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9)
- 2023(4266)
- 2022(3583)
- 2021(3309)
- 2020(2817)
- 2019(6204)
- 2018(6455)
- 2017(11324)
- 2016(6766)
- 2015(7814)
- 2014(8200)
- 2013(7776)
- 2012(7646)
- 2011(6986)
- 2010(7365)
- 2009(6875)
- 2008(6738)
- 2007(6376)
- 2006(5941)
- 2005(5678)
- 学科
- 济(22471)
- 经济(22424)
- 管理(17872)
- 业(14598)
- 企(11511)
- 企业(11511)
- 学(8875)
- 制(8847)
- 中国(8467)
- 农(8376)
- 体(7056)
- 财(7018)
- 方法(6395)
- 银(5988)
- 银行(5969)
- 土地(5937)
- 地方(5835)
- 理论(5833)
- 行(5789)
- 教育(5650)
- 融(5238)
- 金融(5231)
- 农业(5189)
- 业经(5091)
- 数学(4831)
- 数学方法(4702)
- 体制(4550)
- 度(4383)
- 制度(4381)
- 资源(3879)
- 机构
- 大学(96099)
- 学院(95643)
- 研究(38436)
- 济(32765)
- 经济(31689)
- 管理(31528)
- 中国(30598)
- 理学(25072)
- 科学(25003)
- 理学院(24721)
- 管理学(24135)
- 管理学院(23958)
- 农(23129)
- 京(22785)
- 所(21184)
- 财(19101)
- 研究所(18944)
- 江(18878)
- 农业(18156)
- 中心(17969)
- 业大(16769)
- 省(16090)
- 北京(14692)
- 范(14662)
- 师范(14461)
- 院(14185)
- 州(14168)
- 财经(13330)
- 技术(12875)
- 经(11854)
- 基金
- 项目(58710)
- 科学(44436)
- 研究(42824)
- 基金(39966)
- 家(36565)
- 国家(36211)
- 科学基金(29045)
- 社会(24548)
- 省(23878)
- 社会科(22950)
- 社会科学(22947)
- 划(20660)
- 教育(20412)
- 基金项目(20342)
- 自然(19039)
- 自然科(18543)
- 自然科学(18533)
- 编号(18306)
- 自然科学基金(18186)
- 资助(16790)
- 成果(16787)
- 课题(14333)
- 重点(13781)
- 发(12675)
- 部(12520)
- 计划(11587)
- 创(11360)
- 年(11359)
- 体(11331)
- 性(11144)
共检索到17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颜国强 安萍莉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选择气候、土壤和田间工程条件;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气候和田间地块质量参数逐级修正的方法。研究结论应尽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用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中国存量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小橹 金晓斌 李洁 魏东岳 李朝旗 周寅康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制度的发展以及目前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拟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新机制要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此项制度的规范发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由基础控制指标系统和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组成的二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并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尚待完善,建立严格、规范、细致、有效的考核体系是促进此项制度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萍 邵景安 张贞 魏朝富 邱道持
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目前为保护18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所必须关注的焦点领域,为此,如何在保证耕地质量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府工作,也是严肃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借助定额指标预测、相关分析和双因子调控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现有质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两方面体现占用耕地的保有格局,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分析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进而建立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因建设占用将减少耕地58 856.56 hm2,土地开发整理现实新增耕地潜力达89 961...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如海 王黎明 谭梦 吕剑成
本文系统梳理总结江苏省近年来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实践探索,立足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新时期 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制度之一。但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纯为了补充耕地,不顾条件硬性开垦,导致成本高、效益差且影响生态环境等后果。本文分析提出:对不同自然禀赋条件采取差异性政策,使政策的刚性与经济人的理性相统一,让经济人在刚性政策的约束下作出理性的经济选择,才能真正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 王建强 王健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自确立实施以来,作为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调节器,发挥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重作用,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的双赢。党的十九大明确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将更加注重均衡性、人与自
关键词:
占补平衡 监管工作 新形势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耕地 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璐 孟鹏 蒋仁开 徐保根 张冰松 陈美景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存在问题与逻辑根源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理创新建议,为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城乡融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2)在数量方面,通过盘活宅基地增量、存量和完善易地调剂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平衡来实现数量占补平衡。(3)在质量方面,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约束指标、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规范耕作层保护与再利用等促进耕地质量占补平衡。(4)在生态方面,通过完善指标调剂的价格内涵、扩大耕地补偿标准范围、转变耕地补充途径等实现耕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结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构建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要素流动的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后续生态管护长效机制,提升软硬实力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裴川法 李荷华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骨干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作者从我省企业领导人员考核体系面临问题出发,提出建立我省国有企业领导人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同时分析了实施此评价体系可以从哪些角度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国企改革 考核体系 评价指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赵华甫 秦静 孟媛
在对现阶段北京市特定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户行为及用地类型转化方向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在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应通过提高耕地收益来提高农户耕作积极性,并且要结合生态保护这一契机,以保护耕地生态功能来为耕地保护聚集人气,开创耕地保护的新局面,从而缓解耕地减少的状况,并针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耕地整理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大都市 生态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强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行以来,新增耕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开垦、指标储备间的矛盾日趋凸显,占补平衡在用地审批中的相互掣肘现象不断呈现,占补平衡制度的操作方式亟须改进与完善。本文试图从化解矛盾、提高政策把控性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县级生产、省级统揽、年度核减"和用地审批与占补平衡分体运行的机制运行思路。
关键词:
占补平衡 指标库 用地审批 建设项目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丽叶 张雁
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以来大力垦造水田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共同责任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垦造水田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