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9)
2023(6215)
2022(5232)
2021(5361)
2020(4290)
2019(10262)
2018(10198)
2017(17616)
2016(10714)
2015(12586)
2014(12616)
2013(12104)
2012(11642)
2011(10949)
2010(11124)
2009(10044)
2008(10024)
2007(9054)
2006(8422)
2005(8271)
作者
(28180)
(23293)
(23215)
(22708)
(14901)
(11186)
(10665)
(9144)
(9015)
(8573)
(8128)
(7801)
(7689)
(7495)
(7466)
(7404)
(7055)
(6849)
(6703)
(6602)
(6385)
(5655)
(5645)
(5380)
(5295)
(5276)
(5195)
(5028)
(4766)
(4746)
学科
(39786)
经济(39735)
管理(22191)
中国(21438)
(19605)
教育(19516)
方法(15921)
数学(14298)
数学方法(14093)
(13961)
企业(13961)
(11877)
(10539)
贸易(10530)
(10372)
(9862)
(9528)
(9472)
理论(8582)
(7828)
银行(7823)
(7815)
(7594)
农业(7360)
业经(6994)
(6816)
金融(6816)
发展(6605)
(6482)
(6335)
机构
大学(153277)
学院(145289)
(64524)
经济(63261)
研究(62511)
管理(45863)
中国(45001)
理学(37774)
理学院(37206)
管理学(36553)
管理学院(36245)
(35914)
科学(32976)
(31920)
(30737)
(29569)
师范(29473)
教育(29425)
研究所(28514)
中心(26331)
北京(25215)
师范大学(24605)
财经(23449)
(23140)
(21803)
经济学(21632)
(21519)
(20441)
经济学院(19338)
(17852)
基金
项目(84681)
研究(71115)
科学(68627)
基金(60666)
(52344)
国家(51814)
社会(44714)
科学基金(42433)
社会科(42093)
社会科学(42086)
教育(40408)
基金项目(29782)
(29671)
编号(29601)
(28907)
成果(28519)
资助(26116)
课题(24537)
自然(23462)
(22930)
自然科(22923)
自然科学(22918)
自然科学基金(22539)
重点(21113)
教育部(20664)
中国(20594)
(20209)
(19915)
(19789)
国家社会(18707)
期刊
(74333)
经济(74333)
研究(63390)
教育(48924)
中国(42225)
(22918)
(19233)
学报(18785)
科学(18693)
管理(17913)
(15874)
金融(15874)
大学(15714)
技术(15151)
财经(12960)
农业(12951)
学学(12931)
经济研究(12540)
职业(11621)
(11430)
(11426)
问题(10579)
国际(10087)
世界(10049)
业经(9048)
(8851)
论坛(8851)
(7583)
技术教育(7461)
职业技术(7461)
共检索到25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培华  
子夏,晋国温邑人,作为孔门四科之“文学”高徒,在孔子晚年整理古文献时已是得力助手。在阐发孔子思想的同时,有所发挥和发展,在孔门深得上、下信赖。20岁即得到孔子的举荐,“为莒父宰”。孔子逝世后,经过“心战”,最终放弃从政,退居家乡设馆授徒,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参与主持编纂《论语》,整理并传授《六经》,被两汉经学家奉为经学鼻祖。不仅对荀子及其后的儒家经学一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法家、墨家、道家等其他战国各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催生或助长作用,是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做了开拓、奠基性工作的一代文化巨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科,自产生之日起,从名称到内容,一直保持着中国特色。但近年在引进美国AECT“94定义”时,有中断传统的倾向。如何做到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教育技术的理论框架可由五部分组成:教育技术的本体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其逻辑起点是“借助现代媒体的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欣  
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魏欣(河北工学院)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神州大地,也冲击着每个人的头脑,改革促使人们积极开动脑筋,思本职工作,思自己的事业,思如何变,如何改,如何发展。改革带来了很多翻新和花样。但我们必须明确,改革是推陈出新,改革是优胜劣汰,改革是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现金流量计算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为了顺利地进行项目的经济评价,首先要编制一系列计算表格,现金流量计算表是其中一个重要表格。由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并经国家计委审核,已于1985年5月推荐下达给有关部门和单位试行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企业经济评价》中已规定了现金流量计算表的标准格式。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榷酒制度在宋代以专卖法为中心的财政税收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杨师群《宋代的酒课》(以下简称《酒课》)一文,对宋代榷酒制度中的酒课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其中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以求其实。 一、关于酒课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的两个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军  
《南方金融》2002年第8期刊登了王自力先生的论文“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应缓行——兼与部分呼吁开放民营银行的同志商榷”(以下简称王文),对理论界关于民营银行开放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读罢论文,颇受启发。高兴的是,从整篇论文来看,王自力同志并不反对开放民营银行,而是在如何开放民营银行上,例如,是新设还是对现有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雯  李建平  黄瑾  
要明确《资本论》开篇的商品究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还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商品,就必须正确理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析表明,《资本论》开篇的商品首先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起点相一致,但同时也与人类社会商品生产的历史起点相一致。马克思肯定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建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把商品作为逻辑起点是经过慎重选择、大有讲究的,而"思想具体"只能出现在《资本论》逻辑行程的终点而不是相反。要正确而又深入地研究《资本论》商品的性质和其他争论问题,必须以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为导向,要熟悉《资本论》的有关文本和创作史,特别要懂得马克思所应用的辩证法,这样才能沿着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世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理论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认真研究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理论发展的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对于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方面,田雪原同志曾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学动态》、《四川大学学报——人口问题论丛》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文章,读后颇受教益。他认为,建国三十年来的人口理论,可以分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7年,出现了以社会学派为代表的“人口节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万立  燕浩鹏  李平  
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和课题,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积极和有意义的研究,本文试对当前旅游供应链研究中的供应链模式、旅行社在供应链上的定位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同时就有关问题与路科同志商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东玉  
 本文提出了与马恒通等同志的不同看法,认为客观知识应该成为图书馆学的"本体论对象",图书馆在客观知识主观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公民文化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剪刀差问题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参与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剪刀差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剪刀差进行理论探索,在争鸣中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为决策者提出了许多好的政策建议。毋庸置疑,剪刀差的理论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今年新春伊始,我们有幸从《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上读到王忠海同志的文章:《走出“剪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润  
关于书目情报教育的几个问题王润(武汉市口区图书馆430022)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读者的书目情报教育,使读者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1书目情报教育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其主要表现为:①文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肖非  
近年来"医教结合"模式的讨论与实践是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们对其争议不断,在此基础上审视医教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沈晓明发表《我为什么提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理念》一文从对特殊教育对象是病童、生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医学康复在特殊学校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论述其对医教结合理论基础的认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的特殊在于其教学设计;特殊儿童不等于病童;学习能力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要明确教育康复与医学康复的关系。本文对以上观点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反思,以期明确医教结合中的一些观念,呼吁更多的研究者深入探讨医教结合的理念,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