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8)
- 2023(4993)
- 2022(4206)
- 2021(3797)
- 2020(3249)
- 2019(7232)
- 2018(7020)
- 2017(13272)
- 2016(7414)
- 2015(8125)
- 2014(8059)
- 2013(8137)
- 2012(7867)
- 2011(6856)
- 2010(7313)
- 2009(6804)
- 2008(6568)
- 2007(5968)
- 2006(5322)
- 2005(5169)
- 学科
- 济(27092)
- 经济(27048)
- 管理(19698)
- 业(19675)
- 企(16433)
- 企业(16433)
- 方法(13068)
- 审计(12137)
- 数学(10550)
- 数学方法(10389)
- 财(9368)
- 学(9207)
- 中国(8496)
- 制(6987)
- 农(6450)
- 务(5951)
- 财务(5943)
- 各类(5884)
- 财务管理(5876)
- 企业财务(5699)
- 融(5463)
- 金融(5463)
- 业经(5444)
- 银(5315)
- 银行(5288)
- 技术(5104)
- 行(5049)
- 理论(4787)
- 体(4531)
- 地方(4480)
- 机构
- 大学(107982)
- 学院(105553)
- 研究(41479)
- 济(39894)
- 经济(38914)
- 管理(35120)
- 中国(32024)
- 理学(29790)
- 理学院(29357)
- 管理学(28670)
- 管理学院(28487)
- 科学(27887)
- 京(25324)
- 农(25004)
- 所(23624)
- 财(22120)
- 研究所(21036)
- 农业(20108)
- 业大(18600)
- 中心(18478)
- 江(17895)
- 财经(16980)
- 省(15930)
- 经(15518)
- 北京(15435)
- 院(14934)
- 州(13773)
- 范(13071)
- 财经大学(12933)
- 师范(12783)
- 基金
- 项目(70010)
- 科学(53831)
- 基金(51328)
- 家(48257)
- 国家(47884)
- 研究(45040)
- 科学基金(39050)
- 自然(27944)
- 社会(27924)
- 自然科(27282)
- 自然科学(27267)
- 省(26933)
- 自然科学基金(26806)
- 基金项目(26449)
- 社会科(26447)
- 社会科学(26433)
- 划(23973)
- 资助(22182)
- 教育(20912)
- 重点(16848)
- 编号(16070)
- 部(15565)
- 计划(15275)
- 科研(14494)
- 发(14360)
- 创(14257)
- 成果(14061)
- 性(13801)
- 创新(13454)
- 科技(13219)
共检索到17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薛军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量化,科学运用重要性水平,对于制定审计策略、提高审计效能、避免审计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恰当把握重要性水平的特征 1.重要性水平判断标准的模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茜茜 宋夏云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恰当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合理保证审计质量。本文从审计重要性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审计重要性的衡量标准、应用领域及其目的,并在分析审计重要性概念运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改进对策。
关键词:
审计重要性 改进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尤家荣
论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尤家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错误程度。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原来的决策,这种错误即为重要错误。重要性概念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邹新京 陈晓刚
重要性水平的运用贯穿财务报表审计的计划、执行、报告等整个过程,影响着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涉及大量的专业判断,是审计实务中的难点。在审计实务工作中,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把握好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对于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审计准则 重要性 审计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重要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 ,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它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会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运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抓住关键点 ,最终实现“较小的成本、较大的效益”的目的。鉴于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不深入 ,相关准则规定不具体、不便于实务操作的实际 ,重视和加强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及相关准则的制订、完善工作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重要性原则 标准 错报 漏报 专业判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波 杨欣
重要性水平的界定和运用涉及大量的专业判断,是审计实务中公认的难点问题。2010年11月1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本次准则修订中,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被拆分为两项准则,即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一、审计重要性水平相关准则的重大变化与现行准则相比,我国新修订的审计重要性相关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重大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本文以2002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收入排在前20位的事务所及其A股上市公司审计客户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水平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以客户资产相对规模为客户重要性的标志,研究了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没有发现客户的重要性损害了审计质量,却有证据表明事务所对于重要客户更为谨慎。
关键词:
客户重要性 操控性应计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审计重要性水平应当分为客观存在的重要性水平和主观评估的重要性水平 ,后者存在着允许偏差范围的上下两条临界线。主观评估的重要性水平应尽量接近客观重要性水平 ,如超出上下临界线均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高估或低估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 ,从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基于对重要性水平的新认识 ,本文还探讨了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盛纹
重要性概念是会计和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业内人士近五十年来付出大量努力进行研究的概念。本文的目标是梳理重要性概念的现有认识,探究重要性概念的理论基础,阐述重要性概念数理解释的现实寓意,最后,以国际审计保证准则委员会有关审计重要性准则的最新发展动态来说明确立重要性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重要性概念 运用 重要性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敏李 郑石桥 袁秋月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运用贯穿财务报表审计始终,对审计效果与审计效率都有重大影响。围绕审计重要性水平影响审计质量这一主题,结合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调节作用,选取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师运用更严格的重要性水平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反之则会降低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就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重要性水平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审计机构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及监管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海兰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风险导向判断重大错报的同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开始广泛运用,且越来越在审计实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重要性概念的解析,并通过对IPO企业公开信息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在企业IPO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首先考虑重要性概念,在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到错报金额的大小,也要考虑到错报性质及错报发生的特定环境,充分的考虑各方面因素,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的观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峻
根据近年来审计署官网发布的相关审计公告可以发现,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预算及资产资金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二是预决算编制不够准确、虚列支出;三是违规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或设备;四是违规出借资金或购买理财产品等;五是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会计核算不规范等;六是公务用车、会议管理和办公用房清理等工作不到位;七是利用部门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