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97)
2022(1830)
2021(1740)
2020(1396)
2019(3264)
2018(3435)
2017(5804)
2016(3591)
2015(4259)
2014(4724)
2013(4456)
2012(4231)
2011(3724)
2010(3923)
2009(3448)
2008(3693)
2007(3706)
2006(3286)
2005(3219)
2004(2804)
作者
(10620)
(8495)
(8411)
(8194)
(5432)
(4181)
(4001)
(3536)
(3333)
(3278)
(2964)
(2961)
(2920)
(2789)
(2777)
(2720)
(2625)
(2525)
(2510)
(2481)
(2327)
(2224)
(2140)
(2112)
(2064)
(2048)
(1921)
(1822)
(1820)
(1798)
学科
管理(11177)
(10158)
经济(10136)
(9388)
(8242)
企业(8242)
(5083)
理论(4116)
中国(3997)
(3868)
(3817)
教育(3691)
(3633)
财务(3624)
财务管理(3606)
教学(3595)
企业财务(3334)
业经(3063)
(2950)
(2774)
银行(2767)
(2711)
地方(2624)
方法(2601)
(2555)
税收(2492)
(2476)
农业(2435)
(2395)
学法(2392)
机构
学院(49493)
大学(46572)
研究(14768)
管理(14688)
(14613)
经济(13955)
中国(13346)
(11013)
理学(10981)
(10835)
理学院(10817)
管理学(10502)
管理学院(10408)
(10163)
科学(9463)
(8686)
(8308)
技术(8043)
(7837)
职业(7801)
(7666)
师范(7579)
(7575)
中心(7524)
北京(7423)
财经(6792)
研究所(6734)
业大(6016)
(5817)
(5786)
基金
项目(22588)
研究(19629)
科学(15907)
基金(12707)
(10485)
(10437)
编号(10416)
国家(10256)
教育(10254)
成果(9498)
社会(9430)
社会科(8662)
社会科学(8659)
科学基金(8179)
(8126)
课题(7845)
(7024)
基金项目(6312)
项目编号(6000)
(5758)
资助(5737)
研究成果(5215)
重点(5159)
(5144)
(5143)
阶段(5129)
规划(5031)
(4879)
大学(4831)
阶段性(4736)
期刊
(24514)
经济(24514)
研究(18110)
中国(16092)
教育(12487)
(10936)
(7495)
学报(7001)
管理(6409)
(6132)
金融(6132)
技术(6100)
科学(5489)
大学(5296)
图书(4994)
业经(4725)
学学(4549)
农业(4427)
财会(4387)
职业(4197)
会计(3978)
书馆(3894)
图书馆(3894)
(3639)
(3515)
论坛(3515)
财经(3252)
通讯(3096)
会通(3075)
经济研究(2973)
共检索到9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规定的实施,给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大量具体的工伤争议案件处理中,又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深入研究、探讨,统一了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执法尺度。现就江苏省关于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有关问题的探讨意见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振麒  李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何春艳  张鲲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造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晓雨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四中,明确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构成违法解除的裁判精神,同时,对用人单位在单方解约时未履行通知义务的事后补正措施采取了认可的态度。但笔者认为,这种事后补救措施不利于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的监督保障职能,也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当予以修正。同时,对该条文中的"工会"也不能狭隘地解读为本单位基层工会,即使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工会,其在行使单方解约权时仍然应当向地方各级工会、行业工会或者其他工会组织履行通知义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黑人社发〔2011〕132号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绥芬河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抚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和艳  
■案件呈攀升,劳动争议处理■面临挑战自1987年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浙江省全省劳动仲裁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省、市、县(区)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建君  何根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海军  
从我国劳动审判机构的设置及诉讼制度基本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审判制度在程序启动、审判组织等方面依附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独立性。制度运行中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为此,要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审判组织结构和降低司法成本为目标,进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