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1)
2023(3938)
2022(3395)
2021(3278)
2020(2868)
2019(6318)
2018(6708)
2017(12355)
2016(7256)
2015(8597)
2014(9086)
2013(8656)
2012(8003)
2011(7124)
2010(7402)
2009(6954)
2008(6948)
2007(6645)
2006(6202)
2005(5990)
作者
(22661)
(18592)
(18559)
(17921)
(11828)
(9016)
(8476)
(7295)
(7156)
(7036)
(6444)
(6366)
(6160)
(6156)
(6104)
(5736)
(5579)
(5555)
(5436)
(5217)
(5043)
(4658)
(4651)
(4373)
(4346)
(4329)
(4135)
(4082)
(4066)
(4017)
学科
(23905)
经济(23844)
管理(19502)
(16307)
(12604)
企业(12604)
中国(10365)
(9826)
(9354)
(8733)
(7439)
地方(7317)
(7271)
(6388)
银行(6369)
(6089)
农业(5939)
方法(5774)
业经(5707)
理论(5555)
(5493)
金融(5485)
教育(5287)
(5282)
(4992)
(4803)
制度(4802)
体制(4713)
税收(4593)
(4553)
机构
学院(100561)
大学(99054)
研究(39123)
(35768)
经济(34578)
管理(32586)
中国(31467)
理学(25571)
理学院(25212)
科学(24823)
管理学(24568)
管理学院(24389)
(22914)
(22004)
(21560)
(21413)
研究所(19241)
(19150)
中心(17978)
(16703)
农业(16451)
业大(15540)
北京(15282)
(14983)
(14944)
财经(14854)
师范(14762)
(14308)
技术(13343)
(13157)
基金
项目(57942)
研究(44055)
科学(43098)
基金(38172)
(34001)
国家(33645)
科学基金(26799)
社会(24948)
(24702)
社会科(23246)
社会科学(23239)
教育(20302)
(20218)
基金项目(19528)
编号(19440)
成果(18080)
自然(16621)
资助(16225)
自然科(16171)
自然科学(16161)
自然科学基金(15825)
课题(15105)
重点(13322)
(12960)
(12337)
(11817)
(11793)
(11489)
项目编号(11391)
(11144)
期刊
(52297)
经济(52297)
研究(35843)
中国(28079)
(21764)
学报(18788)
(17943)
教育(16820)
科学(15199)
农业(13835)
大学(13571)
(13397)
金融(13397)
管理(13101)
学学(12571)
业经(9314)
技术(9181)
财经(7579)
问题(7493)
经济研究(7207)
(6583)
(6248)
图书(6208)
(5667)
(5545)
职业(5316)
(5290)
论坛(5290)
会计(5131)
理论(5088)
共检索到179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学  
一、云南城镇体系现状 1949年底,云南省设市城市只有昆明,人口28万,属中等城市。五十年代,因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增设了3个城市(个旧、大理、东川),人口都不足10万,属于小城市。同一时期,省会昆明市逐渐发展,人口很快超过50万,成为大城市。直至八十年代初,云南省城镇体系仍由1个大城市,3个小城市,147个建制镇(其中124个县城)所组成。1982年以来,为适应体制和机构改革需要,设立了昭通、开远、曲靖、玉溪、楚雄、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光辉  
湘南包括衡阳市和郴州、零陵两地区。总面积5.79×10~4km~2,1987年总人口1510万。现有1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22个县城扣145个建制镇。一、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基础影响湘南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因素主要有: (一)位置与交通。湘南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带的结合部,扼南北交通要冲,为湖南城镇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湖南处于粤港与长株潭双向辐射地,扩大了湘南城市腹地潜在优势。有利于湘南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职能的发挥;2.秦代通向两广的驿道与京广、湘桂铁路均沿湘江干支流及湘粤、湘桂构造谷修建,经湘南分别通问粤桂。湘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舒昉  
云南城市体系呈典型的首位型结构,在特大城市昆明下面空缺一个等级;一般老城市缺乏活力,而新兴城市则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职能单一,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一些小城市甚至还处在"农业城市"的阶段。从整个城市体系的功能而言,中等城市发展迟缓已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速中心城市昆明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育30~50万人口的大中城市,并发展滇中城镇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启程  段少华  邹平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消费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等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状况、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明军  杨子生  
在提出城镇上山压力概念的同时构建了城镇上山压力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测算和分析了2020年云南各州(市)的压力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不同,云南省城镇上山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2将云南城镇上山压力分为4个等级:Ⅰ等超高压主要位于滇中中部地区,Ⅱ等高压主要分布于滇中西部和东部、滇东南西部以及滇西南南部,Ⅲ等中压主要分布于滇中中部、滇西南大部分地区、滇西北的东部地区和滇东北北部,Ⅳ等低压主要分布于滇东南的东部和滇西北的西北部;3通过差异化的上山政策可以缩小城镇上山压力的非均衡性差距,云南省未来城镇上山的重点区域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炳全  杨斯迈  
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关键优势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突出劣势是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低。在建设发展中 ,选择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和小城镇发展模式并行的战略是符合省情的。但在完善和实施战略架构时 ,还需要从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广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学及学术机构在中心城市的分布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和规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家诚  林涛  李笃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住房消费和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经验,提出城镇“宅地权”(即住宅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并相应提出了“宅地权”制度的若干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映梅  李保玉  
聚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集镇作为聚落完整体系的中间环节,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位突出。本研究提出聚落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的观点,强调集镇在聚落体系中的依托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对山区集镇的时空分布、结构层次、形成机理等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山区集镇体系发展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表现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若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集镇体系发展的主要控制参量复杂多变;集镇等级规模和交通条件分别是山区集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内外部控制参量;范围维系和时空协同是山区集镇体系未来发展的控制机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安  曹文文  雷泽珩  
现行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于住房建设和住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政府主导性过强、城市户籍的思维定式、供应结构和定位缺乏整体设计、市场与非市场供应对接机制不平滑、合法供应与不合法供应并存、住房供应波动性大、商品住房市场供应的高度垄断、住房供应种类太多、住房供应管制和调控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城镇住房体制改革来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要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必须坚持统筹谋划、整体设计,明确目标、协同推进,市场主导、政府调节,以人为本、全面覆盖,租产并行、租售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等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映梅  张超  杨艳昭  贾琨  刘广杰  熊琛然  
基于熵值法对集镇规模量化评价,以位序—规模法则、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为方法的宣威市集镇体系分形研究表明:①集镇体系规模和空间结构都具有明显分形特征,但也存在分形发育不完善等问题。②集镇体系规模分布分散,兼具"发育不足"和"差异显著"双重特征,向心性与城镇体系相异、均衡性差、交通联系薄弱,呈"小聚集"形态分布于河谷、交通线及坝区,"多圈层"、"多中心"和"低海拔指向"特征明显。③分形发育受自组组织力量交织影响,"山、河、坝"相间分布的地理环境是集镇体系分形的基础支撑,交通因素是分形发育的控制变量。可利用分形理论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扶持重点集镇、改善交通条件促进集镇体系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建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玮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即一定经济区范围内毗连分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镇群体,它们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广大乡镇为基础、由若干不同性质规模的城镇组成,具有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按此概念衡量我国现状,真正形成的城镇体系还不多。一般来说,城镇体系的发展,要伴随着所在经济区的成熟。经济区的本质,是社会化劳动地域分工;城镇体系的首要特征,则是各城镇在经济区内实现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俊  
城镇体系的规划研究,是兴起于六十年代的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成功地提供了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征与地理背景的相互关系及经济空间格局形成过程的新思路,并由此独辟了一条依靠区域大城市和城镇群体有效地组织区域经济开发和区域城市化的蹊径。因此,城镇体系这一概念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邓肯(D.Duncan)首先提出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应用,对城市和区域的规划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敏  曹润林  
新型城镇化应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如果地方政府继续依赖土地融资,将会带来系列风险,"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难以实现。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我国1979~2013年间中央财力集中度与城镇化增速呈现出较一致的变动趋势,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二者几乎同时快速上升。进一步的分析结论表明:分税制改革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刺激作用,但地方税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推行"土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因此,为保障新型城镇化质量,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