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177)
2022(7705)
2021(7365)
2020(6234)
2019(14019)
2018(13889)
2017(25194)
2016(14252)
2015(16752)
2014(16708)
2013(16110)
2012(15253)
2011(14049)
2010(14167)
2009(13524)
2008(13454)
2007(12194)
2006(11068)
2005(10649)
作者
(39001)
(32674)
(32623)
(31338)
(20862)
(15497)
(14846)
(12569)
(12516)
(11863)
(11398)
(11022)
(10781)
(10600)
(10548)
(10108)
(9803)
(9584)
(9482)
(9239)
(8662)
(7869)
(7768)
(7506)
(7407)
(7361)
(7304)
(7264)
(6604)
(6492)
学科
(56814)
经济(56706)
管理(43459)
(37277)
(30312)
企业(30312)
中国(22090)
方法(21742)
数学(18967)
数学方法(18767)
(17582)
(17064)
(16401)
业经(13118)
(12854)
贸易(12844)
(12598)
(11967)
(11945)
银行(11938)
(11526)
(10622)
金融(10620)
教育(10521)
(10339)
农业(10265)
体制(9939)
(9213)
财务(9187)
财务管理(9157)
机构
大学(209439)
学院(200583)
(91299)
经济(89539)
研究(75320)
管理(72126)
理学(60332)
中国(59916)
理学院(59572)
管理学(58673)
管理学院(58259)
(46272)
(45770)
科学(40104)
(36944)
财经(35117)
中心(33606)
研究所(32732)
(31989)
(31907)
北京(30196)
经济学(29813)
(28679)
(28373)
师范(28176)
(27101)
经济学院(26571)
财经大学(26051)
(24300)
业大(24237)
基金
项目(124072)
科学(99388)
研究(96274)
基金(92015)
(78858)
国家(78211)
科学基金(66887)
社会(64179)
社会科(60809)
社会科学(60799)
基金项目(46863)
教育(46214)
(44669)
自然(39370)
(39076)
自然科(38473)
自然科学(38462)
资助(38105)
自然科学基金(37816)
编号(37705)
成果(34345)
(30383)
(28972)
重点(28611)
课题(28119)
国家社会(27614)
教育部(26994)
大学(26571)
中国(26496)
(26357)
期刊
(106140)
经济(106140)
研究(75165)
中国(51523)
(37025)
教育(33591)
管理(29873)
学报(28410)
(27829)
科学(27326)
大学(24051)
(23526)
金融(23526)
学学(20812)
财经(19222)
农业(18411)
经济研究(17485)
(16695)
技术(16593)
业经(14409)
问题(14262)
(14061)
国际(12363)
世界(12303)
图书(11363)
(10197)
技术经济(9535)
(9438)
论坛(9438)
(9026)
共检索到33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这既强调了"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又反映了中国大学发展现阶段的制度缺陷或者是发展中的制度性制约。那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怎样看待"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并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我国基层组织中,大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虽然有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差距。今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征法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并确定浙江省和北京大学等27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理论研究、学校自发探索进入了国家主导的试点推进阶段,成为国家统一决策、统一部署。一、试点工作总体情况自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保障,不断改进现代大学制度外部环境;以制定高校章程为重要载体,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以研究制订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为引领,保障学术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反复征求意见,教育部以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文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蒋华林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与普适性的关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它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和共同趋势,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有利于大学健康发展和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主动适应和协调。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上加大改革力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大学就在文明盛衰、社稷起伏与民族兴亡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大学的精神和本质是支撑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紧紧抓住大学精神和本质所在,建设回归大学本位的章程,既是现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无"章程"的表述,但最早追溯到宋代书院的院规、训示,也具有章程的早期形式和内涵。到了近代,《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大学章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绍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那么,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与方法去"完善"呢?笔者认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应从科学的顶层设计、充分的实践探索、深入的理论研究、有效的措施推进四个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对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并把这种制度建设赋予了“现代”的含义,由此引发了关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命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国情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这一命题的特殊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基础。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有一些工作需要我们抓紧,抓实,抓好。一、把深入学习高校咨询会议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体现在贯彻落实的行动中刘延东同志在今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论述为探讨大学的精神生产与制度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国的大学制度中既有基于精神生产的矛盾和张力形成的内生性制度特征,又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赋予性制度特征,它们一起构成了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基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培育和巩固大学的内生性制度特征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融为一体。划清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限与政府依法管理大学的权限之间的"边界",处理好精神生产中的"学术自由"原则与意识形态"底线思维"原则的关系、学术标准与功利标准的关系,凝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当前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高等学校要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培养千百万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8月23日至24日,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主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围绕加强章程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学术组织、强化民主管理、拓展社会合作、深化考核评价、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7个专题,委员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全体大会上,东南大学等七所高校领导作了发言。以此为基础,本刊专门约请发言者进行拓展和充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课题组  韩文秀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数量扩张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以更好履行立德树人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关键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以建立健全权力清单为抓手,规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抓好简政放权、加快转变职能,是构建高校与政府、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友平  吴瑾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扩大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建立规范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个政策导向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反映了政府、社会和大学已经就大学治理模式需要现代化转型,以及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径所形成的共识与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传淮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制度的制度体系,具有领导力优势、决策力优势、执行力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从四方面着手: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深化依法治校,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教育立法,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保障机制;推动"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治理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议题。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方式独具特色。具体而言,它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设置建设议程,沿用中体西用的方式获取建设资源,通过多元力量的复杂博弈推进建设进程,并遵循返本开新的路径逐渐调整建设方式。中国大学制度的建设方式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整体契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