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7)
- 2023(4437)
- 2022(3779)
- 2021(3687)
- 2020(3134)
- 2019(6997)
- 2018(7087)
- 2017(13842)
- 2016(7707)
- 2015(8513)
- 2014(8592)
- 2013(8806)
- 2012(8312)
- 2011(7798)
- 2010(8185)
- 2009(7658)
- 2008(7507)
- 2007(7121)
- 2006(6802)
- 2005(6328)
- 学科
- 农(44224)
- 济(34617)
- 经济(34574)
- 业(30590)
- 农业(29291)
- 管理(15648)
- 业经(12565)
- 制(11492)
- 企(10436)
- 企业(10436)
- 农业经济(9811)
- 中国(9686)
- 村(9019)
- 农村(9014)
- 地方(8962)
- 银(8520)
- 银行(8517)
- 行(8186)
- 方法(8081)
- 发(7883)
- 土地(7142)
- 数学(7100)
- 制度(7019)
- 度(7019)
- 数学方法(7006)
- 体(6978)
- 劳(6874)
- 劳动(6871)
- 发展(6788)
- 展(6772)
- 机构
- 学院(107976)
- 大学(102092)
- 济(48115)
- 经济(46874)
- 管理(41662)
- 农(41300)
- 研究(37790)
- 理学(34869)
- 中国(34701)
- 理学院(34588)
- 管理学(34128)
- 管理学院(33949)
- 农业(30914)
- 业大(22920)
- 京(21327)
- 科学(21191)
- 财(20860)
- 中心(20173)
- 江(19804)
- 所(19513)
- 农业大学(18310)
- 研究所(16971)
- 省(16445)
- 州(15158)
- 业(15080)
- 经济管理(15075)
- 财经(14938)
- 范(14152)
- 银(14123)
- 师范(14080)
- 基金
- 项目(64515)
- 研究(52262)
- 科学(50608)
- 基金(45278)
- 家(38248)
- 国家(37705)
- 社会(33193)
- 科学基金(32139)
- 社会科(30881)
- 社会科学(30875)
- 省(27588)
- 农(25163)
- 编号(24319)
- 基金项目(24123)
- 教育(22530)
- 划(21128)
- 成果(19922)
- 自然(18552)
- 自然科(18077)
- 自然科学(18073)
- 自然科学基金(17750)
- 资助(17583)
- 课题(15693)
- 发(15439)
- 部(14758)
- 性(14169)
- 业(13817)
- 重点(13778)
- 制(13665)
- 国家社会(13197)
共检索到187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冯永利
2015年2月,山东省获批成为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唯一试点省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与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高度契合,做好信用互助托管金融服务,对于塑造"三农"金融服务的亮点和特色、定位高端"三农"客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楠 周林
[目的]利用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信用互助业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影响信用互助规模的原因,以及社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情况、互助金使用成本、信用互助体验等1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影响社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意愿展开分析。[结果]反映农户个人特征的变量影响不显著,反映农户家庭生产情况的变量有正向影响,有关互助金使用成本的变量影响各不相同,体现信用互助体验的变量中仅有"知晓度"为正向影响,且较显著。[结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供给者的风险厌恶,导致农民金融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的重要载体,但有待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建立长期、完整的农民信用数据库,成为各种形式农村金融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军 郭涛
农民专业合作社历经10多年的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比较完整规范。但在实践中,合作社仍然出现很多反常现象,并引发了一定问题,如"空壳社"等,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本文结合辽宁省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调研成果,结合与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座谈,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
关键词:
辽宁 农民 专业合作社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桂霞 孙炜琳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信用合作的产生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用合作的内涵及特征,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类型及面临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解决融资问题的作用进行对比发现,从适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对于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更具优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俊凤 闫文
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业务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能够有效解决社员资金短缺问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论文从资金筹集、资金借贷、风险防范三个环节阐述了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业务的运行机理,分析了各环节的关键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社长能力、建立规范化内部治理机制及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业务的健康运行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东生
农产品流通不畅问题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20余年的整个进程,并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农民增收的障碍,可以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系统性的问题必定有系统性的原因,同时,也必须有系统性的解决办法。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茂明 张建军 高峰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2008年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税收政策,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的特殊性,目前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应侠 黄永安
主要为缓解小农户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中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能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支撑,这种合作社的存在和发展当前面临着紧迫的财务掣肘问题。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轨背景、发展阶段、成员资源禀赋和利益分配设计等制度视角出发,对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筹资、财会制度、利益分配和国家支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解析这些问题的产生基础上,就渠道的拓展、财务制度体系的完善、分配机理的理顺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核心成员 筹资 利益分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炳环 魏晓明 公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组织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进一步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农行山东省分行开展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通过走访、考察,分析了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融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左玲 汪崇金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信用互助试点(简称"山东试点")的运作模式、业务创新及其实践偏差,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产业基础、供应链金融与高社会资本是信用互助的"标配"。本文判断,"山东试点"正处在由资金的"民间借贷"向信用的"内扶外助"转轨。从短期来看,监管部门应在着力引导合作社践行合作理念的同时,尊重参与各方的利益关切,特别是对领办主体实施审慎监管,发挥其在信用互助业务中的引领作用。建议强化信用的"内助外扶",着重发展外部融资,积极发挥"山东试点"制度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宏波 刘任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制度建设、会计核算、资金营运、审计监督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芊
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设立成员账户的意义,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有关成员账户及其科目设置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楼栋 方晨晨 林光杰
运用浙江、山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5.3%的社员愿意参与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员经营规模、资金缺口、入社时间、资金互助认知度及其感知到的当地资金互助成熟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社员参与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意愿。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金互助 社员意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晓玮 牛荣
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中参与方的谈判地位影响了其风险分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存在的风险,通过引入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理论,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分担研究。根据静态博弈理论,把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划分为单方承担风险和共担风险,根据动态博弈理论,求解农户与合作社对共担风险的最优分担比例,并以陕西省SNL合作社为例,根据问卷调查法确定初步风险分担方案,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求解风险分担比例,分析了参与方在地位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担和风险转移情况,证明了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存在最优的风险分担比例。博弈理论在风险分担中的应用研究是解决信用合作问题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晓玮 牛荣
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中参与方的谈判地位影响了其风险分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存在的风险,通过引入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理论,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分担研究。根据静态博弈理论,把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划分为单方承担风险和共担风险,根据动态博弈理论,求解农户与合作社对共担风险的最优分担比例,并以陕西省SNL合作社为例,根据问卷调查法确定初步风险分担方案,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求解风险分担比例,分析了参与方在地位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担和风险转移情况,证明了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存在最优的风险分担比例。博弈理论在风险分担中的应用研究是解决信用合作问题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