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99)
2022(1709)
2021(1511)
2020(1410)
2019(3060)
2018(3073)
2017(5292)
2016(3161)
2015(3680)
2014(3833)
2013(4108)
2012(4097)
2011(3646)
2010(4030)
2009(3953)
2008(3915)
2007(3815)
2006(3783)
2005(3792)
2004(3389)
作者
(10209)
(8173)
(8098)
(8064)
(5384)
(3972)
(3859)
(3257)
(3202)
(3090)
(2911)
(2894)
(2872)
(2822)
(2678)
(2655)
(2538)
(2501)
(2436)
(2417)
(2374)
(2049)
(2036)
(2032)
(1989)
(1973)
(1933)
(1854)
(1806)
(1785)
学科
(10778)
经济(10741)
管理(10127)
(8208)
(7743)
(6814)
企业(6814)
制度(5612)
(5612)
(4807)
中国(4804)
(4327)
(4221)
银行(4221)
(4011)
(3941)
税收(3664)
(3607)
服务(3159)
(3158)
教育(3149)
(3026)
金融(3026)
(2996)
医疗(2976)
地方(2971)
(2960)
业经(2878)
理论(2711)
方法(2632)
机构
大学(47278)
学院(45386)
(17272)
研究(16766)
经济(16444)
管理(15962)
中国(15637)
(12556)
理学(11752)
理学院(11594)
管理学(11389)
管理学院(11283)
(11196)
(11052)
中心(9208)
(9203)
科学(8816)
(8722)
(8116)
财经(8096)
北京(7685)
(7628)
师范(7568)
(7470)
银行(7201)
(7139)
研究所(7127)
(7076)
人民(7000)
(6820)
基金
项目(21455)
研究(17871)
科学(16291)
基金(14465)
(11860)
国家(11720)
社会(10752)
社会科(9974)
社会科学(9971)
科学基金(9844)
教育(8702)
成果(8352)
(8258)
编号(7952)
(6919)
基金项目(6894)
资助(6489)
课题(6231)
自然(5430)
自然科(5285)
自然科学(5284)
(5225)
自然科学基金(5189)
(5041)
(4906)
项目编号(4805)
重点(4773)
(4477)
(4461)
阶段(4458)
期刊
(28432)
经济(28432)
研究(20072)
中国(18401)
(10917)
(9758)
金融(9758)
教育(9570)
管理(6927)
(6838)
学报(6108)
图书(5132)
科学(5112)
大学(4879)
(4675)
财经(4435)
书馆(4185)
图书馆(4185)
技术(4124)
学学(4031)
(3998)
卫生(3998)
(3966)
(3793)
业经(3725)
农业(3571)
经济研究(3310)
理论(3242)
问题(3217)
会计(3193)
共检索到9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江滨  王浏  
对于超范围的工伤医疗费的承担,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费用的合理性问题。要明确工伤医疗过程中,涉及主体各自应履行的义务及相关责任,应健全相应的规范制度,如建立报告沟通和工伤治疗协作机制,并明确责任分配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严非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冬霞  
超出工伤保险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由谁承担的问题反映的是工伤职工的基本医疗救治权利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实现工伤职工基本权利出发,适用雇主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由用人单位承担。另外,这一问题的存在也反映了在工伤损害赔偿领域存在法律缺失、工伤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关系不明、医疗机构行为缺乏监管等问题,应当着力予以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一凡  林巧  
本文通过对各地区关于超出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医疗费承担的规定及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伤保险二元救济模式存在诉讼效率低而成本高的缺陷。未来,应该建立由工伤保险替代人身损害赔偿的救济模式。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超出工伤保险赔偿范围的医疗费原则上应由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自愿承担超范围医疗费,或者与劳动者有其他约定的,应该从其约定;劳动者需要工伤急救的情况下,超范围医疗费应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曼  吕国营  
一、问题的提出 医疗保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险范围的选择:是保大病,还是保小病,抑或既保大病又保小病。这个问题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曾引起激烈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只能保小病。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风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可以用风险溢价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大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提高广大患者健康水平的同时,部分耗材由于价格昂贵,导致了患者和社会的医药费用负担加重。医用器械的价格涉及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将其价格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对满足医疗需求,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虹  
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是拆迁活动的核心内容,补偿范围不全面,拆迁矛盾便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土地使用权没有完全补偿。文章针对目前拆迁补偿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补偿范围的相应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文鸣  
在地方人士著述范围内 ,对著述作者和著述的地方性作了概念的明确和特征的分析 ,并结合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操作 ,提出了地方文献搜集范围广狭兼顾的收集理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霍玉洁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了指导各地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是指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参保人员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需的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覃有土  孙文桢  
公司的经营范围在性质上只是公司的特别民事权利能力即商事权利能力,而不是公司民事权利能力的全部;在商事权利能力之外,公司依然具有普通民事权利能力,依然可以签订合同。公司超出经营范围而签订的合同,其效力应就该合同本身进行判断,而和公司对经营范围的超出毫无关联,是无关联主义。无关联主义可以通过某些法律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实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芮国忠  
医疗服务范围,是指以医疗机构或设施为中心把医疗服务的可供量与医疗服务的需求联结起来,表现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利用某种医疗设施的空间距离分布。医疗服务消费者类型是根据患者的求医意向进行划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茂友  
在我国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下,要实现医疗保险“广覆盖”的目标,有许多有待解决的技术操作问题。笔者认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中方职员的医疗保险,一般来说只要参照国有(集体)企业的做法,并加大政府的工作力度即可。而情况较特殊的个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林英  
遏制增长过快的医疗收费,增强医疗收费透明度,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的消费,是当前全社会的呼声,也是医院适应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的需要。我院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在自贡市率先实行了医疗收费“一日清单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社会反映好,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 一、实行“一日清单制”的做法 1. 清单的设计和制作。为了规范管理,统一格式,清单的设计主要由财务部门通过到病房调查了解后从实用性方面考虑,经反复征求护理部意见而确定,并由医院统一印制。清单的长短、宽窄与会计凭证规格一致,易于装订和保管。 2.清单的主要内容。根据医院各临床护理基本项目和科室经常发生的一些监测项目确定,印制收费项目名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劳动合同法(草案)》,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法律的适用范围、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短期化、试用期期限、经济补偿金标准、解雇条件、劳动力派遣的法律规范等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对一些反映强烈的问题,本刊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