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4)
2023(7955)
2022(6732)
2021(6122)
2020(5201)
2019(11624)
2018(11748)
2017(22120)
2016(12329)
2015(14137)
2014(14415)
2013(13966)
2012(13255)
2011(11922)
2010(12273)
2009(11775)
2008(11794)
2007(11096)
2006(10140)
2005(9784)
作者
(37431)
(31170)
(30745)
(29614)
(19647)
(14774)
(14107)
(11789)
(11694)
(11436)
(10705)
(10522)
(10229)
(10156)
(10016)
(9427)
(9185)
(9178)
(9009)
(8716)
(8071)
(7671)
(7645)
(7229)
(7064)
(6999)
(6783)
(6777)
(6409)
(6240)
学科
(44000)
经济(43898)
管理(42163)
(36174)
(30187)
企业(30187)
(17203)
(16625)
(15907)
中国(14354)
方法(14065)
(12676)
业经(12141)
数学(11052)
(10895)
数学方法(10814)
(10599)
银行(10578)
(10097)
(9687)
财务(9642)
财务管理(9610)
体制(9492)
(9437)
金融(9430)
农业(9304)
理论(9154)
企业财务(8983)
地方(8257)
(8162)
机构
学院(179742)
大学(178787)
(71447)
经济(69651)
研究(64201)
管理(63877)
理学(52788)
理学院(52201)
中国(51982)
管理学(51248)
管理学院(50908)
(40091)
(39426)
科学(37692)
(34130)
(33794)
(31424)
中心(29738)
研究所(29622)
财经(29315)
业大(26437)
农业(26433)
(26187)
北京(25272)
(24138)
(23247)
(23235)
(22973)
师范(22967)
经济学(21500)
基金
项目(109316)
科学(85138)
研究(83250)
基金(77181)
(67386)
国家(66761)
科学基金(56025)
社会(51703)
社会科(48756)
社会科学(48746)
(43895)
基金项目(39809)
教育(38464)
(36485)
编号(34860)
自然(34500)
自然科(33631)
自然科学(33621)
自然科学基金(32999)
资助(31663)
成果(30660)
(26025)
课题(25624)
重点(25092)
(24449)
(23331)
(22721)
(22273)
创新(21341)
国家社会(21130)
期刊
(92568)
经济(92568)
研究(61149)
中国(45527)
(33826)
(33219)
学报(29079)
管理(26410)
科学(25540)
教育(24691)
大学(22407)
农业(21682)
(21453)
金融(21453)
学学(20901)
业经(16911)
技术(15959)
财经(15446)
经济研究(14666)
(13329)
问题(12108)
(10458)
(9352)
(9217)
会计(8908)
理论(8840)
(8669)
商业(8520)
世界(8338)
图书(8326)
共检索到30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全根  
关于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几个问题李全根作为粮食流通新体制而言,新就新在应当以市场经济为主干,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本手段,从而有别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主干,以计划分配为主要手段配置粮食资源的传统体制。由此可见,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传统体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兆荣  李向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科  
关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几个问题陈文科粮食,是任何发展中大国都绕不开的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就粮食论粮食,更不能就粮食生产论粮食生产,特别是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粮食供求矛盾加剧,是我国农业深层问题的集中表现,粮食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鑫  陆素芳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农业和粮食的状况如何对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粮食是一个市场风险和自然界风险都比较大的弱质产业,非常有必要正确运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来调动广大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约有9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方方面面向市场经济转变。其中,在价格方面,则要完成从过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价格体制,有狭义(商品和劳务价格)与广义(生产要素价格)之分。本文主要以狭义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为研究对象,探讨价格改革的这一目标模式是怎样确立的,其框架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加快这一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化及其价格合理化,在本文只是作为狭义社会主义市场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有什么特性? 简单地讲,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来活动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所谓市场,一般是指交换商品的场所。大家知道为了市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才算是商品。因此,有了商品就必然有市场。但是,有时商品交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因此,市场实质上是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也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由所有各自具有经济利益和决策权的买卖双方组成,这些独立的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价格和规则交换各自占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以便实现各自经济权利。市场起着分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作用,调节生产和消费,把社会上无数独立的和分散的商品经济活动联成一体,推动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五个问题无论是对粮改中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 ,还是对粮食部门的实际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在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粮情和经营运作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袁永康  陈劲松  邓一鸣  
一、粮食流通中的新问题 (一)城镇居民和部分吃返销粮的农民一方面纷纷放弃购粮指标,另一方面则出现全额购买国家统销粮再转手以市场价出售的现象。 因为粮食统销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缩小,加上居民口粮消费逐年下降,才出现上述怪现象。例如,浙江省慈溪市(粮食销区)国营粮店内“标一粳米”的国家统销价为每斤0.35元,而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凯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粮食新体制马凯我国是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而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体制改革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粮食生产大幅增长,人民的吃饭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冠章  王连华  李功勋  刘光生  高子云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增加粮食产量,保证有效供给,确保“总量平衡”大政方针的顺利实施。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目标的战略任务,即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在1994年325亿公斤的基础上,再增产50亿公斤,达到375亿公斤的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举  
从1993年起,我国全面推行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政策。由于我国刚开始这项工作,经验不足,因而在粮食品种的选择及保护比重的界定,最低保护价格制定的依据,最低保护价格政策的贯彻实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拟就上述三个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素琼  
30多年来,福建省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口粮需要,但扣除种子粮与工业用粮等生产用量,粮食仍然十分紧张,还需大量从外省调入,调入量年递增率达11.64%。在全省缺粮严重的情况下,面对近年来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民不愿种粮的问题,诸位专家、学者纷纷出谋献策,其中之一认为粮食生产应该走规模经营的道路。目前有些县份实施的“双田制”便是规模经营的具体形式,即将耕地划分为口粮田与任务田,口粮田按户承包,任务田由种田能手或劳力多的农户投标承包,并完成村里规定的定购粮食任务。从理论上看,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以一定的规模经营为前提,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事实上规模经营的实践效果究竟如何呢?通过深入的农村社会调查,福建省提倡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也要强调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旭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前提下,改革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探索期,加速体制转换.因此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解决好我们面临着的一系列战略抉择.1.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倒底需不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高速增长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