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4)
- 2023(7135)
- 2022(6027)
- 2021(5694)
- 2020(4866)
- 2019(11040)
- 2018(11344)
- 2017(20004)
- 2016(11818)
- 2015(13237)
- 2014(13463)
- 2013(12632)
- 2012(11876)
- 2011(10741)
- 2010(11237)
- 2009(10827)
- 2008(11063)
- 2007(10146)
- 2006(9390)
- 2005(8996)
- 学科
- 济(37621)
- 经济(37534)
- 管理(37157)
- 业(31176)
- 企(27364)
- 企业(27364)
- 制(17163)
- 财(15619)
- 中国(14069)
- 方法(11963)
- 体(11917)
- 农(11564)
- 业经(10382)
- 体制(10185)
- 教育(10143)
- 银(9804)
- 银行(9783)
- 数学(9727)
- 数学方法(9488)
- 行(9347)
- 理论(8729)
- 融(8712)
- 金融(8710)
- 务(8687)
- 财务(8655)
- 财务管理(8624)
- 学(8196)
- 企业财务(8190)
- 税(7840)
- 度(7547)
- 机构
- 大学(163358)
- 学院(156597)
- 济(62204)
- 经济(60603)
- 研究(56766)
- 管理(54785)
- 理学(44890)
- 中国(44437)
- 理学院(44350)
- 管理学(43488)
- 管理学院(43171)
- 财(37587)
- 京(35517)
- 科学(31236)
- 所(28309)
- 江(28089)
- 财经(26926)
- 中心(26008)
- 研究所(24607)
- 经(24171)
- 农(23927)
- 范(23434)
- 北京(23260)
- 师范(23237)
- 州(21263)
- 院(20751)
- 业大(20103)
- 财经大学(19747)
- 经济学(19443)
- 省(19423)
- 基金
- 项目(93450)
- 研究(73888)
- 科学(73408)
- 基金(65783)
- 家(55998)
- 国家(55457)
- 科学基金(47254)
- 社会(46263)
- 社会科(43632)
- 社会科学(43625)
- 教育(37300)
- 省(36778)
- 基金项目(33382)
- 划(31232)
- 编号(30575)
- 成果(29192)
- 自然(28070)
- 自然科(27364)
- 自然科学(27357)
- 资助(26954)
- 自然科学基金(26879)
- 制(23875)
- 课题(23745)
- 部(21930)
- 重点(21744)
- 性(20632)
- 大学(20419)
- 创(19703)
- 年(19584)
- 教育部(19414)
共检索到274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廉
从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衡量学分制实施是否到位的标准关键的、本质的因素应该是:是否能全面支持一所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所谓“完全的”学分制,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支持因素:思想观念层面或理念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技术和条件层面。可将比较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看做是“国际标准”的,把相应的学分制称为“国际基准”学分制。但“全面支持”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大学的性质、任务、层次等来相对确定的。
关键词:
大学 学分制 “国际基准”学分制 选科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林楠
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必须改变以银行信用为基础、以存贷款为主体的间接金融架构,建立以"直接金融为主、间接金融为辅"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金融体系是以金融产品交易为基础的由金融制度、金融机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等构成的有机系统。金融资源不仅是各种经济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配置的取向、格局和方式还直接引导和制约着其他经济资源的流向、流速、布局和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云开
很多研究者在分析一国资本是流入还是流出以及流量的大小时,通常是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情况加以判断的。本文对该做法提出了异议。本文认为在判断一国资本的流向及流量时,应以实际资本的流动情况为准,本文还考察了金融资本与实际资本流动的一致性程度。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金融资本流动 实际资本流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进
保持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在现代经济中,公有制及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值得重新探讨。生产资料公有制已不能代表公有制的全部内容,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分配方面,公有制的内容都是多方面的,其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也是多重的。为此,必须重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但我们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公有制比重来保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令霞 刘芳
结构学分改革是以外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切入点,实行口笔语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是突出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文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口语测试在"基础外语"课程结构学分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所获得的启示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基础外语 结构学分改革 评价体系 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伍业兵
一、农地制度变迁的原因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农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完整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组成的。其中经济基础是原生的,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社会制度的生产、发展和灭亡,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歆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方式归纳为股本调整类(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非流通股缩股、流通股扩股)、现金对价和权证对价三大类,通过归纳两类股东的对价水平评价指标,以及两类股东的对价效用函数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等,通过7个命题依次证明了股本调整类对价方式的完全等效性,以及在忽略一些次要变量的情况下股本调整与现金对价、现金对价与权证对价的等效性,由此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各种对价方式统一起来、以一种单一对价方式表示,以及不同类或者混合的对价方式之间可以比较对价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方式 对价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姜群英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高职院校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进化过程,具体是指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为依托,借助制度、机制、政策、技术等因素,促使高职院校多元治理能力保持协调进步、务实高效的一种趋向与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体系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统筹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 衡量标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艺 李武好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获得的越多,经济发展的效应就越明显。理论研究表明,没有发展效应的增长将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秀丽
激励性管理人员报酬契约是现代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环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关于报酬契约中业绩衡量标准的选择问题。由于现实中最常用的业绩衡量标准是净收益和股价 ,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标准的优势与不足 ,讨论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合理性选择。本文同时讨论了我国的现实情况 ,并提出了笔者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业绩衡量标准 报酬契约 有效激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中行
一、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标准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是一个反映经济基础的伦理学概念。任何社会都存在收入是否公平的问题,但不同的社会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个人收入分配的公与不公呢?我认为主要应依据以下三条标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胜强
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根本目的在于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从信贷政策目标、目标实现的衡量标准入手,对信贷政策进行新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信贷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信贷政策 政策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新 余坚
要有效解决审计质量及其控制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从语义和分析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作为分析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前提,并从“标准”这一概念的一般特征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推导出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构筑基础,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互动的、相对完整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该体系由以下四个基础因子组成:审计目标、社会期望、职业标准和法规制度。分析该系统中各因子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继红 王成方 陈海忠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笔者在深入探讨高职教育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并思考了目前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学分制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鸿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淮南联合大学从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实践基础、学分管理与措施、学分认定与置换和现实成效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既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又指明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