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6)
2023(15186)
2022(13153)
2021(12481)
2020(10262)
2019(23947)
2018(23775)
2017(45446)
2016(24732)
2015(28005)
2014(28051)
2013(28036)
2012(26378)
2011(24035)
2010(24181)
2009(22199)
2008(21905)
2007(19332)
2006(17491)
2005(16122)
作者
(72478)
(59816)
(59493)
(56667)
(38399)
(28647)
(27161)
(23443)
(22888)
(21655)
(20432)
(20430)
(19211)
(19106)
(18605)
(18461)
(17847)
(17342)
(17124)
(17113)
(15082)
(14752)
(14403)
(13662)
(13401)
(13379)
(13318)
(13222)
(12095)
(11927)
学科
(108818)
经济(108699)
管理(69737)
(67100)
(53856)
企业(53856)
方法(44125)
数学(38159)
数学方法(37750)
中国(33799)
(29271)
(26155)
地方(25871)
业经(23613)
(21511)
(21384)
贸易(21367)
(20713)
(20358)
农业(19600)
(18289)
银行(18250)
(17565)
(17545)
金融(17544)
环境(16813)
(16510)
技术(16005)
(16002)
财务(15924)
机构
大学(358077)
学院(354640)
(149637)
经济(146497)
管理(138192)
研究(128296)
理学(117749)
理学院(116396)
管理学(114582)
管理学院(113941)
中国(98750)
(78902)
科学(76549)
(68891)
(65591)
研究所(59053)
中心(56781)
(55936)
财经(53941)
(52565)
北京(51705)
业大(49514)
(49041)
(48721)
师范(48326)
(46227)
经济学(44863)
农业(43268)
(43080)
经济学院(40274)
基金
项目(232058)
科学(182667)
研究(172960)
基金(168111)
(145901)
国家(144641)
科学基金(123493)
社会(109077)
社会科(103335)
社会科学(103307)
基金项目(88672)
(88162)
教育(78827)
自然(78611)
自然科(76775)
自然科学(76758)
自然科学基金(75369)
(75187)
编号(70463)
资助(70194)
成果(58843)
(52877)
(52194)
重点(51926)
课题(49218)
(47655)
教育部(44933)
国家社会(44773)
创新(44463)
科研(43762)
期刊
(172983)
经济(172983)
研究(115738)
中国(73323)
学报(53040)
管理(52892)
(52227)
(50962)
科学(50636)
教育(43036)
大学(40428)
学学(37432)
农业(36332)
(36297)
金融(36297)
技术(30600)
经济研究(27545)
业经(27346)
财经(26586)
问题(22980)
(22798)
图书(20224)
(19510)
(18886)
技术经济(18007)
国际(17676)
理论(17666)
世界(17507)
科技(16374)
现代(16069)
共检索到55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修泽  
自从我国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形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由外商投资成片开发经营土地的模式开始在我国沿海地区兴起,并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逐步扩展到内地一些正在开发的地区。近两年间,笔者先后对海南洋浦、广东珠江三角洲、福建闽北和闽南三角地区、上海浦东以及以天津为地缘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的外商成片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到的认识是:外商投资成片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天佑  孙广林  
报载:全国客车行业14个骨干企业之一的四川省客车厂已被港商投资租赁、独立经营。这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被外商租赁经营的首例。对此,人们议论纷纷,不乏疑虑:(1)外商租赁国有企业会不会改变企业的公有制性质;(2)外商租赁经营后对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有什么作用;(3)外商租赁经营我国国有企业是否是我国,特别是内陆省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的一项必要选择。我们有幸参加了四川客车厂(现四川泰邦行客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靳玉乐  李殿森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斌  
本文首次引入聚类分析,结合三项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指标,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和本世纪初叶三个年代样本的定量分类,第一次将中国大陆FDI来源结构划分为核心、主导、重要、一般和边缘五个层次,据此重新确认了中国大陆FDI的主要来源地和来源地域,研究了各主要层次与某项FDI流入指标排名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先前诸种流行说法的不当之处,并进而勾勒出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陆FDI来源结构的主要演变轨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许多FDI(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前身是内资企业。在合资前其贸易量是记入内资企业一类的,现在把它合资后的对外贸易量归入FDI账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FDI的贸易效应。尽管如此,中国大陆现阶段还是应该把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方式对其出口产生了不稳定影响。外贸出口数量的增加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具体、辩证地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趋利避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艳  Christina Stringer  Gloria Ge  
中新两国有着长期的友好经济贸易关系,《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及香港与新西兰《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签订,为两国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保障。从新西兰的投资环境出发,本文分析统计自1985年以来经新西兰海外投资委员会批准的中国对新西兰的直接投资情况,比较了中国内地与香港在新西兰投资的不同特点,归纳出中国投资者投资新西兰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秦立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积极应对国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成为了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思路,这无疑会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植斌  
自从我国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形式,即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由外资成片开发经营土地的模式开始在我国沿海地区兴起,并已逐步发展到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各地都把土地成片开发作为吸引外资的一种重要途径。土地成片开发对其所在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开发等确是非常有效的综合手段,但如果规划、建设或管理不当,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因此,及时对土地成片开发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投资长期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比较长时期发展的宏观层面上考察投资的决定因素,从三个方面剖析政府与市场在中国大陆投资中的作用:政府与市场对投资的直接作用变迁;政府与市场对投资的间接作用变迁;政府与市场对不同领域投资的作用力度。中国大陆投资的历史表明,政府与市场或政治与经济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不是互相分离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各种超经济的政治和社会力量干预下,特别是政治权力的积极介入,才创造出来的。我国始终实施的是政府主导投资的方针,相对于不同的投资主体和投资对象,在投资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诱导作用比重大小不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双南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国外资本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初具规模。自1979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累计达1104.6亿美元;其中1992年协议外资581亿美元。从外资来源结构看,香港资金占六、七成;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1979~1991年台湾对大陆投资仅29.3亿美元(占大陆协议外资总额的5.6%),而1992年台湾对大陆协议投资达55.4亿美元(占当年大陆协议外资总金额的9.56%)。相反,日美对中国直接投资锐减,1979~1989年,占中国协议外资的百分比为7.5%,11.3%;1992年分别降至3.7%、5.4%。欧共体是世界资本输出的重要地区,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一、日本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变化日本企业虽说从70年代末即开始对中国投资,但直至90年代初一直是比较"慎重"的。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引进外资热的兴起,日本企业的对中国大陆投资也飞速发展起来(见表1)。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小梅  
本文以“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2000-2004年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和世界银行及大陆各省市公布的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为据,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域偏好,已出现新特点。台商在华南地区的投资已趋饱和, 投资意愿下降;对华东地区投资环境的满意度虽较高,但更青睐中心城市周边的二级城市;部分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日渐受到台商关注:华北地区将是吸引台资的后起之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清  黄伟红  
本文从中国大陆的市场机会分析出发,以台湾信息产业为例,讨论发展状况及在大陆投资的博弈对手、各自策略与收益,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厂商的策略得失,得出其投资的最佳策略组合,希望能给海外投资者以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高娟  刘家真  
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古籍数字化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指出古籍数字化工作应从简单的文献揭示向有序的知识组织发展,而由于前阶段工作的无序导致该发展过程极为艰难。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与实证调研,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制约因素:数字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大量数据难以共享;古籍数字化的认识和定位不准确,基础性建设滞后。带来潜在的风险包括:古籍原典被损坏的风险增加;数据垃圾增多;古籍数据灾难发生的几率增大。提出了突破该瓶颈的对策:提升对古籍数字化的认知度;确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加强古籍数字化的基础性建设。图1。表4。参考文献3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国岩  
一九八四年末,中国人陆人口约为10.4亿,全年平均每二十四小时大约有如下趣闻。有4.9万名婴儿降生于世,1.9万人与世长辞。创造社会管亿元,日民收入。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9亿元,工业总产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