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38)
2022(1366)
2021(1184)
2019(2481)
2018(2531)
2017(5093)
2016(2635)
2015(3158)
2014(3353)
2013(3551)
2012(3703)
2011(3486)
2010(3388)
2009(3090)
2008(3111)
2007(2847)
2006(2673)
2005(2657)
2004(2403)
2003(2341)
作者
(9332)
(7705)
(7684)
(7532)
(5042)
(3833)
(3577)
(3022)
(2896)
(2893)
(2756)
(2667)
(2657)
(2656)
(2633)
(2488)
(2385)
(2367)
(2358)
(2189)
(2156)
(1975)
(1897)
(1838)
(1777)
(1769)
(1759)
(1652)
(1615)
(1605)
学科
(13624)
经济(13606)
方法(7125)
管理(6538)
数学(6517)
数学方法(6466)
(5987)
(4919)
企业(4919)
(3890)
贸易(3886)
(3573)
(3288)
(3220)
中国(3210)
(2950)
(2774)
金融(2774)
(2768)
银行(2752)
(2660)
(2601)
业经(2450)
理论(2421)
(2244)
商品(2089)
(2066)
流通(1954)
品流(1910)
商品流通(1910)
机构
学院(43450)
大学(43407)
(19685)
经济(19245)
研究(16828)
中国(15862)
管理(13519)
(11183)
理学(10563)
理学院(10456)
管理学(10230)
管理学院(10166)
(9767)
科学(9626)
(9520)
研究所(8300)
财经(8208)
(8183)
中心(7755)
(7375)
(7144)
(7078)
金融(7076)
经济学(6852)
(6824)
北京(6659)
银行(6658)
农业(6458)
人民(6206)
经济学院(6198)
基金
项目(23496)
科学(17483)
基金(16754)
研究(15808)
(15104)
国家(15008)
科学基金(11978)
社会(9734)
社会科(9295)
社会科学(9292)
(8823)
资助(8449)
基金项目(8315)
自然(7879)
自然科(7682)
自然科学(7681)
(7658)
自然科学基金(7569)
教育(7291)
编号(5947)
重点(5426)
(5398)
成果(5187)
(4722)
计划(4665)
科研(4638)
课题(4597)
教育部(4513)
(4488)
大学(4316)
期刊
(25139)
经济(25139)
研究(19572)
(11187)
金融(11187)
中国(9734)
(8614)
学报(8202)
(7328)
科学(6505)
经济研究(6360)
大学(5828)
管理(5662)
学学(5520)
业经(4913)
财经(4694)
农业(4326)
商业(4300)
(4009)
(3417)
国际(3402)
技术(3245)
教育(3145)
商业经济(3139)
问题(3046)
统计(2851)
理论(2820)
实践(2450)
(2450)
(2294)
共检索到78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明生  
货币流通是经济现象的综合反映,它的量的形成是社会诸多经济因素,以及社会集团和消费者个人根据这些经济因素反映在对货币需求方面的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经济规律决定了这些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在不停地变化和相互作用着的,作用的结果最终也必然在货币量的变动中得到反映。对此,马克思曾作过精辟的分析,他说:“决定流通手段量的一切要素,如流通的商品量、价格、价格的涨落,都要依赖于商品世界的形态变化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苑德军  
农村货币流通是全国货币流通这盘棋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各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国的货币流通形势。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的衡量标志,正确地评价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乃为稳定货币,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需。衡量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不能只看物价总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世绩  
对于衡量货币流通量是否适度的标志和方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已经历三十来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当前,已显露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和新的因素,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为此拨亮了指示灯。所有这些,说明无论形势还是条件,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明确确定一个“标志”,并立即采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刻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一在研究货币数量均衡的标志之前,先讨论一下货币数量均衡的涵义。货币数量均衡是货币数量运行中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它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一)货币数量均衡在量上的规定在量的规定上,货币数量均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应该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否则,无论是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还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均不应称之为货币数量均衡。其次。货币数量均衡应该是名义货币供应与实际货币需求的相等,而不是与名义货币需求的相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一) 货币,应当既包括现金通货,又包括存款通货,以反映货币流通全貌,总揽其活动规律。这一点,最近在学术界认识几乎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对存款通货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已。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货币稳定;在稳定货币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两者相辅相成,以发展经济为主。如果把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就有可能导致单纯追求货币稳定,脱离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桂云  
关于货币容纳量弹性与价格对货币流通量弹性的认识王桂云一、货币容纳量弹性马克思信用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量必须与货币必要量相适应,才能保持货币稳定和商品流通正常进行。因此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始终一贯地宣传和坚持这样的看法:向流通中投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波  
一、对历史上提出的若干比例指标的认识 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过一些反映货币流通状况的统计指标。这些指标是从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的关系这一合理基础出发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有的指标不适用了。下面我们从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就其在反映货币流通状况方面的有效性作个简要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黄杰  
货币量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货币量、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较广义货币供给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明显不同,在目前中国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相反,经济增长却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相比较狭义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其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大,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量供给的解释能力更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湖北省监利县支行联合调查组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货币流通状况,探讨在城乡体制改革中货币流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便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我们对朱河、新沟两镇?以及红城、忭河、龚场三个公社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当前农村的货币流通状况基本正常。但是,随着生产的蓬勃发展,货币流通状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树青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特别是推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民的货币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村货币流通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村是货币流通的大头,流通的领域广、渠道多、容量大,对社会货币流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983年10月,我们对晋城市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作了一次重点调查。通过调查,说明农村的货币流通量在迅速增长,货币投放也出现新的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华  
1985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国务院采取了改革工资、物价制度,控制信贷投放,放宽农产品购销政策,限制乡镇企业超高速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农村市场活跃,商品经济健康发展,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全市总的情况看:1985年末货币流通总量为19,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M·沙夫鲁克   周建明  
随着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货币和财政信贷机制在计划工作的完善化、国民经济计划的平衡与最佳化、解决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作用提高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货币形式本身运动的规律性,首先要搞清楚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规律作用的机制和本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边卫红  
随着欧元启动以及北美、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的加快,货币同盟理论特别是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有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三个代表性阶段的研究成果。首先,从蒙代尔的原创性论述着手,分析了最优货币区的早期衡量标准;其次,就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阐明欧洲货币联盟的实践使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沿循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线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努力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琨  
货币政策适度性衡量指标研究李琨“九五”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度”的把握主要依据金融指标的变化,因此,能否从一些指标的变动中把握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坚持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原则的前提。本文旨在从这一问题入手,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