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7)
2023(6851)
2022(5843)
2021(5411)
2020(4658)
2019(10401)
2018(10657)
2017(18801)
2016(11268)
2015(13447)
2014(13687)
2013(13004)
2012(12317)
2011(11276)
2010(11770)
2009(10747)
2008(10396)
2007(9723)
2006(8985)
2005(8481)
作者
(34780)
(28555)
(28534)
(27388)
(18383)
(13818)
(13141)
(11233)
(11233)
(10816)
(9969)
(9894)
(9604)
(9426)
(9343)
(8866)
(8786)
(8644)
(8621)
(8400)
(7674)
(7358)
(7139)
(6880)
(6805)
(6640)
(6486)
(6319)
(6244)
(6038)
学科
(32532)
经济(32462)
管理(27882)
(25837)
(17429)
企业(17429)
中国(16163)
(12222)
(11339)
(11332)
教育(11230)
方法(10875)
(9784)
理论(9220)
数学(8833)
数学方法(8592)
(8460)
(8223)
银行(8184)
工作(8000)
(7919)
业经(7884)
地方(7672)
服务(7387)
农业(7194)
(7183)
金融(7176)
教学(7109)
(6803)
制度(6797)
机构
大学(156696)
学院(150474)
研究(59909)
(51766)
经济(50003)
管理(48498)
中国(44715)
理学(39288)
理学院(38687)
科学(38611)
管理学(37604)
管理学院(37327)
(36838)
(33146)
(32613)
研究所(29196)
(28632)
(28069)
中心(27319)
农业(26208)
业大(25080)
(24408)
北京(24061)
师范(24035)
(22767)
(22237)
(22011)
技术(20983)
财经(19972)
教育(19758)
基金
项目(94747)
科学(71624)
研究(70635)
基金(63274)
(57054)
国家(56458)
科学基金(45402)
社会(40373)
(39029)
社会科(37699)
社会科学(37687)
教育(35317)
(33930)
基金项目(31814)
编号(30723)
自然(29194)
成果(29037)
自然科(28495)
自然科学(28478)
自然科学基金(27942)
资助(26813)
课题(24231)
重点(22342)
(20511)
(20239)
(19728)
大学(19380)
(19300)
项目编号(18835)
计划(18211)
期刊
(66804)
经济(66804)
研究(54264)
中国(47865)
教育(37382)
学报(32312)
(30619)
科学(24943)
大学(24688)
(22630)
学学(21219)
管理(19973)
农业(19958)
(16787)
金融(16787)
图书(16121)
技术(13919)
书馆(12299)
图书馆(12299)
财经(10505)
业经(10384)
(10338)
经济研究(10281)
职业(9467)
(9274)
(8879)
(8822)
论坛(8822)
业大(8566)
问题(8394)
共检索到267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民  
就业关乎民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三到位",将大学生就业的"四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与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秀俊  于建波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薄弱、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功能不足、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够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庆祝  宋晶  
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工作,结合就业工作实践,综合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的主体,探索性地提出就业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并针对具体的研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晓惠  
八十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实施,我国的分配制度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高校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逐渐过渡到"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由于这种人才的相对自由流动,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改革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自此,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日渐确立与完善。虽然如此,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该体系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解小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服务还不甚完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占仁  
英国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工作构成,即以提高雇主价值体验为中心的市场建设工作;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中心的咨询指导工作;以职业发展为中心的信息工作。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现状,提出三条基本启示:一是建构全校重视就业工作的动力机制;二是把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作为就业工作的中心;三是建立起以服务为宗旨,把学生当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以专家能力为保证的服务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汝根  姚裕群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现有民营企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还没有系统建立起来。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民营企业、劳动力市场供给方的大学生和劳动力市场中介三方面的服务体系均存在诸多问题。该文运用工作搜寻匹配理论,从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中介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莉  梁君春  
文章在比较分析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应树立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就业服务理念,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方积极参与和自主择业的就业服务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实习为主体的就业服务实践体系,构建合理有效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等,以期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军  
本文对建设大学生科学就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意义、内容、技术手段、实现途径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阐述,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式是以高等教育院校为依托,协调和联合多机构、多部门,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建设大学生科学就业综合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俊云  刘桂智  郑春颖  宋士清  张楠  
科学的评价指标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标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服务理念、服务过程、配套机制、服务绩效、满意度测评为一级指标,综合运用德尔斐法、层级分析法,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晓华  
工业园区建设是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再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也是江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我省工业园区与浙江、江苏等地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工业园区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入园企业数量不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有园无企、有园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后庆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这表明,政府的公共职能将更加明确地定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四大方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纯  
近年来,高等农林院校经过深入变革发展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体制,由于就业市场急剧变化,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为此,高等农林院校亟需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而完善自身的就业服务体系,以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并切实提升就业率。由乔富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立足“双创”时代背景,结合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运用相关创业案例深入探究了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路径和就业方式,为农林院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欣  
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分布结构的不平衡、毕业流向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复合化、就业岗位的大众化四个方面,探求了大学生就业走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