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9)
2023(9207)
2022(7825)
2021(7229)
2020(5874)
2019(13567)
2018(13114)
2017(26057)
2016(14208)
2015(16263)
2014(16549)
2013(16401)
2012(16146)
2011(14768)
2010(15681)
2009(15083)
2008(15253)
2007(14433)
2006(13538)
2005(12975)
作者
(43104)
(35902)
(35753)
(34468)
(23484)
(17154)
(16207)
(13755)
(13739)
(13435)
(12337)
(12103)
(11926)
(11714)
(11653)
(11209)
(10666)
(10494)
(10430)
(10075)
(9348)
(8825)
(8723)
(8352)
(8171)
(8131)
(8046)
(7823)
(7505)
(7015)
学科
(82344)
经济(82265)
管理(43620)
(38360)
(30989)
企业(30989)
方法(26042)
数学(22512)
数学方法(22123)
中国(20350)
地方(20069)
(18881)
(17014)
(15888)
(15508)
业经(15175)
地方经济(13443)
(13176)
金融(13176)
(13156)
银行(13146)
(12702)
(12660)
贸易(12646)
(12333)
(12161)
农业(11911)
(10949)
理论(10275)
环境(10075)
机构
大学(220935)
学院(220367)
(104889)
经济(102605)
研究(81752)
管理(80302)
中国(66700)
理学(66075)
理学院(65342)
管理学(64221)
管理学院(63784)
(51430)
(47572)
科学(44234)
(42194)
财经(38620)
中心(37168)
(37023)
研究所(36717)
(34736)
经济学(33553)
(32464)
北京(31449)
经济学院(29587)
(29208)
师范(29010)
(28915)
(28356)
财经大学(28071)
业大(26181)
基金
项目(123936)
科学(97931)
研究(94228)
基金(90198)
(76717)
国家(76030)
科学基金(64944)
社会(61323)
社会科(58026)
社会科学(58012)
(46736)
基金项目(45029)
教育(43026)
资助(39717)
自然(39381)
(39138)
自然科(38489)
自然科学(38481)
编号(37825)
自然科学基金(37776)
成果(33626)
(28409)
(27870)
重点(27704)
课题(27392)
国家社会(25146)
(25098)
教育部(24929)
(24253)
人文(24015)
期刊
(135609)
经济(135609)
研究(80792)
中国(48612)
(40106)
管理(34261)
(31666)
金融(31666)
(31028)
学报(28719)
科学(28188)
教育(24151)
大学(22899)
经济研究(21941)
财经(21614)
学学(21383)
农业(19872)
技术(19607)
业经(19267)
(18844)
问题(17453)
(15113)
国际(13798)
技术经济(12984)
世界(12451)
统计(12119)
理论(11526)
经济问题(10933)
经济管理(10669)
现代(10383)
共检索到377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晓华   刘秋生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对是否需要继续使用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存有一些疑问,部分同志对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经济转换中为什么仍然要继续运用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转换中要继续运用哪些宏观经济政策?三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本文在充分肯定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基本走向的同时 ,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中几个疑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作者的结论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 ,这样的概括和称谓不科学 ;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不能解决问题 ,重点应当放在调整货币分布结构上 ;“搞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不可取 ,用通胀治通缩的结果很可能是滞胀 ;公职人员加薪不能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增收 ,其它社会群体增加收入要从他们所处的现实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要不断深化对于"新常态"内涵的理解,不能将新常态沦为新的教条和庸政懒政的借口。要避免在趋势面前过度悲观,在世界经济大周期面前过分能动,在大改革面前过于理想。2.要充分重视"萨伊定律的逆否命题"在当今中国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新常态"依然是趋势性力量与周期性力量叠加的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一、投资拉动,重工业打头仍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特点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主要以消费需求和国内需求拉动方式,转向了以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十分明显,投资增势强劲,轻重工业增速差距拉大,消费相对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0.7%。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441.1亿元(1990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4%(三月份为26.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8.3%和26.3%。轻重工业增速差距达到了8个百分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向军  
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上年末和今年1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失业问题较为突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同三  
20 0 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 ,但是经过努力 ,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对此 ,我们必须根据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认真对待 ,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争取在 2 0 0 0年使国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并为 2 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金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市场济经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些看法。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什么是市场经济?现在的提法很多。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也有人认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根有  
一、问题提出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波动。膨胀-紧缩多次交替出现,给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们又正处于膨胀时期。国民经济很可能又将出现新的一轮波动。国民经济的反复波动,有其深刻的经济体制根源,但同时也有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回顾在几次大的波动中,每一次对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态势的判断,无一例外都曾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选择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要选择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前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或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当然正确的理论指导也不可或缺。文中通过对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提出了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需要选择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即:实行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主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并以之支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增加居民即期购买力的收入政策而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予以支持。强调利用收入政策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有:①较大幅度地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比如公务员工资3年翻1番);②建立规范的退休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以保障这一群体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端郎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能缺也不可多,政府应保护竞争、反对袭断,应重视环境保护和就业前培训工作。由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原西德199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对原东德地区的企业和耕地实行私有化政策,但东部地区的生产不断下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估计东部的经济要到1992年下半年才有好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编者按:目前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很多,诸如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把GDP指标改为指导性、预测性指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对税收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中国税务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