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1)
- 2023(11187)
- 2022(9198)
- 2021(8308)
- 2020(7024)
- 2019(15545)
- 2018(15437)
- 2017(29732)
- 2016(16175)
- 2015(18254)
- 2014(18342)
- 2013(18110)
- 2012(16568)
- 2011(14615)
- 2010(15138)
- 2009(14761)
- 2008(15072)
- 2007(13993)
- 2006(12840)
- 2005(12338)
- 学科
- 业(83046)
- 企(76463)
- 企业(76463)
- 济(74182)
- 经济(74033)
- 管理(70538)
- 业经(31159)
- 财(31095)
- 农(30491)
- 方法(26394)
- 制(22189)
- 农业(21977)
- 务(21471)
- 财务(21441)
- 财务管理(21408)
- 企业财务(20211)
- 中国(19834)
- 数学(17886)
- 数学方法(17680)
- 技术(16634)
- 体(16216)
- 策(15811)
- 划(15040)
- 体制(14125)
- 理论(13920)
- 和(13645)
- 地方(13284)
- 企业经济(12664)
- 银(12388)
- 银行(12379)
- 机构
- 学院(241287)
- 大学(234642)
- 济(104084)
- 经济(101940)
- 管理(97362)
- 理学(81788)
- 理学院(81056)
- 管理学(80127)
- 管理学院(79667)
- 研究(74693)
- 中国(63528)
- 财(56426)
- 京(48976)
- 财经(42330)
- 江(40564)
- 科学(40233)
- 农(38801)
- 经(38063)
- 所(36905)
- 中心(34990)
- 研究所(31777)
- 州(31460)
- 经济学(31186)
- 北京(30978)
- 业大(30900)
- 财经大学(30692)
- 农业(29348)
- 经济学院(27945)
- 商学(27876)
- 商学院(27643)
- 基金
- 项目(144295)
- 科学(115910)
- 研究(112104)
- 基金(105863)
- 家(88922)
- 国家(87984)
- 科学基金(78038)
- 社会(74374)
- 社会科(70292)
- 社会科学(70275)
- 省(57867)
- 基金项目(55792)
- 教育(49974)
- 自然(47317)
- 自然科(46195)
- 自然科学(46185)
- 划(46076)
- 自然科学基金(45422)
- 编号(45344)
- 资助(42118)
- 成果(37488)
- 制(34791)
- 业(33789)
- 创(33190)
- 部(32445)
- 重点(31568)
- 课题(31414)
- 发(31204)
- 国家社会(30570)
- 创新(30077)
- 期刊
- 济(133507)
- 经济(133507)
- 研究(78038)
- 中国(52915)
- 财(49842)
- 管理(42735)
- 农(41172)
- 科学(30142)
- 学报(28565)
- 融(27690)
- 金融(27690)
- 农业(27574)
- 业经(25059)
- 大学(23959)
- 学学(22753)
- 教育(22366)
- 财经(22284)
- 技术(22113)
- 经(19261)
- 经济研究(19041)
- 问题(17317)
- 业(15127)
- 财会(14245)
- 技术经济(14024)
- 会计(13103)
- 现代(12982)
- 贸(12644)
- 世界(12342)
- 商业(11647)
- 经济管理(11551)
共检索到389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红岗
一、完善承包指标体系,促进承包基数合理化。承包制的主要优点是将经营承包者与集体以契约的形式确定了企业在承包期的责、权、利关系,使经营者拥有对企业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并将企业与经营者以及职工的经济利益直接与企业经营成果挂钩,具有了较强的激励作用。这种机制的出台,打破了以前的“两权不分、责权利不清、经营者不振、企业不活”的局面。当前,在承包制中,最感突出的问题是“包盈不包亏、结算不过破”,最终导致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绍武
目前农村乡镇企业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普遍不注重乡镇企业的特点,简单套用农业生产的承包形式,实行“大包干”。即只要求承包者包干上交多少钱,其他,如经营管理、盈余分配、折旧基金和生产发展基金的提留以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坤 成虎
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许多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变革,需要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组织文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各方面的改进。本文就工程承包企业责任制形式、企业责任制的目标、项目实施方式、项目核算机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工程承包 责任制 核算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惠渊
乡镇企业承包经营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许惠渊在乡镇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对承包经营制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走出承包搞改革”;有的认为承包经营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放权让利形式,现在应予否定;有的认为承包经营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书田
一、应尽快让乡镇企业直接跻身于国际市场 1992年我国的乡镇企业又一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总产值达到16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工业产值为12500亿元,增长40%。在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效益也比较好,年销售收入1.43万亿元,增长38%;出口交货额1100亿元,增长60%;上交税金455亿元,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韬
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中的几个问题近年来,为了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不少乡镇企业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注重质的提高,走内涵广大再生产的路子,特别是在改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状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镇企业技术改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居占杰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获得了很大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实现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和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乡镇企业技术进步 ,应牢固树立“科技兴企”思想 ,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人才培养 ,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坚持技术开发与引进并举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 乡镇企业 技术进步 途径与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芝
向管理要效益──在完善承包责任制中强化企业管理攀钢(集团)公司矿山公司郑玉芝前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外部环境。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变成真正的动力,这样就要求企业探索、制定在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模式。承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张建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而且也是乡镇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使乡镇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实行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是一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舒雅秋 杨俊富
一、企业活力探源企业活力是企业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及其相应经济实力水平的统称。具体地说,就是企业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经济法规的条件下,完全拥有项目投资、原材料采购、产品价格制定、销售方式及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决定权,可以毫无束缚地在市场上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即能及时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韬 刘成龙
乡镇企业技术开发中的几个问题江苏省盐城市薛韬,刘成龙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地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它作为农村主体经济来抓,使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基础。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迎接市场竟争的挑战,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国良 董裕平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一直靠大规模的投入支撑,这种靠简单增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与乡镇企业“半壁江山”的地位不相称。在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乡镇企业也迫切需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的特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在资金、技术、人才、产权界定等方面进行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继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应当继续坚持。同时,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兴利除弊,不断加以完善。今年1月全国体改工作会议指出:治理整顿阶段,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一是要稳定,二是要完善。在上述精神的指引下,坚持、稳定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已成为全国全区企业深化改革的普遍的实际行动,对它的意义和作用已为众多的人们所了解。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本文试就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路湘成
上海冶金系统各生产经营单位在1987年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于1988年上半年,正式与冶金局、财政局签订了“上海市冶金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承包形式实行“三包一挂”(即包上交利润、包技术进步、包出口创汇、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主要产品产量按冶金局下达的年度计划及奋斗目标考核,合同期为一定5年不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奎兴
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第一期承包多数将在1992年到期,企业承包制今后发展取向,也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已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企业所关注,目前对此各方面的看法还不一致,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继续推行和完善企业承包制;二是把现行承包制过渡到股份制;三是实行税利分流。下面对三种意见的可行性作些分柝。1、能不能把现行的承包制过渡到股份制?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可以通过股票发行,使资金的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