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243)
- 2022(2786)
- 2021(2582)
- 2020(2258)
- 2019(5049)
- 2018(5162)
- 2017(9760)
- 2016(5547)
- 2015(6421)
- 2014(6690)
- 2013(6641)
- 2012(6788)
- 2011(6188)
- 2010(6608)
- 2009(6363)
- 2008(6630)
- 2007(6266)
- 2006(5904)
- 2005(5877)
- 2004(5128)
- 学科
- 济(25230)
- 经济(25179)
- 管理(16078)
- 业(15236)
- 企(13458)
- 企业(13458)
- 方法(8905)
- 中国(7556)
- 学(7400)
- 制(6905)
- 理论(6792)
- 财(6714)
- 农(6455)
- 数学(6143)
- 业经(6124)
- 数学方法(5984)
- 银(5719)
- 银行(5713)
- 行(5511)
- 融(5449)
- 金融(5449)
- 教育(5282)
- 地方(5131)
- 和(4885)
- 贸(4748)
- 贸易(4743)
- 易(4548)
- 体(4332)
- 农业(4147)
- 策(3922)
- 机构
- 大学(89674)
- 学院(86047)
- 济(36865)
- 经济(35927)
- 研究(33543)
- 管理(30815)
- 中国(27094)
- 理学(24966)
- 理学院(24638)
- 管理学(24238)
- 管理学院(24059)
- 京(20655)
- 财(19987)
- 科学(18246)
- 所(17663)
- 江(15734)
- 中心(15605)
- 研究所(15392)
- 财经(14530)
- 北京(14052)
- 范(13396)
- 师范(13291)
- 经(12933)
- 农(12582)
- 州(12507)
- 院(11788)
- 经济学(11338)
- 师范大学(10824)
- 省(10678)
- 财经大学(10604)
- 基金
- 项目(46391)
- 研究(36415)
- 科学(36199)
- 基金(32874)
- 家(28153)
- 国家(27854)
- 科学基金(23301)
- 社会(22507)
- 社会科(21145)
- 社会科学(21142)
- 教育(17455)
- 省(17087)
- 基金项目(16245)
- 编号(15292)
- 成果(15028)
- 划(14890)
- 资助(14447)
- 自然(13846)
- 自然科(13519)
- 自然科学(13516)
- 自然科学基金(13288)
- 课题(11326)
- 部(10933)
- 重点(10795)
- 性(10004)
- 发(9971)
- 教育部(9501)
- 项目编号(9347)
- 创(9301)
- 年(9265)
共检索到154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森林
近年来 ,我国理论界根据战后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评述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即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 ,有些学者从立论前提、价值取向直至理论原则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全面否定。本文就不少学者提出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取代比较优势理论、经济全球化将使一国比较优势丧失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脱离现实等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产业贸易 经济全球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艳珍
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相对比较利益理论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收益的分配。该理论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其原理可概括为:两利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旺国 徐翔
西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有其合理的科学内核。但李嘉图只考虑了劳动生产率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而奥林则只考虑了要素价格(要素禀赋状况)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这就使得他们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上 ,比较优势的产生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与要素价格的相对差别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全比较优势”这一概念 ,试图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尹翔硕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就意味着要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采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技术进步,就意味着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如果说一国长远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技术进步,那么,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尽快赶上发达国家似乎是不利的。但是,如果说技术越是先进的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越少,那么,要推动技术进步,发展高科技产业,就会面临如何解决我国大量的非技能劳动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并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复合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董小森
中国在对外贸易实践中一直采取以比较优势为指导思想的贸易发展战略。我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相关产业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只是相对的静止的比较优势,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较低所造成的。随着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并且影响到产业安全。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贸易产业 产业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怀斌 李嘉莹 张胜满
比较优势概念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基本与核心的概念,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概念具有"内生性"和"动态性"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基本概念指导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进。文章重新思考了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概念,试图以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视角解释中国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大量出口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现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大立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产业分工与产业发展的主流理论,但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理论受到了置疑和挑战,需要对指导产业发展的理论进行重新探讨。文章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以及各自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导向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审视,并指出欠发达地区必须实现由资源导向战略向竞争优势导向战略转变,随后提出了增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序勇
新疆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应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是振兴新疆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相对应,新疆近年来在国际贸易战略上突出表现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本文的研究表明: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对外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需要将这种比较优势通过有效途径转化为竞争优势。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新疆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本文对比较优势原则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比较优势原则作为贸易和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或者以发展中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将永远停留于落后状态、或者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难以转换为竞争优势,或者以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太少而无法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为由来否定比较优势原则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着重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建立产业和配置资源,才能分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并在已经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娟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本文对这两个概念在假设条件、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地解释及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几个方面进行了区分。通过区分,得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广其
将竞争优势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导战略,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由于农业从总体看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传统部门”,依托现代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形成农产品竞争优势,还面临规模经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确立农产品竞争优势,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形成有效配置现代生产要素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产品生产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珂
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动员性金融的实施以及对战略产业和部门的融资支持,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但是,金融体系的融资歧视,扭曲了要素价格体系,一方面造成对外贸易中"逆比较优势"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非国有经济比较优势的转换。此外,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取外部融资,从而抑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升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梅妮
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先生在指出对这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是错误的、主张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尝试通过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论证了促进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为林毅夫先生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先 王孝松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哈伯勒模型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