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4)
2023(5032)
2022(4505)
2021(4102)
2020(3843)
2019(9122)
2018(9118)
2017(18000)
2016(10274)
2015(12081)
2014(12481)
2013(12546)
2012(12152)
2011(11098)
2010(11271)
2009(10648)
2008(10754)
2007(10138)
2006(8757)
2005(8088)
作者
(32086)
(26912)
(26899)
(25924)
(17091)
(13062)
(12430)
(10659)
(10121)
(9799)
(9133)
(9070)
(8656)
(8630)
(8578)
(8516)
(8512)
(7992)
(7965)
(7872)
(6806)
(6743)
(6599)
(6159)
(6145)
(6122)
(6096)
(5962)
(5607)
(5521)
学科
(45774)
经济(45724)
(27810)
管理(26669)
方法(23450)
数学(20960)
数学方法(20792)
(20647)
企业(20647)
(14559)
中国(13309)
(11704)
(9992)
农业(9624)
地方(9270)
(8913)
贸易(8912)
(8694)
(8618)
业经(8455)
(6985)
(6984)
财务(6971)
财务管理(6949)
(6907)
银行(6887)
(6551)
金融(6548)
(6529)
企业财务(6523)
机构
大学(157645)
学院(155914)
(65615)
经济(64160)
管理(58263)
研究(53961)
理学(49606)
理学院(49013)
管理学(48144)
管理学院(47835)
中国(41182)
(33944)
科学(33607)
(31132)
(30229)
(28934)
研究所(26149)
中心(25932)
(25422)
业大(25047)
农业(24585)
财经(23838)
北京(21668)
(21430)
(21282)
师范(21081)
经济学(20651)
(19603)
经济学院(18868)
(18414)
基金
项目(98439)
科学(75963)
研究(71974)
基金(69908)
(60729)
国家(60158)
科学基金(50213)
社会(44282)
社会科(41731)
社会科学(41714)
(38986)
基金项目(37162)
教育(34017)
(33044)
自然(32029)
自然科(31231)
自然科学(31216)
自然科学基金(30663)
编号(30540)
资助(29380)
成果(25786)
(22566)
重点(22327)
(21424)
课题(21027)
(19843)
科研(19348)
教育部(19049)
大学(19006)
(18499)
期刊
(72667)
经济(72667)
研究(46451)
中国(31160)
(27893)
学报(26066)
(24289)
科学(23079)
大学(19085)
管理(18435)
农业(17896)
学学(17821)
教育(17451)
(15122)
金融(15122)
技术(13739)
财经(12113)
业经(11795)
经济研究(11179)
问题(10565)
(10392)
(9545)
统计(8766)
技术经济(8754)
理论(8172)
(8147)
(8068)
图书(8036)
(7387)
商业(7384)
共检索到236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劲悦  
就业中的年龄歧视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一个公开的秘密,并且愈演愈烈。它增加了社会总就业成本,降低了社会总福利水平,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不当配置,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就业年龄歧视的原因和结果,提出了求职者个体劳动生产率信息的缺失、雇主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以及较高的雇佣成本是产生年龄歧视的根本原因的观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晓倩  
目前,在工作场所因年龄大而“被离职”的现象并不鲜见,对其中存在的潜在年龄歧视还缺乏揭示和研究。本文在对52个与年龄有关的离职争议判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职场中雇主通常采用内部劝说和过滤、外部解雇转化和折中转岗的规则体系来促使年长劳动者离职,内部说服与过滤是“年龄大”这一原因得以呈现但又被快速过滤的环节,在说服不能达到预期后通常会转化为违反规章制度解雇或不胜任解雇。对此,文章从雇主策略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因年龄大“被离职”的职场规则体系的形成过程,首先,在意识形态层面,雇主存在基于年龄的社会刻板印象,对年长劳动者的工作胜任力缺乏理性认识;其次,劳动关系系统中来自劳动者或妥协或拒绝的各类回应与互动影响雇主策略的最终形成;再次,司法裁判结果以及法律制度的预期发展也是形塑职场规则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工作场所因年龄差别对待产生的年龄歧视还无法直接获得来自法律的支持,制度体系以及管理实践有必要予以重视并做出调整,引导社会理性看待年龄对工作的实质影响,共同塑造年龄友好型职场环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宏伟  
由劳动力歧视引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从市场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所受的歧视待遇;从传统思想、市场因素、制度措施等几点试讨论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从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看,我国再就业工程存在着一些歧视现象。本文即是通过对再就业工程的三种歧视行为,即: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城乡歧视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图再就业工程协调、健康地发展下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雨峰  
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创新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研究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的路径,既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应对。文章基于现代歧视理论和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实证检验不同年龄群体的年龄歧视感知对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1)我国存在明显的年龄歧视问题,组织中老龄员工的年龄歧视感知最严重,年轻员工次之。(2)年龄歧视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年轻员工相比,年龄歧视对老龄员工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负面影响更大。(3)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的提升在缓解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消极影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政府应从制度层面消除年龄歧视,引导企业通过提升员工的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缓解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消极影响,以激发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雨峰  
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创新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研究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的路径,既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应对。文章基于现代歧视理论和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实证检验不同年龄群体的年龄歧视感知对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1)我国存在明显的年龄歧视问题,组织中老龄员工的年龄歧视感知最严重,年轻员工次之。(2)年龄歧视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年轻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炜  廖斌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置。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雨峰  潘楚林  
工作场所中的年龄歧视是对任何年龄员工潜在的不公和歧视,包括对年轻员工或老年员工的偏见和不公。年龄歧视经历严重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消极表现,给企业的声誉和商业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但国内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内涵、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雨峰  潘楚林  
工作场所中的年龄歧视是对任何年龄员工潜在的不公和歧视,包括对年轻员工或老年员工的偏见和不公。年龄歧视经历严重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消极表现,给企业的声誉和商业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但国内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内涵、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孟凡强  初帅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场主力时,歧视是否也发生了改变?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职业分割的视角考察了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在不同年龄群组间呈现U形特征,这主要缘于职业内同工不同酬的U形变化,职业进入歧视随年龄减小而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职业内同工不同酬的U形变化源自于城镇流动人口的工资优惠,70后—85后的中生代城镇流动人口获得的职业内工资优惠较小,年龄较大的70前和年龄较小的90后、95后群组获得的工资优惠较大,而城镇流动人口职业进入优惠的年龄趋势也是职业进入歧视随年龄减小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越年轻的城镇流动人口获得的职业进入优惠越小,这表明当前户籍歧视更多地表现为对城镇流动人口的就业优惠。据此,文章建议应注重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和形式变化,更多采用竞争性的差异化措施吸引人才,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人才的充分流动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宁  
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存在着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六种现象,是由传统观念、用人自主权、劳动力市场等各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为此,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玉龙  王志彬  郭斌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问题。而农民工就业歧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特有的现象。本文结合国情,描述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种种表现,揭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根源,分析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进而提出消除歧视的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书云  张广宇  
本文在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工资比较模型测算了郑州市的歧视系数。通过对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两种不同歧视系数的比较和讨论 ,透视农民工福利缺失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揭示“逆歧视”问题的实质和根源 ,最后提出了加快改革、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等推动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瑞芹  
某些城市政府人为设置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但这种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强制性资源配置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低效率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各种政策在不同情况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对降低城市下岗失业率无实质性帮助的同时,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在经济上是低效率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雁洁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严重。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探求其根源,同时就如何消除歧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