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8461)
- 2022(7145)
- 2021(6502)
- 2020(5560)
- 2019(12290)
- 2018(12313)
- 2017(23488)
- 2016(13088)
- 2015(15005)
- 2014(15150)
- 2013(15111)
- 2012(14448)
- 2011(12898)
- 2010(13545)
- 2009(12887)
- 2008(13077)
- 2007(12479)
- 2006(11502)
- 2005(10873)
- 学科
- 济(53891)
- 经济(53788)
- 管理(44649)
- 业(39596)
- 企(33506)
- 企业(33506)
- 制(18488)
- 财(18197)
- 中国(17637)
- 农(17243)
- 方法(15711)
- 业经(15616)
- 地方(14013)
- 数学(12344)
- 体(12302)
- 数学方法(12103)
- 银(11521)
- 银行(11512)
- 行(10965)
- 产业(10841)
- 农业(10708)
- 体制(10216)
- 融(10089)
- 金融(10087)
- 务(9981)
- 财务(9935)
- 财务管理(9891)
- 学(9635)
- 技术(9582)
- 企业财务(9327)
- 机构
- 学院(187471)
- 大学(186960)
- 济(79440)
- 经济(77487)
- 管理(69116)
- 研究(65171)
- 理学(56320)
- 理学院(55713)
- 管理学(54901)
- 管理学院(54521)
- 中国(53520)
- 财(44347)
- 京(40900)
- 科学(35554)
- 江(33989)
- 所(32605)
- 财经(31697)
- 中心(31376)
- 经(28258)
- 研究所(27980)
- 农(27513)
- 北京(26737)
- 州(26452)
- 范(25094)
- 师范(24906)
- 省(24452)
- 经济学(24297)
- 院(23515)
- 业大(23114)
- 财经大学(22941)
- 基金
- 项目(110017)
- 研究(87911)
- 科学(86876)
- 基金(77345)
- 家(65012)
- 国家(64393)
- 社会(55899)
- 科学基金(55430)
- 社会科(52853)
- 社会科学(52845)
- 省(44569)
- 教育(40475)
- 基金项目(39835)
- 编号(36610)
- 划(36263)
- 成果(32881)
- 自然(32231)
- 自然科(31380)
- 自然科学(31375)
- 资助(31334)
- 自然科学基金(30823)
- 课题(27387)
- 制(27080)
- 重点(25236)
- 发(25106)
- 部(24719)
- 性(23690)
- 创(23304)
- 国家社会(22547)
- 年(22393)
共检索到32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彦炜 张迹
我国的基础产业滞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瓶颈”,重要原因是国家重点建设资金不足。基础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的浅层次原因是建设资金的积累机制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得不到有效地发挥,深层次原因是筹资的形成方式和使用方式未能很好地协调起来。为摆脱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必须完善现行积累与筹资机制,拓宽基础产业建设资金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集中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晓辉
根据对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还是从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来讲,强化基础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都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建设的重点。基础产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基础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新的积累机制,强化基础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锡群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运行的基础: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经勇
(一) 我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是:一个由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现代化工业微乎甚微。其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不仅是一个迅速发展农业的问题,还有一个加快工业化步伐的问题。在迅速发展农业和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双重目标权衡中,农业问题成了一个既不能忽视又无力完全解决的经济难题。在农业生产效率异常低下的情况下,其所能提供的选择余地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在一个农业产值和农业劳力占绝大比重的国家,国家的财力来源主要是来自农业,如果把农业所能提供的有限资金,集中投入于工业的发展,强行启动工业化进程,势必会削弱农业自身的发展;如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我国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痛切地感到资金不足的瓶颈限制。在经济过热时资金严重短缺;在经济降温、市场疲软时资金也严重不足。发展资金的积累和集中已经成为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天宏
农村新旧体制更替,一方面旧的不适应的资金管理机制逐步瓦解;另一方面,新的资金管理机制正在形成与完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农村资金运行无序的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认为,应从纵横角度考虑,尽快建立农村资金积累多维性调控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世亮 刘芸芸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林牧副渔工全面发展,生产门路越来越广。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农村资金运动的规模,农业自身的生产积累速度加快。这里我们编选了全国各地农村有关广开生产门路,增加生产收入,解决资金问题的若干例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笔
近年,人们在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中,诸如科技、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已越来越意识到,农村资金逐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瓶颈,资金短缺已深深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决策者和产生者,而农村资金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构成不可能进行大的调整以及其它渠道难以实行强制注入的情况下,其基本出路在于农村自身的积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现行的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乃胜
内源式资金积累是指一国通过国内的市场机制或政府的政策效应所实现的资金积累。内源式资金积累机制和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资金积累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资金积累机制和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金积累道路提供借鉴。一、价格差积累机制和政策价格差积累是一种主要通过扭曲价格体系来改变分配格局所实现的强制性的资金积累。其主要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工业品与农产岳的不等价交换迫使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二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伟
对基础产业走向市场的若干思考张伟在国家持续出台加快基础产业发展措施的背景下,为什么基础产业瓶颈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不由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笔者认为,经济过热是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考察不难看出,每当经济过热时期来临,基础产业瓶颈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冰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保障 农地产权 货币化 农村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卓 孙燕东
由于市场进入壁垒、外部性和内部性的存在使政府规制成为必要。网络型基础产业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技术经济特点,是政府对网络型基础产业实施规制的根本依据。现实经济中广泛地存在的法定垄断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垄断。网络型基础产业规制依据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是合理制定规制政策的基础。
关键词:
网络型基础产业 规制依据 自然垄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卫稼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继而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秉持主体收益原则,加快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完善社会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增长 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