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6)
- 2023(8055)
- 2022(6695)
- 2021(5934)
- 2020(4531)
- 2019(10276)
- 2018(10081)
- 2017(18154)
- 2016(9985)
- 2015(11175)
- 2014(11460)
- 2013(11655)
- 2012(11621)
- 2011(10857)
- 2010(11376)
- 2009(10652)
- 2008(10470)
- 2007(9830)
- 2006(9292)
- 2005(8722)
- 学科
- 济(50770)
- 经济(50706)
- 农(28259)
- 业(28172)
- 管理(23046)
- 地方(20187)
- 中国(19700)
- 农业(19098)
- 企(15955)
- 企业(15955)
- 业经(15429)
- 发(12262)
- 制(11648)
- 银(10652)
- 银行(10640)
- 方法(10621)
- 行(10439)
- 融(10238)
- 金融(10238)
- 地方经济(10178)
- 发展(9789)
- 展(9757)
- 财(9643)
- 学(9149)
- 农业经济(9087)
- 数学(8661)
- 数学方法(8547)
- 环境(7822)
- 贸(7552)
- 贸易(7537)
- 机构
- 学院(150611)
- 大学(146573)
- 济(62994)
- 经济(61349)
- 研究(58880)
- 管理(52346)
- 中国(47347)
- 理学(42319)
- 理学院(41750)
- 管理学(41100)
- 管理学院(40791)
- 科学(34192)
- 京(33090)
- 农(31539)
- 财(30519)
- 所(30259)
- 中心(27837)
- 江(27215)
- 研究所(26607)
- 范(23959)
- 师范(23765)
- 农业(22938)
- 省(22842)
- 州(22126)
- 北京(21931)
- 财经(21790)
- 业大(21418)
- 院(20633)
- 经(19416)
- 师范大学(18592)
- 基金
- 项目(88402)
- 研究(70356)
- 科学(69209)
- 基金(60461)
- 家(51444)
- 国家(50818)
- 社会(45025)
- 科学基金(42759)
- 社会科(42275)
- 社会科学(42270)
- 省(37416)
- 基金项目(31114)
- 教育(30884)
- 编号(30215)
- 划(29978)
- 发(26533)
- 成果(26298)
- 资助(23920)
- 自然(23655)
- 自然科(23023)
- 自然科学(23020)
- 自然科学基金(22545)
- 课题(22495)
- 发展(21972)
- 展(21577)
- 重点(20013)
- 部(18668)
- 年(18406)
- 性(18132)
- 国家社会(18000)
共检索到26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向前 贾陵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温月芬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农村电商作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用越发强劲。文章以山西推进乡村e镇发展为例,在总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从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构建大数据支撑平台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商 乡村e镇 产业竞争力 品牌宣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果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景村一体化发展,走“景村融合”发展之路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结合山西乡村旅游发展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概括总结出景区依托型、景村互补型、景村共融型三大融合模式,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从旅游规划、品牌塑造、标准化建设、产业融合、人才保障等五个方面景村深度融合,推动山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关键词:
“景村融合”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宇明
本文揭示了“八五”期间广西乡村──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及其地理动力机制.预测未来15—25年内乡村──城乡转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促进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城乡转型 城乡社区环境质量 广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树义 姜春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康杰
"以煤补农"是煤炭资源型区域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出路。本文对乡宁县以"一矿一业一事"为主的"以煤补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煤炭开发的制度失灵导致乡宁面临发展困境,矿农冲突频发,农民、煤企、政府都产生了新制度的需求,因而地方政策得以出台;乡土社会约束、政府的激励、自身转型动力、参与村庄治理,都促使煤企执行政策。政策实施保障了农业资本投入,促进了农业资源开发与结构优化,并建立了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指出了乡宁模式的局限性,未来"以煤补农"需要国家规范制度安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发军 文春波 耿峰 宋立生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新建煤矿区 循环经济 新郑市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高兴海 曾宪林 谭章禄
本课题研究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针,结合煤炭工业特点,应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研究了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大型现代化煤矿"四高"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了"四高"体系,并针对东滩煤矿矿井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促进集中化生产和煤矿集约经营及大型现代化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思路和战略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今年中央1号文件具体部署,数月之内迅速得到贯彻落实。近期,江苏等一些地方已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拿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的确,乡村振兴不是一个喊喊而已的口号,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仍占主体、城乡总体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乡村振兴的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说,乡村的振兴也意味着我国城乡发展格局的重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茂莉
乡间集市是乡村交易的主要场所,依托土地而生存的农民将交易需求与土地不动产特性融入乡村集市,为集期间隔、客源区范围以及集市地理分布印上了鲜明的农业生产痕迹。农业生产与土地之间建立的稳定的对应关系,不仅使村民前往集市参与交易的距离大约在一日往返路程内,也将乡村交易建立在定期市的基础上,乡村集市对农户而言存在规模等级,但并不具备关系等级。
关键词:
近代 山西 乡村集市 地理空间 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茂莉
乡间集市是乡村交易的主要场所,依托土地而生存的农民将交易需求与土地不动产特性融入乡村集市,为集期间隔、客源区范围以及集市地理分布印上了鲜明的农业生产痕迹。农业生产与土地之间建立的稳定的对应关系,不仅使村民前往集市参与交易的距离大约在一日往返路程内,也将乡村交易建立在定期市的基础上,乡村集市对农户而言存在规模等级,但并不具备关系等级。
关键词:
近代 山西 乡村集市 地理空间 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玄彧
文章对山西省乡村经济进行了现状分析,指出山西省乡村没有利用资源优势,乡村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贫困县数量大。文章进而提出了以黄土文化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战略构思:以旅游变结构振经济战略;多产品战略;黄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结合战略;黄绿结合战略。
关键词:
山西省 黄土文化旅游 振兴乡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