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9)
- 2023(6926)
- 2022(5851)
- 2021(5109)
- 2020(4326)
- 2019(9489)
- 2018(9562)
- 2017(17514)
- 2016(9881)
- 2015(11323)
- 2014(11770)
- 2013(11402)
- 2012(11301)
- 2011(10424)
- 2010(10910)
- 2009(10191)
- 2008(10022)
- 2007(9235)
- 2006(8662)
- 2005(8173)
- 学科
- 济(61977)
- 经济(61916)
- 管理(30994)
- 业(23191)
- 企(19792)
- 企业(19792)
- 地方(17099)
- 方法(16419)
- 数学(13991)
- 中国(13900)
- 数学方法(13836)
- 学(13261)
- 财(13236)
- 地方经济(12420)
- 制(11649)
- 业经(10703)
- 农(10371)
- 体(10002)
- 融(8639)
- 金融(8632)
- 银(8508)
- 银行(8488)
- 行(8164)
- 务(8052)
- 财务(8023)
- 财务管理(8008)
- 理论(7947)
- 企业财务(7591)
- 环境(7498)
- 经济学(7343)
- 机构
- 学院(149977)
- 大学(149923)
- 济(68380)
- 经济(66751)
- 研究(59477)
- 管理(50053)
- 中国(46009)
- 理学(40902)
- 理学院(40342)
- 管理学(39594)
- 管理学院(39303)
- 科学(34453)
- 京(33703)
- 财(33429)
- 所(31514)
- 研究所(27912)
- 中心(25952)
- 农(25699)
- 江(25539)
- 财经(24966)
- 经(22366)
- 经济学(21988)
- 北京(21895)
- 院(21633)
- 业大(20682)
- 农业(19917)
- 省(19891)
- 范(19776)
- 州(19617)
- 师范(19524)
- 基金
- 项目(88876)
- 科学(68598)
- 研究(64944)
- 基金(62746)
- 家(55358)
- 国家(54888)
- 科学基金(45570)
- 社会(41355)
- 社会科(39027)
- 社会科学(39018)
- 省(35265)
- 基金项目(31992)
- 划(29551)
- 教育(29484)
- 自然(28113)
- 自然科(27415)
- 自然科学(27403)
- 自然科学基金(26867)
- 资助(26704)
- 编号(25663)
- 成果(22475)
- 重点(20534)
- 发(20280)
- 课题(19620)
- 部(19236)
- 国家社会(17199)
- 创(17182)
- 性(16737)
- 发展(16496)
- 展(16290)
共检索到257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同明
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计划调控方式的构想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如何结合,实际上是如何具体实施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计划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商品经济规律,调控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 1.直接调控方式: A.采取国家直接订货的办法,调控重要物资商品生产。现行体制是国家采取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方法,调控重要物资商品的生产。这种办法,实际是运用行政命令组织生产,它是以计划管理产品经济的方式的延续,和商品经济规律是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群立
在我国建立商品流通调控体系时,必须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要求,既要通过调控使商品流通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又不能把商品流通管得过死,违背商品流通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到管而不死、活而有序.这是我国建立商品流通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 一、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商品流通宏观调控体系应具备的特点 1、统一性.统一性不仅是商品经济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政体的要求.统一性包括统一的调控主体,统一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各种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
论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山东建材工业学院经贸系张伟编者按:作者论述了国企改革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关系,指出了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规模失控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诱因。提出了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管理的地位苗丽静改革十余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得到了不断的调整与规范。计委是传统体制下最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如果不适当调整计委的职能,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就形同虚设。,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当调整和改革了计划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福宁 吴游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利用宏观调控体系黄福宁吴游社会主义市场与土地利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发展和培育土地市场,健全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调控机制,完善管理法规,规范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使我国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步入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象贤
近一个时期,全国正实施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绝不能再延误时机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建设步子在加大,市场调节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得源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李得源从甘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实际出发,研究市场价格的形成运行,有针对性的实行价格宏观调控,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甘肃价格改革,历经15年,在由计划价格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惠平
作者针对我国传统宏观调控体系的三个特点,提出现代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实现党政分开、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就不仅仅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还必须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等五个具有层次性的目标。
关键词:
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经济,调控目标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烽 何华荣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实价格最终是受市场左右的,我国改革十多年来,放开价格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还有20%的商品价格部分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但定价主体没有到位、定价行为还不规范,已放开的价格还是一些非主流商品,行政手段仍起相当大的作用。为此,必须规范定价行为,并使调控手段科学化、制度化。应从宏观总量调控、法律规范、储备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燕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荣俊
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杨荣俊粮食放开经营,标志着粮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粮食可以撒手不管。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确保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做到全社会的安全的供给。②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东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教授钟契夫先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强调钟契夫先生是我国在国民经济计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迎春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张迎春近几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立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一再出现某种失调和失控,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快和过热。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所致。当前强调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尤其是难在后者,要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规划、计划等手段来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忠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目标,就是要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较快增长.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国民经济有效、协调、稳定较快增长.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力争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技术、资源、结构等的承受可能,追求一个质量好、效益高、有需求的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速度.2.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总供求平衡具体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