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6)
2023(6353)
2022(5009)
2021(4404)
2020(3859)
2019(8312)
2018(8148)
2017(15708)
2016(8146)
2015(9026)
2014(8904)
2013(9076)
2012(8226)
2011(6907)
2010(7228)
2009(7075)
2008(7450)
2007(6941)
2006(6219)
2005(6103)
作者
(23625)
(19754)
(19668)
(18423)
(12777)
(9275)
(8797)
(7577)
(7356)
(7277)
(6661)
(6610)
(6609)
(6214)
(6118)
(5984)
(5836)
(5814)
(5579)
(5533)
(4877)
(4857)
(4786)
(4550)
(4540)
(4442)
(4359)
(4225)
(3965)
(3787)
学科
(67605)
(65681)
企业(65681)
管理(47101)
(44525)
经济(44464)
业经(23575)
(19563)
方法(18270)
(17338)
(16994)
财务(16991)
财务管理(16984)
企业财务(16063)
技术(15353)
农业(13662)
(11755)
企业经济(11746)
数学(11092)
数学方法(11054)
(10896)
经营(10578)
技术管理(10323)
(10229)
(10053)
理论(9510)
中国(9272)
(8955)
决策(8408)
体制(8194)
机构
学院(129216)
大学(121371)
(59613)
经济(58742)
管理(58566)
理学(49690)
理学院(49351)
管理学(49003)
管理学院(48761)
研究(35558)
中国(31751)
(29023)
(25075)
财经(22433)
(21252)
(20778)
(20212)
科学(19056)
商学(18223)
商学院(18075)
(17386)
经济学(16955)
业大(16456)
经济管理(16428)
中心(16399)
(16246)
财经大学(16145)
农业(16102)
北京(15714)
经济学院(15376)
基金
项目(77047)
科学(63573)
研究(60079)
基金(56980)
(47263)
国家(46715)
科学基金(43330)
社会(40200)
社会科(38255)
社会科学(38246)
(32151)
基金项目(30272)
自然(26822)
自然科(26269)
自然科学(26261)
(26222)
自然科学基金(25897)
教育(25489)
(24453)
编号(23686)
资助(22126)
(21013)
创新(18521)
成果(17489)
(17484)
(17200)
(16808)
国家社会(16647)
重点(16330)
(16195)
期刊
(73519)
经济(73519)
研究(38990)
管理(28661)
(27600)
中国(25217)
(20736)
科学(15115)
业经(15056)
技术(14536)
农业(14262)
(12540)
金融(12540)
财经(11910)
学报(11774)
经济研究(10852)
技术经济(10590)
(10399)
(10177)
大学(10148)
学学(9865)
财会(9552)
问题(9217)
现代(8178)
科技(8130)
会计(7918)
商业(7652)
世界(7645)
教育(7419)
经济管理(7266)
共检索到20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小宁  
大中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应单靠计划的办法,必须引入市场观念,竞争机制。本文提出九点断想,以期抛砖引玉。1、在企业内建立技术开发基地。企业内的技术开发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雏型。基地应根据本企业特点和在经济框架中的位置,确定发展方向。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实用化,开发出生产设备,积累工艺经验,制订产品标准,培训操作人员。一旦条件成熟,立即使成为企业更新换代的源泉。大专院校、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中试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卞桂斌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十年改革开放中,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国民经济建设尚未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主要矛盾是产品品种、质量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品种、质量不适应,产品成本高,又是企业素质低下的表现,而素质低,其中最核心的是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既包括硬件落后,也包括软件落后。我们搞经济建设不能脱离这个技术基础的现实。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成就。现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思  
一、当前企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是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共同任务。几年来,在改革的推动下,90%以上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科技进步环境,增强了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意识。据有关单位抽样分析,有79.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为发挥企业科技进步的主动性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有79.3%的企业比上年度增加了技术开发经费;有94.2%的厂长认为,从发展的观点看,企业必须拥有自已的技术开发机构;有92.3%的企业准备加强现有的技术开发机构。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产出的增长,整个经济仍未摆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金志  
本文以企业科技进步为视角点,认为目前企业科技落后,制约了产品质量提高,只能是价高质次;制约了新产品开发,只能是“复制古董;”制约了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只能是量大值低。文章分析了目前企业科技落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策略,并指出:企业科技进步不走在前头,企业活力就无从谈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亦政  
对促进纺织行业大中型企业科技进步的探讨俞亦政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纺织基本建设和生产上飞速发展,主要纺织品生产能力进入世界的前列,其中纱、布、蚕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其次,基本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罗钧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上,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高度、从职工群众是企业主人的高度,强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认识;在实践上。要发挥广大职工的参政议政作用、主力军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要从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切实关心广大职工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将变理论为实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分析上海现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793个,职工156.67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8%和职工数的41.8%。1990年,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585.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利税总额134.79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66.7%;实交利税117.75亿元,占全市工业实交利税的7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63.1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1.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一、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意义 相当多的同志都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能否稳固,整个国民经济能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目标的导向作用,都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密切相关。从宏观经济方面看,搞活国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炜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这些企业中,亏损面已超过三分之一,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能否搞活大中型企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戚宁森  屈顺和  刘峰兰  
纵观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竞争的焦点日益集中到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谁重视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的主动权;离开了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只能停滞在低层次上徘徊。我们根据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试就税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做初步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平  龚定国  潘伟荣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活”起来。这除了经济体制上的原因外,某些经济政策的不适应也是重要原因。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问题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国务院1985年4月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和财政部1986年5月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执行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已越来越不适应,主要问题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战  
1、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花二至三年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现已历时三年。当时提出的治理整顿六大目标,属于总量性的浅层次问题,已经取得成效,但属结构性、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国民经济运行。例如:农业丰收而农民收入下降、工业增长回升而企业亏损增加、出口增长而出口成本增加、物价趋稳而财政补贴急剧上升。特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光明  吴金槐  
一、制约大中型企业活力的财税诸因素近10多年来,财税为支持经济改革做出了很大努力。突出成效之一,是使大中型企业开始从传统的财税管理体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企业在经营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经营自主权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