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5)
2023(9584)
2022(8401)
2021(7806)
2020(6995)
2019(16311)
2018(16426)
2017(32711)
2016(18128)
2015(21087)
2014(21510)
2013(21546)
2012(20622)
2011(18975)
2010(19313)
2009(18470)
2008(18572)
2007(17207)
2006(15412)
2005(14421)
作者
(54907)
(45816)
(45763)
(43995)
(29282)
(21916)
(21104)
(17919)
(17271)
(16617)
(15533)
(15418)
(14776)
(14730)
(14489)
(14346)
(14153)
(13526)
(13484)
(13349)
(11726)
(11451)
(11181)
(10420)
(10383)
(10379)
(10356)
(10331)
(9373)
(9151)
学科
(74552)
经济(74439)
管理(57007)
(55730)
(45478)
企业(45478)
方法(34379)
数学(30408)
数学方法(30072)
(24088)
中国(22390)
(22160)
(21528)
业经(15938)
(15416)
贸易(15407)
(15007)
(15000)
(14989)
银行(14977)
(14425)
财务(14392)
财务管理(14351)
(14290)
农业(13854)
(13806)
企业财务(13590)
(13096)
地方(13094)
金融(13091)
机构
大学(275902)
学院(272547)
(115052)
经济(112471)
管理(102200)
研究(92967)
理学(86454)
理学院(85452)
管理学(84115)
管理学院(83570)
中国(73110)
(59118)
(59052)
科学(54904)
(48529)
(46585)
财经(45351)
(43905)
中心(43435)
研究所(43099)
(40705)
业大(39124)
北京(38173)
农业(36493)
(36356)
师范(36027)
经济学(35872)
(34320)
财经大学(33246)
(32812)
基金
项目(167823)
科学(131003)
研究(125094)
基金(120572)
(104060)
国家(103134)
科学基金(86830)
社会(78544)
社会科(74276)
社会科学(74253)
(65485)
基金项目(63638)
教育(58822)
(55599)
自然(54394)
自然科(53007)
自然科学(52989)
编号(52142)
自然科学基金(52055)
资助(49894)
成果(45013)
(38907)
重点(38202)
课题(36587)
(36118)
(35011)
(34463)
教育部(33353)
(32794)
创新(32330)
期刊
(132660)
经济(132660)
研究(87786)
中国(56471)
(47499)
(42414)
学报(41566)
科学(37999)
管理(37495)
教育(32241)
大学(31556)
(30771)
金融(30771)
学学(29396)
农业(27229)
技术(23822)
财经(23403)
业经(21507)
经济研究(20692)
(20050)
问题(18660)
(15542)
理论(14547)
技术经济(14200)
(13758)
统计(13468)
实践(12994)
(12994)
商业(12889)
(12887)
共检索到42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季春梅  程振响  
中小学校长交流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活动,本文基于我国中小学校长交流工作实施的现状、问题的调查分析,试图为我国科学制定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提供现实依据,有利于推进校长交流工作健康有序地实施,优化校长人力资源配置、激发校长专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绩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奇杰  
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探讨美国公立中小学校长评价制度,通过实例介绍了美国公立中小学校长评价制度的法律基础、评价指标和实施程序,以及美国州级校委会和下属的各学区如何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分析该制度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文章指出,法律能够起到一定的规范、约束、指导和监督作用,但仍然无法充分保证校长评价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这一结论可以对我国校长评价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欧明臣  凌文辁  
本文介绍了美、英、澳三国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的发展状况及校长遴选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对我国校长选用的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中小学校长权力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正在受到质疑。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小学校长的权力在来源与结构、权责范围和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变革校长管理制度和改革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方式,可使我国中小学校长的权力结构合理化、操作规范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可  
通过对德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三重释义,并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笔者认识到,"校长作为同侪一员"或"同类之长"的制度安排与职业认同,以及"对话为教育领导为媒介"的践行,无疑为学校成为民主的生活世界和和谐的对话共同体创设必要先决条件。在学校这个民主的生活世界,站在同侪角色这个基点上,以对话来点燃、养成并提升每个成员的领导力,不啻为一条崭新的进路。而校长的真正使命便在于,在激发这个生活世界及对话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力之基础上整合其教育领导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婷婷  
提升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将对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可以分为基于"领导者发展"的校长培训模式和基于"任务驱动"的校长培训模式;存在着诸如缺乏个性化的校长培训理论,以行政权力支配为主、学员缺失主体性,培训内容较为单薄、培训方法改革收效不大,培训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为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质量,需要以系统化、整体化思维建构模块课程,设计个性化和反思型校长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雪芬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美国中小学和相关专业团体对已建立起来的校长专业发展体系进行了重新探讨,并推出了许多新的举措,包括:革新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关注对能力的考察;改进校长职前培训课程,强调培养校长的实践能力;加强校长入职指导,重视实效性和针对性;重视校长在职专业发展机构的建设,成立领导学院;重建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将绩效考核评价与引导发展并重等。这些革新举措反映了社会与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大超  王丽哲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辽宁省沈阳、大连、丹东、锦州等地224名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从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行为四个维度,以及育人之德、治学之德、用人之德、理财之德和交往之德五个子维度,揭示了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着眼于选拔、使用、培养和监督等环节,提出了制定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规范标准、规范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采用校长职业道德跟踪培养方式、落实校长岗位交流制度、推行校长问责制等改进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丽  
调查了解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求是提高校长培训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求总体较为强烈,参训目的明确多样,培训内容需求体现实用倾向,培训形式需求具有实践参与取向,最希望的培训师资是名校校长,不同任职年限校长的培训内容需求既存在共性又有个性。鉴于此,建议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培训范式从专家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培训方式从讲座为主转向体验、参与为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胡松林  
胜任特征模型是由特定职位要求的优异表现组合起来的、包含多种胜任特征的结构。英国、美国开发出两种模式的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并成功地将其纳入本国校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英、美的成熟经验带给中国校长管理制度多种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鲍东明  
校长课程领导受到学校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要确定"育人为本"主导文化,从而激发学校课程开发的创新动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释放校长课程领导的创造力,建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校长作为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兼具行政权与专业权,二者缺一不可。校长要成功实施课程领导,做有"权"的"内行"领导是一个必要条件,并使课程领导从"行政指令"向"课程协商"过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新平  金惠  
校长更替是常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校长更替问题,是指因校长更替工作低效、失误、失败、无效而造成的教学士气低迷、领导愿景模糊、教育质量下降等组织发展的停滞、错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主要表现为校长更替的理念缺失、频率紊乱、方式单一以及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困难。未合理筹划校长更替、未重视校长更替过程的有效管理、未统筹安排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及未系统思考校长更替,是导致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主因。应对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对校长更替的规划设计,平衡权责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改善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以及推行可持续领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雷  
随着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逐渐完善,校长领导力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校长领导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分析,目前中小学校长在决策行为、组织方式和执行效果方面的问题主要因其个人角色模糊、组织方式不良以及共同目标缺失导致。因此,中小学校长要正确定位个人角色身份,提高个体领导力;改变传统的组织行为方式,发展团体领导力;开发学校共同愿景,构建愿景领导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文化领导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