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5)
- 2023(6788)
- 2022(5693)
- 2021(5158)
- 2020(4275)
- 2019(9724)
- 2018(9750)
- 2017(17827)
- 2016(9871)
- 2015(11201)
- 2014(11442)
- 2013(11149)
- 2012(10585)
- 2011(9618)
- 2010(9971)
- 2009(8916)
- 2008(9301)
- 2007(8815)
- 2006(7957)
- 2005(7341)
- 学科
- 济(43042)
- 经济(42992)
- 业(34411)
- 管理(33450)
- 企(28093)
- 企业(28093)
- 方法(18592)
- 数学(15801)
- 数学方法(15616)
- 财(13700)
- 技术(13350)
- 农(11940)
- 中国(10840)
- 学(9244)
- 业经(8988)
- 务(8923)
- 财务(8903)
- 财务管理(8882)
- 农业(8821)
- 企业财务(8511)
- 贸(8224)
- 贸易(8220)
- 理论(8190)
- 制(8103)
- 易(7987)
- 地方(7339)
- 技术管理(7299)
- 融(6780)
- 金融(6777)
- 银(6742)
- 机构
- 学院(152435)
- 大学(152387)
- 济(62629)
- 经济(61271)
- 管理(55601)
- 研究(51042)
- 理学(47320)
- 理学院(46771)
- 管理学(45835)
- 管理学院(45556)
- 中国(38020)
- 京(32119)
- 科学(30928)
- 财(30895)
- 所(26841)
- 江(25124)
- 农(24661)
- 财经(24245)
- 研究所(23982)
- 中心(22929)
- 经(21901)
- 业大(21404)
- 范(20603)
- 师范(20380)
- 北京(20319)
- 经济学(19778)
- 州(19767)
- 农业(19242)
- 院(18130)
- 经济学院(18048)
- 基金
- 项目(95539)
- 科学(75160)
- 研究(70515)
- 基金(69021)
- 家(60633)
- 国家(60112)
- 科学基金(51128)
- 社会(44361)
- 社会科(42165)
- 社会科学(42150)
- 省(37475)
- 基金项目(36279)
- 教育(33563)
- 自然(32807)
- 自然科(32094)
- 自然科学(32085)
- 自然科学基金(31524)
- 划(31378)
- 编号(28804)
- 资助(28183)
- 成果(23893)
- 重点(21793)
- 部(21485)
- 创(20642)
- 发(20129)
- 课题(20109)
- 创新(19328)
- 国家社会(18769)
- 教育部(18551)
- 大学(18091)
共检索到237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闵铭 王继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邓勤民
应当承认,对外直接投资比在国内办企业的风险大。因为,在异国他乡办企业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如: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社会制度、语言和文化等差异,以及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情况等不确定因素,都会给我方投资者带来困难和风险。上海近12年的初步实践也充分表明了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当然,没有风险的事业是不存在的。但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大多可以通过过细的工作得到避免或减少。一、要克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的几个不足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高低是决定投资决策是否可靠的关键。经对某些案例分析发现,这些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重二手资料,轻一手资料有些出国考察团组不重视搜集第一手资料,而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玲 李春勇
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必须解决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诱因问题.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者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派别众多的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主要有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于60年代提出的,后又经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教授加以补充和发展的“垄断优势论”(Mono Po Listic Advantage);美国哈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储祥银
我国对外投资,到境外兴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又一有效途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外投资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需要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对外投资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随着地区间要素成本差距的逐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发展,通过制造业合理转移实现各地区要素资源有效配置,已成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基于2006-2015年相关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异质性,运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法以及构建合适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不同技术特点或水平的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低技术、中高技术水平的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向中西部省域扩张,而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则稳定集聚在东部沿海省份;(2)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抑制了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低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发生"成本换市场"的衰退型转移;(3)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中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向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发生"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转移,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格局;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水平制造业转移影响不明显,其主要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生"稳定性转移";(4)对外直接投资对中、东部自身内部制造业的空间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和结构,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对形成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丽华
伴随全球资本流动的日益加快,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人们越来越关注大量外资的流入对东道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就国内外理论界对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动态进行分类汇总,综合分析其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实制定不同的引资战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红雨 薛军
有效配置知识资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环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政策是发展自主可控技术、缓和国外技术掣肘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这一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方法研究知识转移市场建设对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转移市场的完善可以为企业营造优质创新环境、畅通信息传播通路、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帮助企业培育竞争优势进而开展多元化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国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市场扩充知识库,主动缩小与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差距,可以显著提高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且带动了数字型OFDI的投资规模。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善用知识转移平台以丰富“专利池”,破解关键核心技术,为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注入强大动能。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对外直接投资 知识宽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最近,世界银行在分析韩国经济成功的经验时,提出了如下两个因素:一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依靠汇率、银行利率及国内市场价格等的有机调节和“刺激”;二是,它的宏观调控既是“保守型”,又十分灵活。遇到国际上的冲击,决策人应变能力强,处事果敢。 韩国在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时大量引进外资,曾一度沦为世界第四大债务国。据1985年统计,韩国外债总额达467.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韩国是从世界银行借软贷款开始的,但很快就走向了借硬贷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麻彦春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施了“脱欧返亚”的战略转移,对我国直接投资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十分引人注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何出现如此战略转移,在这种战略转移中,对我国投资表现出哪些新特点,面对日本投资者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应采取什么对策,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沈绿珠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东道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既取决于外商直接投资中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又取决于引资地区对这些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扩散能力。然而,这一工作的成效却很难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利用省区工业企业的截面数据,从工业增加值率分析和技术溢出效应检验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秀君
近几十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速度的加快,各国吸引FDI的目的已经从引进国际资本、补充本国建设资金为主转向把FDI看成获取先进的科学与管理技术的渠道。FDI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当前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中,忽略了FDI技术溢出效应时滞.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测算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时滞并作了解释,从而为广大学者和政策决策者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改革战略的调整和深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对外商直接投资几个问题的探讨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不仅港澳台企业,而且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也纷纷前来投资办厂。据调查,日本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17家已在中国投资,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9家已在华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祁春凌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继续逆势上扬,达到688.1亿美元,首次超过了日本、英国等传统投资大国①。随着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行业分布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本文尝试利用2006-2010年我国对主要经济体的行业投资数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健朴
2008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1694亿美元,当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正在加快。在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程度的不断加深,所带来的宏观层面的风险已不可忽视。一、对外直接投资宏观风险分类对外直接投资宏观风险是指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即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珏
我国应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实现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据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1—11月我国非金融类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3.5%,本年很可能出现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出现大幅下滑,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限制规范非理性对外直接投资和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的措施效果显现。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但如何实现高水平对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投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