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66)
2022(2057)
2021(2026)
2020(1842)
2019(4195)
2018(4196)
2017(8135)
2016(4741)
2015(5507)
2014(5580)
2013(5654)
2012(5630)
2011(4819)
2010(5128)
2009(4958)
2008(5265)
2007(4847)
2006(4686)
2005(4778)
2004(4266)
作者
(14679)
(12138)
(11928)
(11816)
(7879)
(5823)
(5601)
(4691)
(4674)
(4607)
(4206)
(4097)
(4052)
(4004)
(3952)
(3782)
(3598)
(3591)
(3458)
(3380)
(3181)
(3054)
(2965)
(2813)
(2763)
(2723)
(2713)
(2631)
(2618)
(2582)
学科
(19708)
经济(19674)
管理(14801)
(13679)
(11192)
企业(11192)
(6644)
中国(6521)
(6403)
(6122)
(5837)
方法(5832)
(4748)
银行(4740)
数学(4541)
(4469)
数学方法(4389)
农业(4132)
业经(4105)
(4037)
金融(4037)
(3998)
地方(3887)
理论(3879)
(3854)
财务(3841)
(3840)
财务管理(3826)
教育(3728)
税收(3695)
机构
大学(69655)
学院(68490)
(28338)
经济(27541)
研究(26985)
管理(22957)
中国(22748)
理学(18075)
理学院(17839)
管理学(17427)
管理学院(17292)
(16452)
(16076)
科学(15791)
(14891)
(12984)
(12896)
研究所(12799)
中心(12769)
财经(11572)
北京(11031)
(10318)
(10242)
(10110)
(10110)
师范(10011)
农业(9635)
业大(9467)
(9313)
经济学(8579)
基金
项目(36624)
科学(28001)
研究(27827)
基金(25733)
(22715)
国家(22478)
科学基金(18195)
社会(16792)
社会科(15661)
社会科学(15655)
(14211)
基金项目(12938)
教育(12863)
(12275)
资助(11517)
编号(11484)
自然(11401)
成果(11168)
自然科(11107)
自然科学(11102)
自然科学基金(10879)
课题(8749)
重点(8539)
(8223)
(7959)
(7876)
(7054)
(7011)
教育部(6987)
大学(6925)
期刊
(39403)
经济(39403)
研究(27078)
中国(17678)
(14285)
(12523)
学报(11231)
(11009)
金融(11009)
教育(10186)
科学(10028)
管理(9949)
大学(8461)
学学(7767)
农业(7667)
财经(6346)
业经(5746)
经济研究(5705)
问题(5626)
技术(5529)
(5524)
(4472)
(4297)
会计(4118)
图书(4043)
理论(3806)
国际(3676)
(3520)
(3504)
统计(3504)
共检索到12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平,王晓晞  
关于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两个问题叶平,王晓晞本文将论述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都涉及到的两个问题,一是增加值核算,二是资产负债核算。对于这两种核算,都存在一些误解,也都存在如何准确核算的问题。一、新会计制度与增加值核算(一)对增加值指标的几种误解及对它们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耀辉  刘小林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原有的MPS核算体系已显出很多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的需要,因此,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已于1992年推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试行方案,计划分两步实现向新体系的全面过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期间有很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本文仅就其中的两个问题加以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昌延,何光裕,楼德昌,张梓伦  
一、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要理顺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关系进入90年代,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更为紧迫,但现在距离新核算体系的全面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工作还有一定难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微观核算的基础上,使微观核算的信息能够转换为宏观核算的信息。但基层企业的核算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标准分类。虽然各种核算自成体系,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因而各种核算资料的互换性、组合性、共享性较差,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价值量和资金运动的核算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尽快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如何将微观信息转换成为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在现有会计制度作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宋春艳  周晓梅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是“两个剑桥之争”中的一条基本线索。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在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后凯恩斯学派强调积累的核心地位,将投资率作为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共同纽带,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体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松  
从很多国家的情况看,现代中央银行的作用表现为维持通货稳定的宏观经济使命和维持健全金融体系的微观经济使命。对于前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包括明确物价稳定的具体范围和确定相对合理的中间目标。对后者而言,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者机能启动的条件还需要在区分银行危机种类,确定援助限度、偿还期限及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笔者最近看到一些国外解决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来源问题的材料,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总括来讲,有以下特点:第一,国民经济核算所利用的资料,主要是从宏观上搜集的。它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农业、劳动和经济普查等部门以各种方式搜集的各种数据资料。另外还有一些民间组织如贸易联合会、工会搜集的资料。这就是说,基层单位核算与宏观核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本文简要分析了微观投资的类型,并从对象、主体等角度对宏观投资进行类型化分析,指出宏观投资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以此为基础,本文比较了两类投资的差异,指出微观投资可以是存量,也可以是流量;宏观投资一般是流量,也可以用宏观投资存量表示存量。因此,只有微观流量对应宏观流量,微观存量对应宏观存量,才能实现两类投资的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本文旨在阐明以下两个命题:(1) 微观经济核算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并存的状况,应当被一体化模式取代;(2) 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付诸实施的今天,微观经济核算模式必须与宏观经济核算模式相协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珍珍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宏观与微观协调问题──兼与向蓉美同志商榷陈珍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建立在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基础上,即其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核算资料。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关于存量核算的报表由“资金平衡表”改革为“资产负债表”,这种改革更有利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嘉明  王垚  李宝伟  张云  
运用DAG-SVAR模型和面板数据FGLS估计研究了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影子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是影子银行的同期影响因素,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同时受到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在中长期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波动的解释比例上升,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是长期持续的;微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均对影子银行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而且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存在交互性,即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越大。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宏观层面上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应避免影子银行规模的剧烈波动,同时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影子银行的长期影响,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应该充分考虑对微观层面上影子银行规模的临界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嘉明  王垚  李宝伟  张云  
运用DAG-SVAR模型和面板数据FGLS估计研究了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影子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是影子银行的同期影响因素,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同时受到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在中长期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波动的解释比例上升,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是长期持续的;微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均对影子银行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而且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存在交互性,即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越大。基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本文对目前不少教科书或专著在微观经济学和宏现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阐释错误或表述不准确进行了分析、矫正。认为价格变动比率等于需求量反向变动比率时,价格变动会导致企业生产收益不变的表述是错误的。显示性偏好理论的有关表述也欠妥。某教科书关于消费者剩余的说明是错误的。对子哈罗德模型中的自然增长率进行了推论,弥补了不少教科书的不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李旗明  孙荃  
从横向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两个阶段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从纵向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国际基础、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基因,为第二个时期成功准备了条件。将两个历史时期统一起来,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为确保国家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历史坐标,为建设长期执政党提供历史借鉴,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提供历史训诫。本文试图证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性的观点,应该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