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2)
2023(6096)
2022(5035)
2021(4679)
2020(3870)
2019(8528)
2018(8671)
2017(14702)
2016(8175)
2015(9334)
2014(9272)
2013(8652)
2012(8106)
2011(7211)
2010(7649)
2009(7112)
2008(7018)
2007(6910)
2006(6367)
2005(5642)
作者
(21301)
(17843)
(17593)
(16633)
(11228)
(8429)
(8011)
(6794)
(6663)
(6639)
(6047)
(5955)
(5791)
(5682)
(5461)
(5317)
(5251)
(5189)
(5129)
(5085)
(4667)
(4334)
(4253)
(4169)
(4161)
(4050)
(4001)
(3998)
(3576)
(3567)
学科
管理(29772)
(27396)
(25216)
经济(25183)
(24600)
企业(24600)
技术(14633)
中国(12242)
技术管理(11327)
教育(9469)
(9428)
业经(8447)
地方(7913)
(7872)
理论(7335)
(7057)
方法(6614)
(6055)
银行(6055)
教学(6037)
农业(6032)
(5861)
(5229)
(5106)
金融(5106)
(5011)
(4896)
(4750)
(4724)
工作(4623)
机构
大学(108004)
学院(105006)
管理(41231)
(38916)
经济(37750)
研究(34386)
理学(33919)
理学院(33540)
管理学(32955)
管理学院(32726)
中国(26733)
(23452)
(20522)
(20298)
科学(18854)
中心(17251)
(17130)
师范(17014)
(15929)
(15411)
北京(15282)
财经(14534)
教育(14142)
研究所(13295)
师范大学(13209)
(13206)
技术(13202)
(12997)
(12959)
(12775)
基金
项目(64480)
研究(54865)
科学(52073)
基金(43089)
(35496)
国家(35040)
社会(33983)
社会科(31948)
社会科学(31943)
科学基金(31361)
(28734)
教育(27788)
编号(23375)
(23147)
基金项目(22713)
成果(21161)
(20227)
课题(18602)
自然(17852)
创新(17634)
自然科(17489)
自然科学(17487)
自然科学基金(17209)
(15821)
资助(15537)
规划(14738)
重点(14585)
项目编号(14550)
大学(14475)
(14415)
期刊
(52444)
经济(52444)
研究(40986)
中国(35638)
教育(31151)
管理(19731)
(16440)
(13373)
技术(12632)
(12212)
金融(12212)
科学(11954)
学报(11938)
大学(11172)
图书(10986)
业经(9266)
书馆(8723)
图书馆(8723)
农业(8555)
科技(8413)
学学(8282)
职业(8112)
(7933)
论坛(7933)
财经(7386)
经济研究(7018)
高等(6840)
(6529)
技术经济(6366)
问题(6045)
共检索到18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创新”是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是举国上下对创新渴望的写照,是时代的强音;但也不排除有人仅仅是赶时髦、玩概念,贴贴标签而已。最近,中南大学把创新型大学明确为学校定位并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在全国还是首家。一经媒体披露,赞赏者有之,疑问观望者也有之。在组织和编发该校党委书记李健教授的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感到:该校明确要建设创新型大学,不是一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和丰富内涵的,是在深入分析了国情、校情后慎重作出的选择。即使现在论证有待深化、有待完善,更有待实践的检验,人们都应给予宽容,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并以积极的心态期待他们取得新进展,积累新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亮亮  潘锡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对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基本经验进行概述,其次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改善和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坚  
本文阐述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论述了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城市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深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创造出更先进的科研成果,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形成尊重学术和民主管理的氛围,还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形成自己的特色;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摒弃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办学自主权和政府宏观管理缺一不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校长是关键,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心铭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联系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认识这个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应该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源是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朝滋  
做好创新创业工作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根本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减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一剂良方。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掀起了"大众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洪群联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创新载体高新区产业集群出发,阐述了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德玲  
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必须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是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品牌创新战略和文化创新战略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万军  金赛男  苏良军  胡健颖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持续不断地自主创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不断的自主创新。由于人们对于风险的感受和预期会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为了鼓励人们"冒险"去创新,除了采用传统的增加参与者收入、减少或补偿参与者成本支出等政策手段,更应该建立健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进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命题的正确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伟  王智源  
知识产权管理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之间是互动发展的关系。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着国际以TRIPS为核心的体制所带来的挑战、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等一系列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可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