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0)
2023(4841)
2022(3969)
2021(3834)
2020(3171)
2019(6794)
2018(6839)
2017(12919)
2016(7327)
2015(8264)
2014(8267)
2013(8438)
2012(8199)
2011(7503)
2010(7986)
2009(7546)
2008(7415)
2007(7121)
2006(6669)
2005(6412)
作者
(21823)
(19029)
(18181)
(17701)
(11427)
(9157)
(8278)
(7286)
(7137)
(6694)
(6493)
(6277)
(5976)
(5954)
(5662)
(5610)
(5549)
(5480)
(5246)
(5226)
(4885)
(4757)
(4542)
(4511)
(4436)
(4314)
(4224)
(4071)
(3949)
(3828)
学科
(44199)
(33139)
经济(33092)
农业(29389)
(29268)
管理(14409)
业经(12737)
农业经济(9917)
(9916)
中国(9852)
(8999)
农村(8992)
(8906)
企业(8906)
土地(8716)
地方(8514)
(8284)
方法(7517)
(7040)
(6951)
劳动(6948)
发展(6933)
(6914)
(6706)
收入(6585)
数学(6493)
及其(6484)
(6463)
(6427)
数学方法(6399)
机构
学院(107704)
大学(102551)
(46715)
经济(45650)
(42615)
管理(40445)
研究(39072)
理学(33942)
中国(33719)
理学院(33597)
管理学(33086)
管理学院(32909)
农业(32023)
业大(23845)
科学(23324)
(22318)
(20895)
(20587)
中心(20078)
(20055)
农业大学(19175)
研究所(18063)
(17668)
(15521)
(15017)
(14893)
财经(14860)
师范(14807)
经济管理(14760)
(14182)
基金
项目(65664)
研究(52033)
科学(51399)
基金(46357)
(40080)
国家(39550)
科学基金(33302)
社会(32943)
社会科(30604)
社会科学(30597)
(27531)
(25624)
基金项目(24707)
编号(23697)
教育(21901)
(21482)
自然(19720)
成果(19208)
自然科(19171)
自然科学(19168)
自然科学基金(18822)
资助(17819)
(15974)
课题(15254)
(14897)
重点(14319)
(14006)
(13930)
(13806)
国家社会(13371)
期刊
(65431)
经济(65431)
(49901)
研究(34218)
农业(33420)
中国(31747)
业经(17594)
学报(17460)
科学(16961)
(16553)
金融(16553)
(15034)
(14604)
大学(14274)
农村(13688)
(13688)
农业经济(13498)
学学(13457)
教育(12701)
管理(10508)
问题(9953)
农村经济(8965)
技术(8713)
世界(8160)
(8086)
经济问题(8023)
社会(7065)
财经(6954)
资源(6941)
经济研究(6557)
共检索到185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利  马晓丽  吉伟卓  
河北省农业正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现代农业要求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进行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模式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借鉴别国模式,结合我国实践,进行模式创新,可以多方位促进农地流转健康发展。农地信托流转模式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土地资源资本化,形成多元、长期的农业投入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彩云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雪莲  
日本农地经营具有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经营比较分散、规模小等特点,农地的流转受到法律的限制且利用信托方式流转农地等,均与中国有很多相同之处。对于农地信托,日本完善了相关法律,信托法律关系明确,并且通过规定农户为唯一受益人加强对农户的保护。受托人在农地信托中发挥了融资与农业服务两方面的功能。在中国,信托作为绕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的一种工具备受青睐,然而实践中也出现了法律关系复杂,信托财产、信托关系人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对农地信托的法律规定以及事务操作对中国完善农地流转信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唯  魏召君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的矛盾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本文基于门槛理论,深入剖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市民化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描述了农民市民化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博弈的分析方法,证明农地流转能够降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经济门槛和社会门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跃  彭华  高超华  杨祥禄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分析,总结提炼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重点阐释了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快劳务输出、强化农地流转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农地流转管理和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农地流转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佩红  李琴  李大胜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5年数据及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确权进度信息,从农户视角出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确权使农地转出可能性降低7.3%,户均转出面积减少0.66亩,转出租金每亩提高44.9元/年;使农地转入可能性提高1%,但对户均转入面积和租金率无显著影响。可见,要建立高效的农地流转市场,仅通过农地确权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市场构建、主体培育和行业优化三管齐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洪名勇  龚丽娟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背景下,已经具备培育农地流转市场需求主体的条件。农民对农地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供给不足逐渐转变为需求不足。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主体)的成长密切相关。培育新的农地需求主体,促进农地有效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应从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和产权改革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佐发  王作功  
普惠金融的传统思维一直没有摆脱小额贷款和村镇银行等债权融资的模式。这种债权融资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普惠金融面对的根本挑战,即过高的交易成本所造成的"麦克米伦缺口"。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用内部行政合约替代市场合约组织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通过信托公司把农地经营权的营运和融资结合起来,纳入一个企业内部,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为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的产物,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解决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克服集体财务混乱和缓解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产生的。自一九八四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经过九年多的探索,已在广大农村由点到面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决定》、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加强了对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劲屹  
"土地银行"是促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效率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让现代农业企业集中土地,实施机械化规模耕种。然而,"土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邻域制度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公允的土地评估体系,放宽法律条文对农地抵押的限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方能使其服务"三农"的功效得以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利用广东、江西两省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农户转出的实际行为来说,确权尚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就农户的选择意愿而言,确权会显著促进其流转意愿,确权对农户提高流转租金、采用正式合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确权会诱导农户合约短期化、对象选择非身份化的意愿取向。从总体上看,确权会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关系情感转向理性计算,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将确权工作所诱导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针对农地生态承载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计量模型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农地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淮安市1996-2004以及规划年的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农地生态承载力水平仍处于健康状态且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弹性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健康状态,人类活动潜力逐步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健康状态,资源承载力水平则不断下降。以后应加强对农地生态承载力各指标进行优化,才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莉  闫小培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稀缺,目前又面临人口膨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土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分析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农地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政府在土地市场的垄断。进一步探讨农地制度改革的途径,目的在于打破政府垄断局面,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有利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