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3)
- 2023(6484)
- 2022(5909)
- 2021(5615)
- 2020(5163)
- 2019(12447)
- 2018(12654)
- 2017(25216)
- 2016(13955)
- 2015(16339)
- 2014(16795)
- 2013(16736)
- 2012(15674)
- 2011(14178)
- 2010(14725)
- 2009(13724)
- 2008(13896)
- 2007(12819)
- 2006(10971)
- 2005(9959)
- 学科
- 济(63254)
- 经济(63195)
- 业(38441)
- 管理(38045)
- 方法(34702)
- 数学(31407)
- 企(31253)
- 企业(31253)
- 数学方法(30820)
- 农(16184)
- 财(14647)
- 中国(14095)
- 学(13235)
- 贸(11821)
- 贸易(11817)
- 地方(11507)
- 易(11460)
- 业经(11204)
- 制(10578)
- 理论(10536)
- 农业(10432)
- 和(9467)
- 务(8963)
- 技术(8933)
- 财务(8925)
- 财务管理(8898)
- 银(8864)
- 银行(8840)
- 融(8560)
- 金融(8558)
- 机构
- 大学(210038)
- 学院(209146)
- 济(85173)
- 经济(83280)
- 管理(81438)
- 理学(70088)
- 理学院(69305)
- 研究(68042)
- 管理学(67766)
- 管理学院(67384)
- 中国(51552)
- 京(44906)
- 科学(43427)
- 财(38572)
- 农(37006)
- 所(35994)
- 业大(32741)
- 研究所(32657)
- 江(32108)
- 中心(31863)
- 财经(30628)
- 农业(29357)
- 北京(28622)
- 经(27494)
- 范(27137)
- 师范(26844)
- 经济学(25970)
- 州(25454)
- 院(23759)
- 经济学院(23580)
- 基金
- 项目(134676)
- 科学(104549)
- 研究(96301)
- 基金(95969)
- 家(83618)
- 国家(82965)
- 科学基金(70520)
- 社会(58422)
- 社会科(55337)
- 社会科学(55318)
- 省(53703)
- 基金项目(50396)
- 自然(46995)
- 教育(46188)
- 自然科(45916)
- 自然科学(45904)
- 划(45360)
- 自然科学基金(45059)
- 资助(41946)
- 编号(40517)
- 成果(33175)
- 重点(30547)
- 部(30073)
- 发(28532)
- 课题(27926)
- 创(27594)
- 科研(26393)
- 创新(25822)
- 教育部(25455)
- 计划(25382)
共检索到304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嘉祺 贾金荣
文章选取18个小规模高新区的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后发现,样本内的高新区在国际化水平、园区经济规模、工业化水平、企业经济效益、科研人才和必要的科研投入等六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关键词:
高新区 企业数量 国际化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国强 郭荣旺 张宝建 李鹏利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创业生态要素组合成的7条路径中3条为高效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活跃度;市场要素中出口额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核心变量,其余要素只有与市场要素共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创业生态 路径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广东高新区 硅谷 发展与管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明 刘韬
传统的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侧重于产业成长性,而对产业运营效率关注得较少。根据产业运行的DEA有效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就是根据在产业运行中的效率指标值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实现DEA有效,进而决定能否成为"有效生产前沿面"中的主导产业。本文将DEA模型引入株洲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中,科学地选择现阶段株洲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为株洲高新区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区 数据包络 主导产业 运行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现有对高新区的研究,多数应用量化方法建立有权重的指标评价体系。但如果仅以“量”来评估高新区的优劣,会误导高新区管理当局或企业过分关注指标的绝对值,从而造成重复投资或过量投资。本文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应用数据包络法分析各高新区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状态,并分析环境因素对高新区生产效率的影响。各高新区可参考本文研究结果调整投入量和生产规模,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光伟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分析了高新区的区域经济投入对区域绩效的影响,得出了经济投入对其区域绩效影响的具体衡量指标,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高新区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王茜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严娉 谷军健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外开放扩大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是双刃剑,显著促进了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直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且对高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抑制效应;扩大了研发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但降低了研发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将导致资源错配反而阻碍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美国硅谷在产生发展背景、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竞争优势与经验。硅谷的成功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与服务体系、强大的中小企业衍生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孵化功能与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不发达、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广东高新区应采取对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关键词:
高新区 广东 硅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本文对成都与西安这两个内陆高新区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体制与机制、规划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比较,得出了主要结论。
关键词:
高新区 比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大春 曾志彪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兆友 刘冠男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政策文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政策研究,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种条件变量的组合影响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资源协作型路径、内敛规制型路径和外向规制型路径。人力资源政策和财政优惠政策在组合路径中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平台政策和组织制度政策是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保障性条件,外部投入型政策与内部规制型政策具有政策互补性,对制度性政策的倾斜往往会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淑谦 高亮 黄鲁成
文章阐述了借用生态学原理进行高新区健康评价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相应的评价方法,在分析高新区系统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系统基本功能的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结构功能的评价方法,实现了理论研究上的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敏晰
本文通过界定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的内涵和特征,理顺了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认为西部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对西部区域经济的贡献突出;西部各国家高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趋同现象;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为如何解决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路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国家高新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关键词:
熵指数 效率差异 DEA方法 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