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7)
2023(3462)
2022(3017)
2021(2828)
2020(2375)
2019(5377)
2018(5472)
2017(9471)
2016(5783)
2015(6799)
2014(6783)
2013(6559)
2012(6392)
2011(5760)
2010(6222)
2009(5669)
2008(5825)
2007(5756)
2006(5368)
2005(5297)
作者
(16671)
(13775)
(13701)
(13275)
(8881)
(6635)
(6224)
(5376)
(5276)
(5243)
(4786)
(4729)
(4698)
(4659)
(4504)
(4309)
(4236)
(4192)
(4109)
(4077)
(3756)
(3468)
(3443)
(3303)
(3283)
(3199)
(3194)
(3187)
(2895)
(2852)
学科
(19281)
经济(19251)
管理(18742)
(17660)
(15824)
企业(15824)
中国(7953)
(6669)
(6569)
理论(6429)
业经(5830)
地方(5662)
(5633)
教学(5367)
(5133)
方法(4947)
教育(4734)
(4704)
银行(4694)
(4497)
农业(4323)
(4167)
技术(4084)
(3986)
贸易(3980)
(3871)
(3777)
(3767)
学法(3673)
教学法(3673)
机构
学院(79831)
大学(77601)
(28805)
管理(28538)
研究(28125)
经济(27799)
中国(22807)
理学(22557)
理学院(22280)
管理学(21895)
管理学院(21717)
(17777)
(16467)
(16202)
科学(15784)
(14460)
中心(13404)
(12825)
研究所(12445)
(12357)
(11848)
北京(11826)
(11796)
师范(11707)
技术(11689)
财经(11280)
职业(10744)
(10128)
(9914)
业大(9473)
基金
项目(42776)
研究(35069)
科学(32738)
基金(27663)
(23686)
国家(23417)
科学基金(19499)
社会(19449)
教育(18318)
社会科(18310)
社会科学(18304)
(18137)
编号(16219)
(15404)
成果(14761)
基金项目(13632)
课题(13042)
自然(11913)
资助(11902)
自然科(11634)
自然科学(11628)
自然科学基金(11427)
(11049)
重点(10311)
(9734)
项目编号(9573)
(9452)
(9269)
规划(9216)
(9088)
期刊
(42193)
经济(42193)
研究(29366)
中国(25381)
教育(19411)
管理(13882)
(13708)
(12347)
(10781)
金融(10781)
学报(10198)
科学(9889)
技术(9804)
大学(7937)
农业(7635)
业经(6906)
学学(6829)
职业(6758)
图书(6724)
(6044)
论坛(6044)
财经(5914)
经济研究(5449)
书馆(5315)
图书馆(5315)
问题(5201)
(5135)
(5022)
国际(4509)
技术教育(4422)
共检索到148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德明  
高校是发展科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吸引、聚集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才已是各高校竞相争夺的紧缺资源;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马  姚晓霞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高校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才强校战略可划分为人才资本投资优先战略、人才价值实现战略、人才结构调整战略、人事制度改革战略、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战略等五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是要重点建设好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等三支人才队伍;这三支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为帅才型、领衔型、骨干型、梯队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途径主要是观念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才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方法创新,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晓文  薛菲  
高等学校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来加快自身建设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针对当前高校人才管理上存在着的弊端,要通过人才评判标准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创新、用人观念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何灵巧  
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异。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强校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人才队伍的层次性要求研究型大学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担负造就大师级人才的重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特”与体制的“统”之间的内在矛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建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从地处西北的实际和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不仅要培养一大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而且要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要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高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准确把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新途径、新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独立学院实施人才强校建设,是全面落实人才强国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独立学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重点探讨了独立学院人才强校战略的措施,以更好加快独立学院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为核心企业,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30余家,产业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及白酒上下游产业,还涉足金融、科研、物业、证券等行业。公司现有在岗员工17000余人,总资产达447亿元,是国家一级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白酒行业唯一荣获国家企业管理最高奖金马奖的企业,首批荣获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为应对“人世”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银  
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深刻认识、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高校党委应紧紧抓住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这一核心,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着力建设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引进、培养和用好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这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在清华刚刚欢度了百年校庆、迈入新百年发展征程的时候,我们需要系统回顾和总结清华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清华百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人才强校"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重点不仅仅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环节,更需要重视和强调使用与培养环节,尤其是整个学术体制的完善和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本文重点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事关当前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首先以电动汽车、洁净煤技术、微电子与网络技术和轨道交通等为例说明,我国在技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和可能性;其次指出,国家应特别重视和做好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普及,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应重点地开发、应用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城市空气净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提高我国工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改善城市环境;第三,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上,重申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政府应重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对于加强和利用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提出应以创新为核心,从观念、体制、机制入手,构筑一个开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包括: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宏观结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正确处理引进中的消化吸收创新;调动地方积极性等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文山  唐四妹  
山区县实现工业立县有利于实现城镇化、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建设新农村。山区县工业立县的困难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素质较低和外部环境较差。山区要实现工业立县战略,一是以农业和资源项目带动工业项目,二是推进城镇化和发展非公有经济,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