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5)
2023(2401)
2022(2134)
2021(2036)
2020(1597)
2019(3742)
2018(3969)
2017(6768)
2016(4132)
2015(4892)
2014(5259)
2013(4965)
2012(4693)
2011(4235)
2010(4441)
2009(3914)
2008(4032)
2007(4018)
2006(3576)
2005(3494)
作者
(12803)
(10504)
(10446)
(9988)
(6583)
(5191)
(4844)
(4181)
(4114)
(4042)
(3589)
(3527)
(3468)
(3419)
(3381)
(3315)
(3132)
(3110)
(3050)
(3045)
(2761)
(2636)
(2606)
(2601)
(2474)
(2413)
(2396)
(2394)
(2344)
(2247)
学科
(12249)
经济(12223)
管理(11133)
(10054)
(8011)
企业(8011)
(5168)
中国(4775)
(4431)
理论(4327)
(4030)
教育(3964)
教学(3853)
农业(3514)
(3478)
业经(3440)
方法(3261)
地方(3131)
(2871)
银行(2868)
(2841)
财务(2832)
财务管理(2814)
(2694)
企业财务(2592)
学法(2471)
教学法(2471)
(2470)
(2467)
(2459)
机构
学院(57917)
大学(55826)
研究(19297)
(17177)
管理(17087)
经济(16453)
中国(15993)
理学(13182)
理学院(12967)
(12922)
科学(12697)
管理学(12586)
管理学院(12487)
(12243)
(11542)
(11007)
(10834)
农业(9518)
中心(9502)
(9483)
研究所(9400)
(9318)
(9306)
师范(9212)
技术(9116)
业大(8600)
北京(8578)
职业(7863)
财经(7451)
师范大学(7012)
基金
项目(29457)
研究(23760)
科学(21155)
基金(18001)
(15894)
国家(15667)
(13084)
科学基金(12152)
教育(12050)
社会(11987)
编号(11914)
社会科(11063)
社会科学(11057)
成果(10883)
(10706)
课题(8975)
基金项目(8938)
(7798)
资助(7729)
自然(7592)
自然科(7346)
自然科学(7344)
自然科学基金(7199)
重点(6923)
项目编号(6859)
(6641)
(6470)
(6016)
大学(5994)
研究成果(5864)
期刊
(27591)
经济(27591)
研究(20474)
中国(18040)
教育(13522)
(12236)
学报(10537)
(10428)
科学(7905)
农业(7401)
管理(7136)
大学(7035)
(6676)
金融(6676)
技术(6632)
图书(6174)
学学(6113)
业经(5145)
书馆(4837)
图书馆(4837)
职业(4382)
(4008)
(3911)
论坛(3911)
财经(3682)
财会(3643)
(3491)
会计(3403)
经济研究(3351)
问题(3302)
共检索到10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卫  
本文对小麦在汉代推广进行了讨论,并质疑了学界关于小麦在汉代得到推广原因的假设,指出:西汉中期以来在时间上呈现出小麦比重增大、菽比重降低、人口数量增加三条大致重合的曲线:它们存在着这样一种内在联系:小麦比重增大为更多人口的生存提供了可能;反过来看,较多的人口也促使了小麦种植的扩大。正是在二者之间的互动中,小麦在古代中国人的食物构成中完成其历史性的转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尊志  
汉代,在大一统的背景下,社会风俗和观念及其内容、内涵等均获得较大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崇拜神仙、祭祀物品、求吉纳祥、辟邪驱恶等作为汉代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文化等关系较为密切,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考古资料所体现“崇神祭物”与“求吉辟邪”的社会风俗及其观念、内容等十分丰富,对研究汉代社会风俗乃至汉代社会内容均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欣一  赵晓磊  
关于汉代案、劾、下狱等司法程序的顺位,史籍中的记载显得异常复杂,学界的相关解释亦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对汉代劾制之理解尚存疑点。汉代的劾是以案验为基础的初步定罪程序,是引发人犯诣狱的重要前提,人犯的诣狱是依据劾章中的罪名来确定的。汉代对同一案件处理的基本程序顺位是案-劾-下狱,这种程序顺位是以律令的严格规定为保障的。由于汉代的下狱审理须以劾章之内容为限,因此下狱后罪犯的其它罪行依然要经历案劾的程序。史籍中关于汉代司法程序的错乱描述,或许是由于史籍撰写者不熟悉当时的司法程序,亦或许是由于史籍撰写者习惯于特定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兴峰  
目前,Shibor已经是短期市场的指标性利率,但还不是银行间中长期拆借的基础,文章在借鉴美国、香港等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Shibor作为交易定价的核心,结合产品创新和套利机制安排,构建市场整体收益率曲线,并通过该体系具有的自我校正和共同约束功能,来提高中长端Shibor报价的真实性和可交易性,并推动金融产品定价基准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叔鹤  
汉代官职的大小,一般是根据其品级的高低、俸禄之多少来表示的。汉制的官职,在中央有三公和九卿,在地方则为郡县两级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他们的俸禄都是按分配到的谷物数量来决定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万五十斛谷。(《汉书·百官公卿表》)这些官员都是一品官。当时二、三品官为“中”二千石,四、五、六品官为二千石;再等而下之。“汉制禄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各有等差,凡十二等”。(《通典·卷五十七》)在二千石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及“比”二千石。“中”就是正职,“比”就是副职的意思。自内官的九卿、朗、将,到外官的郡守、尉的俸禄等级都是二千石谷,即年俸为二千石谷。中二千石,每月得一百八十斛,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斛。一般所称二千石的,月得一百二十斛,一年实为一千四百四十石,不满二千石。而中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八十斛,一年可得二千一百六十斛。虽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越人  
汉代的税收与统计于越人汉代税收有人税、财产税等。人税与人口统计,财产税与田土及财产统计有密切关系。人税的稽征建立在人口统计的基础上;财产税的课收则以田土和财产统计为依据。人税包括算赋及口赋,摇役、更赋等。这是对人身的课税,属人头税性质。算赋是高帝四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峻  
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和陶明器,是汉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产物,具有特定的艺术功能,也是汉代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浙江、云南、内蒙等地。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农业题材的有农业技术、农具改良、普及牛耕、水利灌溉、粮食加工、畜牧和养殖等。为我们研究和了解汉代艺术风格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提供了直观和宝贵的资料。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镇  
葬礼不仅是一场慎终追远的生命告别仪式,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两汉时期,随着官吏阶层的迅速崛起,官吏的葬礼也成为重要的集会、社交场所。后世子孙通过葬礼上的孝行表现,营造自己的孝子形象,谋求仕途进步;朝廷则利用赐赠活动,协调君臣关系,宣扬主流价值;官吏士人借由赴丧,表达政治立场,拓展交际网络。汉代官吏的葬礼不再是一场单纯的丧葬仪式,更成为浓缩的政治舞台。对汉代官吏葬礼的探索不仅深入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丧葬礼俗的深刻影响,更生动展示了汉代政治体制与社会关系日常的运行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向平  
汉代画像砖石是汉代时期墓葬、祠堂、石阙等建筑普遍采用的一种材料 ,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地 ,在湖北、浙江、山西、云南等省市也有少量发现。其题材内容丰富 ,涵盖了当时农业、手工业、渔牧狩猎业、舞乐百戏 ,庖厨酿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建筑、图纹、天文星象等多方面内容 ,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现象、政治生活、经济状况提供了直观有利的资料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韶华  
涉民类丧赐是汉代众多助丧行为中的一个类型。这项礼节因对死亡平民的丧赐而成为连接国家与民众的一条纽带,颇具典型性。本文考察汉代涉民类丧赐的发生时机、助丧物事、操作程序、制度效益等问题,以此从一个侧面揭示汉代丧事中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以及灾后的危机应对机制与统治秩序的重新建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粮食价格机制是粮食市场经济中最核心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本文在概述目前我国市场粮食价格演变态势的基础上,从宏观高度出发,提出建立符合国情的、粮食价格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设想;并深入阐述了具有创新性"六个必须"的观点,其中特别强调的观点是:"绝对市场化"不适于粮食市场调控,必须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龚燕光  
利用外资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利用外资可以解决当前建设资金的不足,提前使用我们自身的积累,去换取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在实际引资工作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注意利用外资发挥效益的问题。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十几年来,绝大部分利用外资项目发挥了预期的效益,起到了利用外资的作用。有些利用外资项目还处在建设期,外商投资企业也仅有40%左右开始建成投产。但应该注意到,就已经投产的利用外资项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小麦是川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除水稻外,居粮食总产量的第二位,一般占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占小春作物产量的70—80%。所以该区农民口粮的40—50%、城镇居民口粮的30—40%都靠种植小麦来解决。因此,提高川东地区小麦种植的技术经济效益,无论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川东地区的小麦种植,长期以来,历史形成了“产量低、成本高、效益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德意  梁慧珍  王浩  
研究结果表明,用尿囊素(All)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提高其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9.5%~12.7%;提高ATP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小麦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同时对延缓叶片衰老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强度,促进小麦体内的干物质累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琳  许为钢  赵献林  宋宏超  
选育 750 0~ 90 0 0kg/hm2 的优质高产品种和选育 9750kg/hm2 的超高产品种是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 ,在品种类型上优质高产品种可以目前的高产品种类型为主 ,超高产品种则以大穗类型为主 ,并着重对河南省优质高产育种和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攻关点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