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8)
2023(9210)
2022(7493)
2021(7045)
2020(5758)
2019(13101)
2018(12669)
2017(24214)
2016(12967)
2015(14549)
2014(14504)
2013(14654)
2012(14027)
2011(12518)
2010(13111)
2009(12556)
2008(11415)
2007(10503)
2006(9775)
2005(9375)
作者
(36541)
(30968)
(30310)
(29350)
(19500)
(14890)
(13850)
(12039)
(11706)
(11302)
(10735)
(10679)
(9798)
(9748)
(9541)
(9532)
(9112)
(9095)
(8862)
(8609)
(8000)
(7597)
(7391)
(7360)
(7150)
(7075)
(7000)
(6735)
(6496)
(6308)
学科
(53961)
经济(53900)
(49671)
(46381)
农业(33275)
管理(29130)
(25590)
金融(25589)
(23956)
银行(23951)
(23323)
中国(23276)
(21038)
企业(21038)
业经(18795)
地方(18539)
(17192)
方法(14721)
(14211)
数学(13232)
数学方法(13091)
农业经济(12668)
(11077)
中国金融(10994)
(10659)
(10029)
贸易(10015)
(9756)
(9653)
农村(9630)
机构
学院(178614)
大学(172849)
(75715)
经济(73819)
管理(66920)
研究(62726)
中国(57915)
理学(55733)
理学院(55146)
管理学(54241)
管理学院(53911)
(50259)
农业(37761)
(37144)
(36288)
科学(35977)
中心(33895)
业大(31564)
(31507)
(31351)
研究所(27536)
财经(26561)
(25499)
(25401)
(24452)
师范(24278)
(24009)
(23857)
北京(23346)
银行(23012)
基金
项目(113796)
研究(89545)
科学(88789)
基金(80284)
(68327)
国家(67533)
科学基金(57790)
社会(57336)
社会科(53838)
社会科学(53821)
(46909)
基金项目(42755)
编号(39537)
教育(38243)
(37022)
自然(33727)
自然科(32850)
自然科学(32845)
成果(32626)
自然科学基金(32251)
资助(31486)
(29384)
(27213)
课题(26358)
重点(25024)
(24761)
(23575)
(23427)
国家社会(23412)
(22951)
期刊
(97948)
经济(97948)
(56790)
研究(56616)
中国(48318)
(37903)
金融(37903)
农业(37877)
(26563)
学报(26479)
科学(24441)
业经(22270)
大学(21719)
学学(20261)
管理(19331)
教育(18663)
(16585)
农村(15654)
(15654)
农业经济(14878)
技术(14386)
问题(13874)
图书(12981)
财经(12638)
经济研究(11740)
(11115)
世界(10792)
(10784)
经济问题(10151)
书馆(10042)
共检索到306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调研组  常新  刘爱华  
调研组通过对辖内部分县市借助涉农金融机构转账电话在村组设立金融服务站的做法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在全省推广实施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的建设性意见,对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忠姣  
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以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在辖内松滋市试点,结合当地实际,整合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资源,尝试在村组设立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经过几年运行,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勇  葛林  程殷洁  
江西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各地金融机构纷纷在辖内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加快普惠金融服务再升级。本文首先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功能内涵及其建设的动力机制、制度约束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的起因。接着,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为例开展调查,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的主要作用与特点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最后从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完善治理机制及合理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敏  张开华  
通过对湖北省潜江市、枣阳市、大冶市、沙洋县和浠水县等5县市的调研,笔者发现种植业惠农补贴政策能够起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政策不完善、相关措施不配套,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补贴政策效应。基于此,笔者在剖析农资价格上涨、弱化补贴效应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弹性补贴机制等完善种植业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设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慈勤英  
基于湖北农村部分县市的个案访谈资料发现 :在社会经济背景没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 ,各地存在着文化、风俗的不同 ,而这不同的文化、风俗制约和影响了当地村民对性别选择价值的认同和认知 ,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了该地村民的生育性别选择。构建男女平等的社区文明、社区文化将有助于引导和规范村民的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雪群  杨钢桥  赵微  
目前中国的农地整理项目的运作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主要由政府出资和指导,农民作为主要的受益主体参与较少,被定位为项目决策的接受者,导致农民群体的真实利益诉求不能很好地显现出来,极大地影响了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该文试图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县市农地整理项目区域农民的随机调查,分析目前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农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益诉求"较强烈"的农民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6.60%;利益诉求"很强烈"和迫切的农民占到14.00%;诉求态度"一般"的农民比例为28.20%;利益诉求"较弱"的农民比例为18.70%;利益诉求"很弱"的农民比例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调研组  张旅萍  刘爱华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决定着农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部署为"十二五"期间湖北金融业重点工作任务。本文通过调查2011年以来湖北省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正罡  
为强化服务"三农"战略定位,实现"三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适应县域市场竞争的新要求,农业银行湖北分行大力推进"三个惠农"工程,通过科技惠农、产品惠农、专业惠农,构建三位一体的惠农金融服务格局,力争实现"惠农强行"的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金方  李培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哲远  戴韫卓  沈志勤  张佳  
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初步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户建房用地缺乏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是目前耕地减少的一项重要因素,而提高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增量土地,将有助于促进耕地保护政策在广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哲远  戴韫卓  沈志勤  张佳  
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探讨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农村居民点(下称农居点)分布面广,其建设是耕地减少的一项主要因素,而提高农居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农居点建设增量土地,将促进耕地保护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落实。笔者以浙江省部分县市的农居点用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安明  
新农村建设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呈现六大“金融抑制”现象,因此必须从城乡一体化、经济货币化、产品多样化、市场自由化、价格适农化、保险现代化等六个方面采推动金融深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寿  胡炜明  
随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农村金融消费者更加重视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这对基层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结合调研掌握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曲线"投诉增长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和体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柴琪琦  梁睿  
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是一项惠农性金融政策,其运作方式和社会效应备受关注。对湖北省"Q"市调查表明:"三农"事业部的机制确立与运行基本符合预期,社会综合效应比较明显,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对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和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可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其生计恢复力和生计韧性,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低收入—低依赖”>“高收入—低依赖”>“低收入—高依赖”>“高收入—高依赖”的分异特征,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以人为本、夯实民生”的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全面优化土地功能与效能,构建低环境风险、良性运转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挖潜区域产业特色,才能有效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农户生计的韧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