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4)
2023(7466)
2022(6453)
2021(6001)
2020(5232)
2019(11726)
2018(11968)
2017(23212)
2016(13032)
2015(14769)
2014(14929)
2013(14890)
2012(14195)
2011(12980)
2010(13559)
2009(13248)
2008(13241)
2007(12258)
2006(11454)
2005(10907)
作者
(39173)
(32489)
(32298)
(31195)
(20632)
(15518)
(14669)
(12408)
(12246)
(11836)
(11339)
(10869)
(10664)
(10649)
(10335)
(10083)
(9530)
(9485)
(9469)
(9438)
(8625)
(8075)
(7812)
(7366)
(7340)
(7340)
(7333)
(7308)
(6669)
(6371)
学科
(51072)
经济(50979)
管理(44359)
(37079)
(30153)
企业(30153)
方法(19077)
(18050)
中国(17207)
(16867)
数学(16464)
数学方法(16251)
(15904)
环境(12860)
(12234)
业经(12037)
(11880)
银行(11865)
(11650)
(11398)
地方(10342)
(10032)
金融(10030)
(9976)
贸易(9967)
(9759)
体制(9710)
农业(9672)
(9332)
(9221)
机构
大学(195522)
学院(193725)
(81456)
经济(79556)
管理(71584)
研究(67674)
理学(59436)
理学院(58784)
管理学(57905)
管理学院(57546)
中国(54970)
(44961)
(42964)
科学(39225)
(34822)
财经(33670)
(32172)
中心(30904)
研究所(30633)
(30105)
(30087)
北京(28537)
业大(26675)
(25203)
(25170)
(25116)
经济学(25037)
师范(24912)
财经大学(24692)
(22596)
基金
项目(116887)
科学(91285)
研究(87996)
基金(84030)
(73138)
国家(72561)
科学基金(60734)
社会(55954)
社会科(52935)
社会科学(52924)
(44905)
基金项目(44015)
教育(40155)
(38149)
自然(37430)
自然科(36325)
自然科学(36317)
自然科学基金(35656)
编号(35570)
资助(34459)
成果(30894)
(27192)
重点(26744)
(26554)
课题(25752)
(25248)
(23497)
国家社会(23063)
(22962)
教育部(22752)
期刊
(101366)
经济(101366)
研究(65623)
中国(42724)
(35147)
学报(28803)
管理(28291)
(27658)
科学(27435)
(24043)
金融(24043)
大学(22867)
教育(21843)
学学(21343)
财经(17491)
农业(17179)
业经(17154)
技术(15614)
(15004)
经济研究(14820)
问题(14474)
(11380)
理论(10273)
国际(9364)
图书(9289)
林业(9147)
实践(9140)
(9140)
技术经济(9121)
经济问题(9105)
共检索到317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娟丽  张炳淳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生态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政府为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相继制定出了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现虽有《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规范做保障,但由于该制度的缺陷,退耕农的利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种种障碍。主要问题是补偿期限不合理、补偿标准不科学,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本文结合我国西部生态实际,分析了该政策的缺陷,并从补偿的原则、性质、范围、标准、程度、方式等六个方面对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作出简要的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干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在我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从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思路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云  
生态补偿机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模式,分阶段提高补偿标准,分类分级组织实施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詹明  赖华子  
行政补偿制度作为现代行政法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其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在我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行政补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己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行政补偿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冰  
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却要为本地区以外的多个地区提供大量的生态服务,既得不到必需的补偿,又常常因为担负着保护水源、生态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责任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农民与长江下游地区农民收入悬殊,加快建立我国金沙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刻不容缓。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值得我国借鉴。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合作与生态补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该文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按生态公益林的特性,将其分为特用公益林和综合公益林两种.该文对补偿什么,由谁补偿,补偿多少,怎样补偿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惠荣  刘洁梅  
阐述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思考:通过完善政策与法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补偿、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森林生态公益性产品服务体系等途径,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良性运行机制,为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生态环境补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依据的基础上,从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推进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管理、坚持生态环境补偿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苗壮  刘岩  
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方面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尚未在制度层面上完全落实。文章基于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梳理了财政支付转移、专项基金等行政及市场的主要手段,分析了海洋生态补偿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以刚性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为国家实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总体战略目标、建设美丽海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邦成  温林泉  陆根法  
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理论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基本问题,重点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现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王海平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