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7)
2023(5110)
2022(4337)
2021(3760)
2019(6858)
2018(6917)
2017(12576)
2016(6883)
2015(8052)
2014(8603)
2013(8512)
2012(8392)
2011(7936)
2010(8378)
2009(7770)
2008(7505)
2007(7213)
2006(6849)
2005(6638)
2004(5912)
作者
(21860)
(18104)
(18025)
(17506)
(11834)
(8613)
(8355)
(6951)
(6932)
(6841)
(6450)
(6306)
(5992)
(5978)
(5753)
(5536)
(5349)
(5324)
(5263)
(5097)
(4985)
(4410)
(4401)
(4339)
(4136)
(4102)
(4029)
(3978)
(3773)
(3613)
学科
(54206)
经济(54160)
管理(20231)
地方(16192)
(14858)
方法(12882)
(12135)
企业(12135)
地方经济(11982)
中国(11234)
数学(10791)
数学方法(10715)
业经(9417)
(9372)
(8359)
(8078)
(7678)
经济学(6747)
理论(6674)
(6473)
金融(6472)
(6453)
环境(6282)
(6231)
银行(6227)
(6010)
(5992)
(5770)
农业(5768)
产业(5226)
机构
学院(111800)
大学(109587)
(55207)
经济(53986)
研究(41510)
管理(36312)
中国(33022)
理学(29014)
理学院(28640)
管理学(28183)
管理学院(27960)
(25899)
(23437)
科学(22518)
(21723)
(20144)
财经(19266)
研究所(18775)
经济学(18399)
中心(18354)
(17063)
经济学院(16090)
(15795)
北京(15575)
(15217)
师范(15106)
(14502)
(14403)
(14353)
财经大学(13693)
基金
项目(58068)
研究(46243)
科学(44404)
基金(39341)
(32899)
国家(32566)
社会(29553)
社会科(27881)
社会科学(27874)
科学基金(27299)
(23656)
教育(21362)
基金项目(19762)
编号(19639)
(18431)
成果(17053)
资助(16882)
课题(14801)
自然(14674)
(14410)
自然科(14253)
自然科学(14251)
自然科学基金(13978)
重点(13252)
(12734)
经济(12612)
发展(12402)
(12377)
(12336)
(12331)
期刊
(78402)
经济(78402)
研究(43541)
中国(26890)
(21523)
管理(16609)
教育(14537)
(13709)
学报(13454)
(13156)
金融(13156)
经济研究(13043)
科学(12829)
技术(12187)
财经(10963)
业经(10596)
大学(10540)
(9708)
学学(9683)
问题(9669)
农业(8393)
技术经济(7588)
(7089)
统计(6570)
经济问题(6457)
世界(6343)
国际(6105)
商业(5896)
图书(5834)
(5798)
共检索到198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德鸿  
北部湾与珠三角及粤西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经济与资源互补性等基础条件,因此,共同组成更大的"华南海湾经济圈"势在必行。这个构想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区域规划,又适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为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要以粤西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两大经济区的对接与融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以海洋为联系纽带的区域经济持续活跃。首次提出南海经济圈的概念,阐述了南海经济圈产生的条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及产生的必然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海岸带的砂矿资源丰富,港口众多,航道发达。区域内各国家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整体发展速度达4.5%,区域经济依存度增强。南海区域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性显著,互补性强,次区域经济体日趋活跃,各种经济要素流动性加强,经济圈条件日渐成熟,南海经济圈初显端倪。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超   宋农村   张艳华  
亚洲自进入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先是日本,继之是“四小龙”,再次是东盟各国和中国,相继踏上经济起飞架。在这个富有朝气、长期保持在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发展速度的区域内,比起北美和欧洲,区域内的合作和联系比较薄弱,除东盟外其余各国和地区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体制。七十年代特别是80年以后,各经济大国或经济联盟都相继提出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合作构想。如东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大中国经济圈、南中国经济圈等,并于1989年正式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但奇怪的是,没有见到环南海经济圈的提法,虽然关于这一区域的其它提法亦涉及环南海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但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世民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重要枢纽。推进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应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融合,将环渤海地区建成中国重要的超大型都市圈、世界级制造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拉昌  
本文认为环南海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应积极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区域的多目标整合,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一个“规模经济体”,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对抗欧洲及北美贸易集团,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忠伟  
“华南经济圈”的狭义概念是指中国广东与香港在金融、贸易、资本领域的有机结台。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约为经济大国日本的一半);人口6600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为泰国的1.3倍);人均GNP为1528美元,约为印尼(572美元)的3倍、并远远高下东盟平均水平918美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韦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没有卷入这一潮流的发展中国家已属少数。 华南经济圈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诸多经济圈、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然而经济交往发展相当迅猛,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甚至不亚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其他次区域合作关系。我们应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掌握其发展轨迹,从而展望其前景,选择相应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日本的“华南经济圈”研究热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金泓汎近来.“华南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华人经济圈”问题,在日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尤其是1992年不少研究机构和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这个问题,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一个外国,如此热衷于研究其周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非  
西部边境地区建立次区域经济圈的构想杨亚非(广西社会科学院)为了加强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加快缩小东西部的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建立次区域性经济圈,通过“成长三角”的模式,促进边境省区的出日贸易,并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国际分工,这将成为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黎  
环新疆经济圈内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为该区域内经济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推进以新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中国依托新疆参与区域合作的途径,以及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武汉经济圈是1+8模式,即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经济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华生  
本文分别分析中、日、韩、印4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得失,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建造"东亚经济圈"构想的前景、障碍,认为4个"1+10"不等于"4+10",但4个"1+10"构想的实现,是实现"4+10"构想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东亚经济圈"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忠卫  
文章认为,后冷战时期,随着国际经济势力的重组和国际新秩序的重整,建立“环中国经济圈”合情合理且势在必行。应当通过周边若干局部经济圈的多圈联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相互渗透的产业化大协作,并选择兼有区域性开放和产业性开放双重优势的复合式开放战略来构建“环中国经济圈”。为此,应当注意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基本立足点,以梯度发展方式引导东西部极其协调地向纵深开放,并加强政府的适度调整,循环渐进地设计并推动大陆、台、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中坚  
北部湾地区包括广西的钦州湾区、已经独立建省的海南岛、广东的雷州半岛以及越南的北部湾沿海地区。北部湾是中国距离东南亚、印度洋、欧洲、大洋洲最近的海域,是中国大西南和印度支那北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北部湾海域及其沿海地区,特别是其辽阔腹地拥有丰富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北部湾中国领土部分历史发展具有内部的统一性,历史上长期处在同一行政区域之中,各个地区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曾有密切联系;是中国最早的海外交通门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迟维韵  
一、华南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华南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华南三省耕地面积虽只有410.8万公顷,仅占全国耕地面积(9543万公顷)的4.3%,但养育着全国近9%的人口;其二,广东省的粮食、稻米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相邻六省之一的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