农民 科技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家国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的主力军。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关键词:
培养新型农民 问题 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又将如何落实,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难点何在,不仅有待于理论的深化,而且也有待于实践的探索。首先对于学界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阿坝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开德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争取多方支持解决投资瓶颈制约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课题从阿坝州的现实出发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民族地区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由于农民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欠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主体困境,因此,主体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科技素质和能力的培育、政治参与能力的培育、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育,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培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 主体培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菲 杨锦秀
加强农民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作者根据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山地的农民调查所掌握的素材,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培训的需求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培训 需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庄榕霞 王铟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三种模式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环境,并为他们输送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有助于这些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教学系统中的合理及有效运用。本文主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几个问题:如何合理地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应用的因素?如何理解学校系统中技术对教师教学的意义?如何为背景不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如何在培训后为教师们建立起联系的机制以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生态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柳
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眼下的农村不少村庄十室九空,未来“谁来种地”令人担忧,这种情况直接威胁着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进而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为此,着力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切实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着力打造一支文化素养高,生产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队伍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养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少珍
农民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民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但是他们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农民诚信意识的缺失,根源在于低信任度的传统文化、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农民诚信意识培养的关键是加强基层组织的诚信建设、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树立榜样、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 诚信意识 培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在成都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重视和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将不断满足成都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本文从剖析成都市新型农民培养现状及制约因素出发,提出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由一般性农民培训向农业产业人才开发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培训向农村自治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型转变、扩展新型农民培养来源,创新"新农合"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新机制、整合各种资源,以发挥其整体功能等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