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935)
2022(6911)
2021(6183)
2020(5478)
2019(12684)
2018(12468)
2017(23822)
2016(13511)
2015(16019)
2014(16582)
2013(16261)
2012(15700)
2011(14632)
2010(15016)
2009(14019)
2008(13832)
2007(12957)
2006(11563)
2005(10738)
作者
(40788)
(34331)
(34288)
(33123)
(21883)
(16359)
(15867)
(13477)
(12839)
(12402)
(11907)
(11346)
(11024)
(10984)
(10740)
(10693)
(10556)
(10219)
(10007)
(9893)
(8809)
(8555)
(8323)
(7905)
(7898)
(7805)
(7652)
(7496)
(7002)
(6868)
学科
(78700)
经济(78641)
管理(34509)
(30658)
方法(29442)
数学(26411)
数学方法(26187)
(23305)
企业(23305)
中国(19569)
地方(18986)
(16286)
(14708)
(13744)
业经(13108)
地方经济(13054)
(11141)
农业(11050)
(10675)
贸易(10671)
(10226)
理论(10052)
(9834)
教育(9723)
环境(9415)
(9309)
金融(9307)
(8982)
银行(8962)
(8582)
机构
大学(211214)
学院(205693)
(94796)
经济(92829)
研究(74819)
管理(73043)
理学(61881)
理学院(61071)
管理学(59892)
管理学院(59495)
中国(54410)
(44866)
科学(43948)
(41368)
(38969)
研究所(35079)
(34386)
中心(33260)
(33071)
财经(32667)
经济学(30861)
(29805)
师范(29584)
(29376)
北京(29072)
业大(29024)
经济学院(27621)
农业(26943)
(25766)
(25461)
基金
项目(125056)
科学(97459)
研究(94335)
基金(88128)
(75242)
国家(74571)
科学基金(62835)
社会(59678)
社会科(56376)
社会科学(56356)
(49841)
基金项目(46160)
教育(45645)
(41742)
编号(39223)
自然(37998)
自然科(37057)
自然科学(37042)
资助(36899)
自然科学基金(36368)
成果(33911)
重点(28617)
(28552)
课题(28508)
(28393)
大学(26182)
(25381)
教育部(24709)
国家社会(24099)
(24077)
期刊
(112592)
经济(112592)
研究(70461)
中国(44715)
(32750)
教育(31634)
(31223)
学报(31086)
科学(27573)
管理(26029)
大学(24412)
学学(21569)
农业(20562)
技术(19127)
经济研究(18864)
(18432)
金融(18432)
财经(17745)
业经(15807)
(15488)
问题(15025)
技术经济(12629)
统计(11642)
(11494)
(10824)
世界(10309)
图书(10172)
(10124)
商业(9805)
理论(9688)
共检索到32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世学  陈士俊  邓蓓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和经济学分析,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太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另外,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得还不够、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是造成暂时困难的原因。中国的大市场完全能容纳下更多的大学生,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不能放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克明  孙百才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容易导致失业,但这是大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有效途径在于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理性看待大学教育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小伊  刘红斌  李尚蒲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也很多。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指出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斌  张红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奇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1%,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根据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1976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被普遍接受,即高等教育发展经历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人数的15%时,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超过50%则进入普及化。因此,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静娴  吴克明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而我国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抑制了大学生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收益。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收益的对策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后果是降低就业成功率,加大就业风险。为此,提出防范大学毕业生非理性行为及减小就业风险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大勇  贾楠  陈忞潇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在大学生、高校进行更加科学规划的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介入也成为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超  宋言东  
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从就业市场的失衡现象去考察。这种失衡现象可分为总量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两种情况,并可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克明  赖德胜  
自愿性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其实是一种理性选择。解决自愿性失业问题,应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仲晓东  
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设计存在缺陷:如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缺乏有效措施防止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退款方式和期限的不合理等,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陷入供求矛盾困境。因此应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构思:(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助学贷款的管理发放,具体的发放目标群体及贷款数额由其自行确定;(2)将银行重新定位,从原来的风险承担主体退出改由政府承担风险主体;(3)将社会保障机构作为国家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颖  秦永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利国  
吉林省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然而当前吉林省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就业工资等是影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会娟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四大主要目标。而且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比如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揭示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根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倾向。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从而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